《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2024
這幾天懶得看新電影,就挑一部之前進影院看的來寫。
總覽
這部和第一集水平差不多。我不覺得編/導原本有拍續集的想法,所以有些人物發展曲線令我覺得有點硬來,劇中情緒專員的情緒快要比獨立角色更感情豐富了。
劇情、鏡頭、音樂仍然是Pixar一貫的高水準。
下有劇透
下有劇透
劇情
主角萊莉踏入青春期,腦内也多了幾種新情緒:焦慮、厭世、害羞、羡慕和懷舊。在青春期影響下,萊莉帶著激烈的情緒起伏,和朋友參加冰球訓練營。
在路上,萊莉得知兩個好友不會跟自己升到同一間高中,一時間既是悲傷,又擔心自己在上高中後會沒有朋友或無法適應。
過度的焦慮促使萊莉嘗試討好高中球隊的人、冷落自己的朋友,甚至跑去偷看教練的記事本。
在訓練營最後一天的球賽之中,萊莉的焦慮令他陷入恐慌,但他最終克服過來,面對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新的自我也因此萌芽。
尷尬
看著萊莉為了面子或耍酷而做出種種奇怪的舉動,令螢幕前的我也尷尬得想要掩臉。最尷尬的還是因為,那些行為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像是為了迎合和討好對方,在自己的喜好上撒謊,並且為了圓謊而越說越誇張。
但仔細一想,這行為好像又不只限於青春期,就算是成年人,本貂也常常看見人不懂裝懂——大概維護面子也是人性的一種吧?在這方面本貂可是少有地遵循著孔子的教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有時候我們為了不讓別人覺得自己奇怪而掩埋掉自己的真實心意,作出和自己意願所違背的決定,這是社會化必然會發生的事(例如就算本貂不喜歡穿衣服但還是要穿),可這些社會規範、別人的眼光終究不是白紙黑字寫下的戒律。若然我們全然無視,很可能會惹出大麻煩,少則被逮捕,嚴重則斷六親。但若然我們過於在意,則會辛苦了自己,在失去自我的同時,到頭來給人的印象還是離不開奇怪。
以香港用語來說,就是Kam。現在Kam的範圍廣泛得過分,好像只要是罕見些的行為,都會被打上Kam的標籤。在中學大學中,這個字更是和失敗的人生掛鈎。一被視為Kam人,其他人和其交友時都會三思。
最近又到了O Camp的季節,也是中學畢業生剛剛成年,踏進大學的第一個聯誼活動。進入新的社交圈,我們自自然然在意自己能否融入社群,會否不小心被別人視為異類,所有奇怪的舉動都要盡力回避,還要觀察其他人對自己的感覺,別人不會做的自己也不要做,總之大家怎樣就跟著好了。
總之,不能做Kam人。
然後當看見其他人做出了罕見之舉,我們又為了融入社群而一同在背後嘲笑著那些人,一口一個Kam人說得好像誰跟他走近些都會被染上那股Kam味。
我們一邊抱怨著身旁的人千篇一律,一邊不遺餘力地打壓著所有的不一樣。
可是這Kam本來就沒有一個清晰定義,甚至因人而異。與其在揣測他人的想法而搞得筋疲力盡步步為營,為什麼不跟隨自己的心意(只要別打擾到他人)而行動呢?我們的靈魂本就該是有著自己的獨特、自己的風格。
本貂覺得,Kam其實很受眼界影響,就像萊莉會覺得自己喜歡的樂團擺不上枱面,但在觀眾眼中,喜歡就只是喜歡而已。青少年覺得自己很Kam的行為,過多幾年再望回,或許也沒什麼大不了。沒什麼比害怕著別人目光而循規蹈矩更無趣,所以說啊……
人不Kam而枉少年!
焦慮
我覺得電影對焦慮的演繹相當準確,不過同行友人卻覺得有點好笑,大概沒有經歷過同樣情況的人終究不太能理解吧。
就像劇中焦慮最終所說「我只是想保護萊莉而已」,焦慮眼中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惡意、失敗和危險的地方,迫使我們去猜測所有失敗的可能性,再因應這些可能制定相應的計畫。一旦焦慮失控,我們就會被這些糟糕的假想後果壓垮,為了構想派不上用場的應對而耗盡精力。
一點點的焦慮和壓力一樣,是一種驅使我們前行的動力,警惕我們去注意對自身不足的鬆懈,比如萊莉亦是在焦慮之下早起練球。只是我們不能放任焦慮成為行動的一切原因,不然這傢伙很容易便會得意忘形地搶過整副心神,讓我們過載甚至生病。
劇中萊莉沒能控制好焦慮,在球賽被罰離場時恐慌發作,焦慮在大腦控制台中拼命想補救,越轉越快變成了風暴一樣令其他情緒無法靠近,控制台也當了機。那種不停思考方法導致陷入當機的情況真的超級準確。而萊莉也演示了如何逃脫當機,便是專注在當下五感所感受到的東西。
不過說得輕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對抗焦慮,本貂亦是一頭霧水。它是一個偏執而難以說服的朋友,要告訴它這個世界並不只有危險,而自己也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問題,真的頗有難度。
最近買了點香蜂草補充劑,不知道有沒有效。
碎碎念
雖然過往Pixar的作品口碑很好,但看著迪士尼最近的發布會,未來一堆電影都是重製、真人版、續集的續集……總有點擔心Pixar也會受到影響。
這個世界怎麼變成這樣啊……我們真的沒得再看到好看的新作品了嗎?
在朋友說粉紅的尷尬像姜濤後,我回不去了。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