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談談廣東一帶傳統常喝的熟普,也就是絕大部分酒家為客人提供的「墨汁」普洱。
熟普跟生普的主要分別,就是經過渥堆處理。甚麼是渥淮?就是將毛料茶葉堆放在一個室中,撒水提溫(大概保持在攝氏50-65度之間)約30-60天,以加快茶葉發酵轉化,製作茶湯深紅褐色的熟普。
茶娘較少喝熟普,除了因為味道不夠生普對口味外,還有的就是市面熟普多存在一種渥堆的不好味道。試想想,把一大堆樓層高毛料茶撒在地上撒水加溫的過程,中間還有人手照看攪動,就像一個未洗澡的人走進桑拿房間中自蒸,氣味上請大家自行添加想像力。一旦工場、人手或工序上處理不好,成品便會帶著一股燜著困著產生的氣味,不論是聞還是喝都能完全感受得到──難喝。想起那種味道,茶娘眉頭自動摺起。
當然,做工好的熟普有其自身的香味,跟歷經數十年放陳了的生普味道有點點相似,其渥堆之因正是為了讓人能快點喝。相較生普,熟普茶性溫厚不寒涼,十分適合脾胃不好、體弱或上年紀的人飲用。生普剛製成時,性偏寒涼,而這屬性經歲月鎚打的後發酵後,便會漸漸轉化,變成甘口不寒溫胃的茶,也就是大家常聽的「老普洱」之說。
熟普製成後可立即飲用,當然放久一點才喝茶的味道會更醇一點,只是變化上不會出現如生普般明顯的轉化分別。至於生普,大部分人都會待個五至十年或更長的時間,待其轉化變醇後才喝。至於到底放多少年為宜?這就要看茶料本身質素和如何存放了,質量愈高的茶料,例如取自古樹好料,茶葉轉化會較快,有時三年左右便開始漸漸變成深棕黃色,但請千萬別妄想它會搖身一變成紅褐色茶湯!生普其中一個矜貴之處,便是它代表時間的考驗與經歷。至於存放方面,便是注意別太乾燥太潮濕,環境不要有雜味。因此在香港存生普時,春季可要特別注意啊!
有點跑題了……茶娘立即將自己拉回熟普軌跡上。
上面已經解說了何謂渥堆,那麼,小渥堆發酵又是甚麼?
從技術上而言,一樣都是渥堆發酵技術。渥堆跟小渥堆的主要分別,在於製作量較小、渥堆過程離地、發酵溫度相對低點。由這點不難明白,這種做法較適合小規模茶商,其一是廠房規模,其二是人力資源與設備問題。小茶廠是沒可能如中茶、大益、下關這些大廠般動輒來個幾十噸以上的渥堆啊。由於小渥堆的茶葉發酵時是放在離地竹筐之中加濕加溫發酵,加上它的溫度低一點,約為攝氏45度左右,因此,小渥堆含的雜味臭味也相較少些,而且就衛生情況而言也較撒在地上做的大規模渥堆乾淨一點。茶娘還想補充一點,就是小渥堆採用的茶葉料品質有時會高一些,或許是為了彌補小渥堆因溫度不夠高而達不到大規模渥堆所產生的香度,故從選料上作出彌補。
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吧!這個嘛,對也不對。
說到底,都要一併看茶料和做工是否到位,才能正式作出評論。所以嘛,還是問問自己的舌頭為準。
茶娘這回挑了小渥堆來聊,就是因為剛買了這種熟茶,覺得作為口糧茶確實不錯。它沒有那臭臭味,同時也相當甘口生津,加上天氣開始轉涼了,比較適合喝些溫和些的茶品。這次的老樹小渥堆熟普,正好適合現在渴。
天氣轉,大家挑點合適的好茶喝吧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