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即本我、自我與超我。「本我」(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55]。他的這一理論也叫做「冰山理論」[56]。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13CNndo4W
夢
編輯
佛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57]。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心理防衛機制壓抑人的本我願望,被壓抑的願望在潛意識的活動中並不會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佛洛伊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所組成的。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58]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uhlrWaTiL
潛意識
編輯
主條目:潛意識
佛洛伊德的理論核心之一為潛意識。19世紀西方主流思潮為實證論,相信人可取得關於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真實認知,並以明智判斷予以掌握。佛洛伊德則認為自由意志本為幻念,人無法全然意識到自我。佛洛伊德提出了意識的層次之說,「在表層之下」另有思緒運作。佛洛伊德稱夢為「通往潛意識之王道」,提供參與潛意識生活的最佳入徑。佛洛伊德《夢的解析》中論證潛意識的存在。[59]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QvSICAsq6
性心理發展
編輯
主條目:性心理發展
佛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如昇華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慾期(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慾期(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性器期(phallic stage),隨後是潛伏期(latency stage),而最後性器官成熟後就會達到生殖期(genital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有著禁忌的本質,必須予以壓抑。[60]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VueDOIoxj
女性心理
編輯
佛洛伊德認為排除童年的男性特質是女性獲得自己身份認同的關鍵[61],比如陰蒂高潮是男性特質,少女會有陰莖羨妒情結,而陰道高潮才是成熟女性的標誌。但他的這些說法因為缺乏切實的證據而飽受批評[62][63][64][65]。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zRUW2XpPK
生死驅力
編輯
佛洛伊德相信人類由互相衝突的兩種慾望所驅動:愛慾(生存本能)與死慾(死亡本能)。佛洛伊德所說的愛慾,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產生生命的驅力。死慾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內在的衝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態,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66]。佛洛伊德提出死慾的時間要比愛慾晚,他在1920年的《超越快樂原則》中首次提出死慾[67]。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sHKoV2anh
宗教
編輯
佛洛伊德認為雖然宗教在歷史上發揮過作用,但在現代社會已經可以被科學取代,而神不過是一種幻覺。這在他的《幻象之未來》和《一個幻覺的未來》中有詳細解釋[68]。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Y8RsT9cuh
他在《圖騰與禁忌》一書中提出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係而嫉妒他。兒子們瞭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的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徵性的動物犧牲取代人祭[69]。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hlOyjyVay
《摩西與一神教》一書,則根據佛洛伊德理論重建猶太教歷史,認為摩西是埃及人,為阿肯那頓一神教的信徒,阿肯那頓一神教失敗後,摩西率領埃及邊境地區的少數族群猶太人出走埃及,前往迦南之地,維持一神教的信仰,沿途並與夸底斯部落結合。但摩西嚴格的一神教信仰使百姓們無法忍受,因此殺死摩西。此後,摩西的追隨者(利未人)一方面堅持一神教的傳統與埃及習俗(如割禮),一方面與夸底斯部族妥協,使夸底斯人崇拜的火山神耶和華成為新一神教的神祇[70][71]。但書中很多說法實際上是佛洛伊德的個人猜想,並沒有歷史依據[72][73]。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