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26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81AYCZF7y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26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WQIvfp99f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26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slE4sTuht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鷓鴣天 ‧ 寒日蕭蕭上瑣窗》李清照
古代文人雅士品茶賦詩作詞,茶,亦成為文學作品中的常見之物。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既是入口之味,也是入鼻之味,更是鑽進詞人心深處的滋味──殘酒換上一杯茶,苦在口中上心頭,夢中猶見當年夢,冉冉轉醒一場空。
茶娘非生逢亂世之人,對易安居士的感受只能臆測,解讀自是個人淺見,甚或加上個人想法,實不能作準。
詞中的「團茶」唐朝已有,至宋朝正式成為皇家貢茶,稱作龍團或鳳團。後來發展出更多不同種類,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以現今角度,團茶大抵就是茶餅,只是工序上不盡相同。
團茶經過蒸軟、經水洗、壓汁,盡量減少苦葉的苦澀味道,然後壓模塑形。宋朝茶團所以被稱作龍團鳳團,便是因其模壓上的正是龍與鳳,不可否認,這樣才真正符合貢餅的身分。
早期製作團茶會混進林林總總不同的香料,導致茶味不彰,此亦為不少人所詬病。《茶錄》中言:「〈香〉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間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其奪益甚。正當不用。」其實這茶加香料的做法,跟現今的伯爵紅茶有些許相似──茶葉佐以香料,或佛手柑或香茅花瓣香料,真正的茶味大打折扣。好之者,認為別具風味;厭之者,直道茶味何存。
不過,茶娘還是那句,自己喜歡喝便好。
團茶發展至後期,逐漸不再混以香料。坦言,龍涎香雖為名貴香料,也是香道或香水中會使用之物,一般人長期接觸飲用,頂多是頭脹胸悶,可是對女性,尤其孕婦相當危險,因其成分容易導致滑胎。茶娘不知這是否其中一個導致團茶於明朝年間步出歷史的原因。
於茶娘而言,難喝,便應予淘汰。
由於宋朝的團茶會混入龍涎香,因此看到「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這兩句時,茶娘便忍不住猜想:詞人在夢醒時分聞到的,到底是香爐內點燃的龍涎香,還是煎茶後室中殘留的龍涎餘韻?要知道,當時的團茶是以煎煮之法沖泡的,室中留下殘香也有可能。
不過更可能的,就是詞人是為了讓詞顯得更高雅華麗,才以龍涎借代香料,畢竟龍涎這種香料甚為昂貴,一般人可用不起(以易安居士當時的身家加上亂世,茶娘覺得她未必用得起),還有就是民間飲用的團茶並非走高級路線,因此不一定混入香料。所以嘛,最後這個「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可能不過一個意境而已,反倒是茶娘自己聯想太多。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