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她本來的樣貌意味著接受這段感情變淡。如今它已變得十分淡薄,彷彿時間是流水而容器不再加糖,糖分是回憶它的份量總是相同,只是被稀釋了直到某一天嚐起那味道它便彷彿只是清水一般。
接受她本來的樣貌意味著放下我的所有欲求。像不該希冀未來,那包含婚姻以及買一間房子。
她若對我毫無所求那麼我的欲求只是單方的,只是想像的。若她並非如此那麼她則應當負起表達的責任。然而套用她的框架在關係沒有建立之前她不須表達。任何一點表達都不須要。她認為那是對方的責任。彷彿我的任何一切她都不需要都不想要。
而長遠的框架來說假若她有想要那麼一點我的什麼,例如跟我在一起生活,那麼我便可以無視短期的這些不對等。而諷刺的是我認為那不現實不符合邏輯,因為當你想要什麼你必當去追求直至擁有。反之當你什麼都不做那就是有或沒有你根本無所謂。
這只是簡單的邏輯因為人應當行動。行動本身代表著背後的動機以及願意接受失敗。想要而不敢行動我唾棄那樣的人,意即如果她是我便會在心裡瞧不起她即使我最終滿足了我的欲求。而什麼都不想要不想追求那意味著個人的悲觀或超脫,如果她是此類我則承擔不起因為我極其功利和現實。
由此可見我們活在不同的框架之中似乎無法相容。她不想進入我的框架。進入她的框架我則必須壓抑自己。而現階段我跳脫不了自己的而使未來難以樂觀看待。
每當如此反覆推導我便感到十分挫折。如果要擺脫這些限制的話我只得當她是個能夠再認識更多的朋友,那麼我便可以隨我意願繼續去找她直到某天失去這麼做的理由了或單純認識了新的對象。
那意味著我對她沒有任何責任和義務。我們過往的種種不是任何目的的累積。她只能是一個常常得以夢見的朋友不是情人。再與她接近的唯一動機單純是認識她這個人而非打算跟她交往。
當如此想的話便失去動機不再行動了的話那也許便證明了我已經不想再去多了解她。我變得只是為了我的欲求而接近她罷了。
而當我想清楚這點我便也清楚意識到我晚了整整一年。意即打從我們認識的第一天起她便是這樣的,答應與我一起出門和那些親暱的舉動單純是因為好玩想認識我多一些僅此而已。意即打從一開始便什麼框架也沒有啊只是我被困在了自己的那個而痛苦不堪。
而這段時間再也無法回溯它只得是強行擠壓而變得扭曲。一直以來我被自己的欲求挾持而被迫要去了解她。了解是更了解了但那是被剝奪的並非出於純粹的好奇。我無法回到第一天即我壓根不認識她的一絲一毫的時候。而認識了已經是認識了。過去的也已經過去了。
當然如此逆向工程也許根本毫無意義。因為再來一次的話我還是會做一樣的事。因為我們手邊的關係自開始時便不對等。也許我應該珍視的是自己做出的任何努力。不管那努力是否值得抑或是否必須源於欲求或好奇心吧。
ns 15.158.61.2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