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身體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是互相牽連的。
對於我而言,這已經是理所當然的常識,我很難想像還有人不了解、不相信這件事。不過,我仍然是聽過別人說,「我身體上出毛病,跟壓力有甚麼關係?」這種問題。回想的話,以前我也問過「我心情不好,跟我身體的狀況有甚麼關係?」這種問題。1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nLi861ARQ
記得在大學見輔導員時,輔導員問我:「你是怎麼知道自己傷心?你怎麼知道自己有這個情緒?」當時我不懂回答,雖然副修了心理學,當中一個複雜的情緒理論是說,當一件事情發生(例如看見了老虎),你會在認知上作出判斷(知道老虎是危險的,對我有威脅),同時身體也會作出反應(心跳加速),因爲這兩種資訊,你知道自己感到恐懼。
但當時對我來說,我仍然只有一般人的常理:事情發生了,我就感到情緒。我對於我所得到的其他資訊仍未有意識。
當時我察覺一個現象:我的情緒感覺好不真實,因爲情緒都是在我的腦裡而已,我只知道自己情緒不好,卻就像無中生有的幻想一樣,沒有其他證明,也沒法改變,所以就困在自己的腦裡。
唯一不同的,是當我感到傷心、心痛,我的胸膛真的會疼痛起來。雖然只有一陣子,但心臟附近的不適足以使我想要掩住胸口。我喜歡這種感覺,因爲那是我當時唯一能夠具體化的感覺。1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laFa0S8WN
後來,輔導員和我討論情緒的一些規律。例如,當我開始察覺有些情緒每個月出現一次,作爲女性,我不得不承認這可能與我的生理期有關。
也有些情緒是一年一度的。家庭的破碎使得農曆新年和中秋節節日前後都特別難受。
當時我對於意識到這些事情,覺得——太遜了!我能夠感受那麼深的憂鬱和孤獨,這些強大的情緒居然可能來自我的女性身體,來自無聊的節日和天氣。太遜了,太物質化了。
輔導員問我,那麼知道了這些規律代表甚麼?我不情願地答,代表我可以為情緒作出準備。1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b7ZCngAGV
那之後,也許是有意無意地鍛鍊了自己的意識,我慢慢知道情緒在我身體上的表現,而且這些感覺,其實一直都存在。
小學時參加合唱團,每次上台前都會肚子不舒服要上廁所,那原來是緊張的感覺。當我在大學準備上台彙報時,我也感到這些不適,原來我可以深呼吸、放鬆雙手和肩膀、刻意把站姿調整成輕鬆不拘謹的,讓自己不那麼緊張。
中學時我經常剛回到課室便想嘔吐,原來那可能是焦慮的感覺。原來除了因爲情緒持續低落而知道自己抑鬱,當時可能也堆積了很多沒處理好的壓力。社會動盪的期間我又再感到這種作嘔的感覺(nausea),在服抗抑鬱藥之後,首先消失的就是這種症狀。1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YiNOqJuK0
情緒化成身體上的不適,身體的不適也會影響心情。如果意識不到就可能變成惡性循環。如果在循環的某一點把它止住,然後漸漸提早介入的時機,應該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荷爾蒙的波動和節日的到來雖然不能避免,但當情緒來到時,現在比較不會覺得,自己又受了甚麼詛咒、無可奈何的不幸。不過就是規律而已。我會察覺,對呢,又是這個時間了。
我的身體是我的一部分,而我又是社會和世界的一部分。因爲有連繫,所以會帶來各種不便;但靜下來容納這些不適,又能疼愛與各種事物相連的自己。1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6wG6EtI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