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納粹的孩子(ENFANTS de NAZIS)》Tania Crasnianski
《納粹的孩子》收錄納粹主要官員後代的一生,記錄他們怎樣看待自己被世人稱之為極惡戰犯的父親,書寫他們背負罪人的血在後生面對了甚麼。
俗話有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然而,在道德、法理、人性與歷史跟前,孩子該如何看待父母?
因愛而盲目,因愛而沉默,因愛而轉恨,因愛而評擊他的錯誤。但注意,都是因為愛。合上了整本書,我一直在想,要是換在中國社會,甚至受中國文化影響的社會,大概像這樣:46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QEUzpsWfi
46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WIKaUPUT5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46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o5IwWXjyu
《論語‧子路》46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OeOAJjBec
孝永遠比理大。
然簡單一個「孝」,從古至今演化過來,古不止於血親,還上推至陌生的長輩,延伸到君王﹑統治者。哪怕帝王主義已經沒落,劣根性依然難改。作者在書末是這樣說的:
「人在情感上的牽扯越多,就越難以拉出進行道德訐斷所需要距離……相反地,如果情感淡薄,就比較有評斷的餘地。」
但這樣的事情在絕多數亞洲社會不會實現。放眼自己身處的地方,望望那些兩代之間爭論不斷的本地新聞,你不難發現總有人堅持的維護,哪怕對方已偏離得過火。而這樣的維護不建基於愛,而是在情於理,上至官員,下至蟻民都迫你要服從上一代。
《納粹的孩子》比較想要探討的,其實是家族的榮譽世代承傳,那麼惡行呢?
有說:「禍不及妻兒。」話句話又該做怎樣的延伸?又有多少人做得到。
有關魯道夫‧霍斯女兒布莉姬特的一則往事令人很觸動。她婚後從夫姓,輾轉移居美國,在一對猶太夫婦介紹下,她進了一間精品店工作。一次醉語底下,她的身份被發現,店長轉而告之該猶太夫婦,他們當年正因水晶之夜而逃亡。但那對夫婦不以為然,沒把她看成「那個人」的女兒,將她當成值得人欣賞的女性。然後接受她服務長達35年。
認清元兇,銘記歷史,那是理性上能做到的。但寬恕……
這是世上最難,也是最動人的。
ns 15.158.61.2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