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來我當了一回小丑,不過這就是看運動番的好處,拓展了一些認識。
原來桿娣不只是幫忙運裝備、提供一些數據(像天氣或者距離),一些打法上的建議也在職責之內,甚至可能會照顧球手的精神,這麼一來上季的《蜻蛉》我就當小丑了,還嫌那些人說太多話影響球手。
本來也沒覺得桿弟不如球手,畢竟工作嘛,就像隔壁的教練,至少有份工作留在業界這樣,所以有能力指導與建議並不奇怪,更何況還有成年人X少年組,只是覺得比賽上畢竟打球的是選手,也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說太多好像怪怪的,但原來這是職責所在啊。
突然好像也懂了,要花錢請好的球僮了。
雖然這部真的沒什麼強主線,就說說如何喜歡上高爾夫球,不過在介紹這項運動甚至包括業界來說,做得還蠻稱職的,因為比較休閒日常,反而能多涉及一些生活層面,算是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吧。
ns 15.158.61.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