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況道:「前幾日有位考生將他詩作呈給我看,此考生年方十六,名叫白居易,當時我看了詩歌作者署名後,笑道: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此生詩作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我特帶此作品給師父欣賞。」於是他拿出卷軸,哈妮克孜接下卷軸,準備呈遞給李泌,李泌道:「李勇何妨讀來聽聽!」李勇在李泌面前展開卷軸,只聽他高聲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十六歲那年,白居易帶著自己的作品,興沖沖地來到了長安,拜訪官拜著作郎,也是著名詩人顧況。白居易之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說法。
李泌一聽,讚道:「此子有奇才,其作品必將傳誦千古。」顧況說道:「當日我讀到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又驚又喜,忍不住讚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難!此子只要努力讀書,有朝一日參加科舉考試,必然榜上有名。」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 顧況時年已經五十多歲,他是至德年間的進士,堪稱是文壇上的老前輩,是一個關心民間生活疾苦的新樂府詩詩人,是新樂府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白居易的拜謁作品名為〈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傳頌千古的詩作,顧況讀完詩,忍不住讚嘆:「憑著這樣的驚人才華,就算要居天下也不是件難事啊!」得到向來不輕易讚賞後進的顧況賞識,白居易的名字,一夜之間傳遍了長安城。但令人想不到白居易直到二十九歲才考中進士,當上了官。
過了幾日,大將軍李晟來到宰相府與宰相李泌商議國事,李晟出身軍伍世家,十八歲便投身軍旅,隨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征討吐蕃。他身高六尺,勇武絕倫,善於騎射,曾一箭射殺吐蕃猛將,名揚軍中。他是忠勇之將,在德宗當政時代,是藩鎮與武將造反的年代,他的忠心幫助德宗安定天下,也平定了二帝四王之亂。在這次戰爭中,有四人稱王,兩人稱帝,即朱滔稱冀王,王武俊稱趙王,田悦稱魏王,李納稱齊王,朱泚稱秦帝,李希烈稱楚帝,故又稱二帝四王之亂。
大將軍李晟道:「丞相大人,忠義堂李堂主奉了皇上之命前去安西督護府,捎去了皇上聯絡三方圍堵吐蕃的旨意,若是順利的話,下個月應該可以返回覆命,不知道大人有何想法?」安史之亂之後,吐蕃藉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唐朝聯合回鶻、南詔、黑衣大食,合圍吐蕃,唐將李晟、韋皋皆重創吐蕃軍隊,吐蕃國勢大衰。
李泌道:「皇上派韋皋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正是希望他把守西南疆域,畢竟南詔,多次密謀吐蕃犯我西南疆土,咱們可不得不防。」安南都護府,為唐朝的六個都護府之一,管轄交州地區。唐太宗貞觀元年,交州都督府歸嶺南道管轄。唐高宗調露元年,將交州都督府改置為安南都護府,治所位於宋平縣(今越南河內),由交州刺史充任都護。唐肅宗至德二年,改名鎮南都護府,唐代宗永泰二年(760年),復名安南都護府。
李晟道:「丞相之意,皇上是否仍要派忠義堂李堂主前往劍南道走上一趟?」南詔的興起,是與當時的內外形勢密切相關的,它充分利用了唐朝和吐蕃之間的矛盾,運籌帷幄,進而建立了南詔,唐詔關系也是在這樣的國際性背景下形成的。劍南道是唐代西南地區最爲重要的藩鎭, 是唐朝抵御吐蕃、南詔及西南諸蠻的重要力量,劍南道在唐朝與南詔的交往和戰爭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節度使對鞏固邊防起着積極的作用,節度使后來的發展對唐中央起着非常消極的影響,隨着節度使權利的增强,唐中央爲了保護軍事力量,對節度使進行權利限制,劍南西川的節度使的任務是西抗吐蕃,南撫蠻獠,也就是說對吐蕃利用軍事外交,對南詔利用和平外交,公元七八五年,唐德宗任命韋皐爲劍南西川的節度使,他安撫南詔及周邊少數民族,天寶戰爭以后,唐與南詔四十多年斷絶往來,韋皐恢復了唐朝與南詔的聯盟。
李泌道:「李勇!」李勇應了一聲,走到二人跟前,李勇拱手道:「下官唐軍校尉李勇,拜見將軍。」李泌目光轉向李晟道:「李將軍,他將接任忠義堂堂主。」李晟緩緩地抬起頭,眼神灼灼地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 這人看上去非常的年輕,大概十六七歲出頭,竟然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點頭道:「此子體格健壯,是個將相之才,其眼神神韻竟似忠義堂李堂主!」
李泌道:「不瞞李將軍,李勇正是忠義堂李堂主之公子!李堂主已過不惑之年,多次辭官,準備歸隱江湖,皇上總是不允,多次叮囑他找尋接班人,但總是天不從人願,剛好李勇出使大食國載譽歸來,在皇上欽點之下李勇接任下一任忠義堂堂主。」唐德宗發動削藩戰爭,想不到直接導致二帝四王叛亂接連爆發,經過這場動亂之後,李健身心俱疲,加上歷任忠義堂堂主差不多都是這年紀辭官退隱,李健萌生退意,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適人選,最後反倒是皇上欽點接班人。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