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影之前,朋友看過預告後說這部電影有點像整容液。看完之後,我感覺兩部作品的題材的確很類似,不過導演/作者想表達的重點不一樣。
另外一個想看這部的理由是因為看見Threads上有人說這部戲怎樣怎樣恐怖,有人看到嚇哭有人看到嚇吐,尤其是最後二十分鐘。
我不會再相信Threads上的影評了。
雖然這部電影確實不錯。
下有劇透
左邊貼紙是觀影送的,右邊墨水是朋友送的偽特典。
下有劇透
劇情
劇情沒什麼令人意外的轉折或驚喜,猶如坐室外過山車一樣,能直白地看到面前的軌道如何起伏,但刺激還是一樣的刺激。在本片中比起雕琢劇情,導演把重點放在了鏡頭語言表達之上。
當然,劇本本身亦是流暢而符合邏輯的。
鏡頭、色彩
電影中不少場景的色彩飽和度都非常高,看久了有點疲勞,加上節拍強勁快速的音樂,仿佛重現了在現實世界被無間斷而瑣碎的娛樂轟炸得無從思考的疲憊。
建築内部的空間設計似乎主要為美感服務,從片場拍攝場地外長長的橙色走廊,到女主角家中寬敞而單調的浴室,和在廢墟之中潔白如新的取物室,都透著怪異的超現實感,配上鏡頭砌好的對稱線條,詭異而賞心悅目。(雖然我到中段就完全被恐怖畫面完全引開注意力。)
外貌焦慮、美貌紅利
本部電影就像獻給容貌焦慮患者的一部警世之作,但不僅如此,電影並不是單純譴責追求美貌的人,更著重於描寫這個社會如何把人迫得有容貌焦慮。
在現實世界裡,外貌姣好俊朗的人本來就會得到更多注意、機會和幫助,亦即是所謂的「美貌紅利」。而幾百上千年來的父權社會,令部分男性成為了權力的頂點,有權力去決定這個世界「應有的模樣」,女性的漂亮亦被定義為「應要充滿性吸引力」的年輕貌美大波翹臀。本片中用了極其大量的男性凝視鏡頭去表達這一點。
只要符合社會的審美觀,就能得到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因此女性更需要去追逐外觀(社會性別越不平等越是如此)。社會規範加上媒體渲染,最終女性更容易有容貌焦慮的問題(當然男性也有,但本貂只看過網絡分享,日常生活中未見過)。
當然,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去追求美貌絕對沒有問題,現在很多醫美技術都已經發展成熟。只是所謂焦慮,往往都是和現實脫節的。
女主身為過氣明星,比許多人更會感受到容貌的重要性,也因此更重視自己的外表。他因為自己「年老色衰」而失去工作,覺得自己失去了魅力和價值,最後決定使用「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不明物質。
但對觀眾來說,女主只是不自信,畢竟即使額頭多了幾道皺紋,女主絕對是風韻猶存,而且在電影早段,女主遇上的中學同學都曾稱讚他「仍舊那麼有魅力」。可稍後女主約了舊同學喝酒,化妝準備出門,明明第一個妝容打扮已經很漂亮了,但女主還是不滿意,換了幾個妝後,對著鏡子發脾氣地毀去妝容,最後還是被內心的焦慮打敗,無法出門赴約。
「到了五十歲,就停止了。」老闆對著被解雇的女主如此說。女主反問:「有什麼停止了?」但老闆支吾了半天也說不出來。
答案大概就是青春(甚至和美貌無關因為女主還是很漂亮),但這樣實在不公平,把一個人乃至一個性別的價值,定在一些終究會被時間磨去的東西上。而且女主能達到今天的知名度絕非單憑著外表,電影中其實提過幾次,女主拿過兩次奧斯卡,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單靠美貌而得到的獎項。然而在手握生殺大權的中年男性老闆眼中,女主的價值就只有日漸消退的性吸引力,實在不公平。
導演透過老闆和白髮股東的討厭嘴臉告訴了觀眾,容貌焦慮是一個需要克服的障礙,但有容貌焦慮並不是當事人的錯,而是社會結構所迫成的一個問題。
女性凝視
既然男性凝視是指男性性化女性的畫面,那如果有女性凝視的話,會是什麼呢?是男性胸脯腹肌褲襠的鏡頭嗎?
本貂覺得男性凝視的本質在於對另一性別的物化、性化,即使性別倒轉,若是不離開這個本質,它還是男性凝視。(如果如此說其與性別無關,是否該改名作性凝視?)
本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很不舒服。在女主因為年齡樣貌等原因而要被解僱時,他和老闆在餐廳吃了頓飯,確切而言,是女主看著老闆吃飯。導演放大了老闆的嘴巴和咀嚼的聲音,剝蝦時濺在手指間的汁液,黏在上唇的蝦肉絲,蝦肉上油膩的醬汁。即使沒有一點血腥,我看的時候滿腦子都在祈求「快點完結快點完結」。
然後我突然覺得,如果有女性凝視這東西的話,這就是了吧:總是帶著警惕去觀察男性的手指、嘴巴、眼神,掃瞄潛在的威脅,即使畫面令人厭惡——不,就是故意去關注這些令人厭惡的事。相對於男性凝視對女性的性化,女性凝視把男性噁化。
不過若是這個世界真的要做到性別平等,那麼這些性別相關的東西是不是都應該消失會更好?啊,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肉體恐怖 (Body Horror)
開場前我跟朋友說,哼,經過<The Boys>的洗禮,血肉橫飛我是不會怕的!
結果開場三十分鐘之後嚇成炸毛貂。
電影前中段有不少注射、抽血一類的畫面,令我不斷哀嚎為什麼這個時代的特效要做得如此迫真,那些發膿的傷口和針扎仿佛都是真切地出現在自己身體一樣,不適感極度強烈。可惜到最後,一旦肉體變得失實後,所有血肉的鏡頭都變得不恐怖了。
Title Card
話說Title Card是一直都有在流行的表達方式嗎?我感覺近年的電影越來越常使用這種展示手法,印象最深刻的是《自殺小隊》。
不過在本片中總感覺有點多餘。白黑的標題強硬地把連貫的電影切開成幾塊,我個人不是很喜歡。
自我厭惡
大抵人都有點自我厭惡,不一定是厭惡自己的外貌,還可能是性格或能力。這些厭惡不只令我們難過、自卑,嚴重起來還會把我們送上自毀和放棄的道路。當情況變得嚴重:偏執者會像《黑天鵝》一樣為了「更好更完美」把自己迫上絕路,令自己受傷、耗盡精力;而對更多人來說,自我厭惡令我們容易用酒精和糖、社交媒體和毒品這些癮品來麻醉自己,一如本片女主般眷戀於年輕肉體帶來的福利;又或者令我們拖延事情,甚至在開始前已經決定放棄。
自我厭惡怎麼聽都不是一件好事,可我想人也必須有點自己厭惡,才會督促自己去做得更好。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各方面都很滿意,那麼他是不會去改善自己的吧?
碎碎念
是說如果有人真的跟著女主的健身操來做,突然間節目被換成年輕女孩的高難度熱舞,是要怎麼跟得上……
女主和自己年輕的化身打架,就像挨夜的我和早起的我互相仇視。
大家記得不要做可疑的醫美啊!
ns 15.158.61.4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