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連忙起身一福,答:「姨娘的東西被翻動,我以為流雲回來所以出聲問話,來人聽我聲音落荒而逃。許是翠官的東西被小賊拿去,慌亂之下落了簪子在我們房裡也說不定。」
夫人問她:「東西真沒掉了?」
她眼皮直跳,強壓不安答:「沒掉。」
夫人想了想又問白姨娘:「事情這麼作罷又覺不對。」
白姨娘略為思索,答:「姐姐勿憂,我有個好主意。」招手喚婢女來,說:「還記得我有一對和闐玉的牡丹簪,裝作兩份,一份送往二小姐處,另一份拿來這兒。」
婢女不久捧了一個長型錦盒來。白姨娘掀開錦盒取了白玉簪,至她的身旁親自為她簪上:「花兒一般的年紀還須好玉簪襯,姐姐瞧瞧,好看嗎?」
她連忙起來福身:「白姨娘,我拾了翠官的失物可不是為了跟您要新簪子,我領您的好意就是,簪子您且收回。」
白姨娘答:「我請人唱戲卻有賊人摸進三小姐院子。這白玉簪權作賠禮,也做見面禮。說起來這還是我進府第一次見到三小姐罷?」
她不起來,白姨娘又說:「我娘家有商隊往來于闐,成色好的和闐玉在我娘家卻是尋常。給你們們繡品或許更為恰當,偏偏我手拙,只好送你與二小姐白玉簪,讓你們耍著玩。」
夫人笑著幫忙說:「白姨娘有心,你便收下吧!白姨娘還給了你們大姐和闐玉製的九連環。真要雕成,不知要費多少玉!這兩隻白玉簪,確實是讓你們尋常帶的。」
她只好再度福身:「多謝白姨娘。」
她坐回位置看完幽閨記,待下一場的牡丹亭開演前告退。走離戲台她才真正放鬆,深深吸了一口氣。
回給石頭哥哥的信仍沒想好如何下筆,出院子那時白悠的雲成了掩映夕照的斑斕雲彩,長長的樹影落在她的歸途。她隨樹影走啊走,走到一座圓形拱門的院落,拱門上掛著遠黛閣三字。
忽來一陣罵聲:「什麼牛鬼蛇神都能將東西往我院子裡送嗎?」一陣清脆的聲響厚又說:「還不來收拾乾淨退了去!」
拱門裡婢女忙進忙出,裡頭一名婢女追上舒雲,道:「舒雲姐姐,二小姐將白姨娘送的白玉簪摔碎,夫人問起來怎麼回才是?」
舒雲答:「將碎片拾進盒子裡,我拿給夫人過目。還有這件事若是外傳了,我唯你們是問。」
丫鬟們紛紛求饒:「我們哪敢嚼舌根,舒雲姐姐饒命!」
她在遠黛閣外看著舒雲領著兩個婢女走出,與她見禮後離去。
回到暖翠閣時,姨娘與流雲早已在裡頭,流雲迎了出來:「三小姐,咱們閣裡被翻得亂七八糟,您快進來看看少東西了沒?」
閣裡燈光昏黃,姨娘正坐在圓桌喝茶,回流雲說:「蘭茵向來散漫,東西掉了也不知道,問了白問。」
姨娘眼尖,指著她頭上的白玉簪,問:「你下午不在院裡莫不是看戲去了吧?」
她將白玉簪取下遞給姨娘,姨娘看了看說:「這玉料不錯,是和闐玉呢⋯⋯嗯,看來是白姨娘贈你。」
她奇道:「姨娘怎麼猜的?」
姨娘答:「有個傳聞是這麼說--從前白家往于闐衛的商隊遇見土匪,千辛萬苦載回的和闐玉被洗劫一空,商隊的人也差點被殺,所幸被路過的雁王所救。那次白家將運回的和闐玉全數獻給雁王,後來折作輜重,助雁王與先帝打仗。」
她笑著問:「姨娘是因此猜中白姨娘贈我白玉簪的嗎?」
姨娘搖搖頭:「雁王讓白家的人多念點書,可惜那時白家的人沒什麼唸書的料,最後白姨娘的哥哥捐了縣令。若遇災荒,這位縣令總是第一個放糧,還得了白玉縣令的美稱。白姨娘贈你白玉簪合適得很。」
她想起流雲抱怨拿到陳貨,姨娘總說再等等、不急,於是問姨娘:「是不是白姨娘是白玉縣令的妹妹,所以你從來不覺得白姨娘是眼皮淺的人?」
姨娘不答,反問她:「你覺得呢?」
往常姨娘反問總讓她氣惱,這次難得的鬆快,答:「你就是這麼想,所以總是慢悠悠,也不動怒。」
姨娘咯咯一笑,說:「喝茶要配果子。流雲,你將上回買的紅棗分作三份,一份我們三人吃了,另兩份往白姨娘與夫人處送。」
她吃了兩顆紅棗,覺得乾,所以將紅棗放進熱茶裡泡,泡軟才吃。
姨娘見了不免唸一句:「你這孩子總有稀奇古怪的想法,罷了,你開心就好。」
她將紅棗丟進姨娘的茶裡,說:「喝喝看嘛,茶有紅棗香氣,多了一種香氣。」
喝了一輪茶,外頭暮色四合,素月高掛,院子也開始點燈。她想起紅棗泡茶的香氣,終於知道該寫什麼給石頭哥哥了。
ns 15.158.61.4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