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中間人」的第一個疑問,就是我究竟對於精神科和精神健康服務有多少認識。答案,不很多,可是這一年多以來,總算學了不少。
15歲時,媽媽曾經帶我去見過心理學家,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精神健康服務。當時本來是媽媽在離婚後見心理學家,不知甚麼緣故也叫我去一起見了。當時我只知道有心理問題的人會去見心理學家,我在放學後和媽媽會合去心理學家的辦公室,覺得自己身處別人不懂的境況。
第一次見心理學家時,她給了我一些工作紙,讓我以填色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心情。談話的內容我大多都不記得了。第二次,我告訴心理學家我想死,我不敢割腕,我用橡筋緊緊勒住自己的手腕,希望切斷供血。她告訴我這樣是不會死的。她問我有沒有什麼她不能轉告媽媽,我說,不要告訴她我想自殺。
實情是,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見心理學家,所以我完全是被動的。況且第二次見面那天,正是使我十分緊張和疲倦的話劇表演當日,完成了這件事使我鬆了一口氣,心情回復了不少。兩次見面之後,便沒有任何跟進。
到19歲,我因為姊姊結婚而感到很大壓力,我告訴自己我需要找人幫忙,於是我約見了大學的輔導員。第一位輔導員給我訓了很多話,我一直哭著,什麼都說不出來。見了三次之後,我答應給家人寫信,然後就沒再見面了。
那之後我認為輔導員其實也做不了什麼,感到失望。直到參加朋輩輔導工作坊,同學鼓勵我見另一位輔導員,加上後來的壓力促使我再次嘗試。第二位輔導員與第一位很不同,她會讓我思考,肯定我的想法,又給我一些靈感。我們每兩星期見一次,有時也會調整成一個月一次。我見了她兩年多,跟她說話漸漸變得輕鬆,能開玩笑,也能在她面前安心地哭。我見她直到畢業。
畢業之後,社會環境和找工作給了我很多新的壓力,在男朋友鼓勵下我再次約見了坊間的輔導員。脫離了學校,見輔導員需要付錢,但因為沒有收入我只需付很低的價錢。幽暗的辦公室裡,這位輔導員看起來總是沒有精神,興致缺缺,端正安靜的聽我說話,然後重複我的說話。更加使我不知所措的,是好幾次她在我說話途中,默默拉開口罩,輕輕的擤鼻涕然後喝水。這使我害怕而暫停說話,因為我不知道她是鼻敏感,還是說是種反應,是聽我說話聽得鼻酸。因為沒有進度,她提出暫時不約見,我也沒再回去了。
這之後大概半個月,我便去見了精神科醫生。精神科醫生與其他的精神健康專業人士很不同,他不會跟我談甚麼煩惱,而是主要檢查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從而決定開不開藥、開甚麼藥。初時醫生認爲如果多運動、或者做一些呼吸練習,我不吃藥也沒關係,直到第二次見面時我情況變差了才開藥。吃藥的一年半以來,與醫生的溝通和我期望的不同,甚至有時候我居然覺得是我在照顧醫生,而這些感受也不斷受我自身的狀態影響。
見醫生、吃藥的中途,我因爲自殺念頭也去見了社工。當時也許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社工和輔導員相似,但沒有收入和學業的時候原來還能夠接受免費的心理輔導,令我發現自己低估了社會給人們的支持。社工除了聆聽我的苦惱、和我一起探討情緒,也為介紹了其他的活動和服務給我,也在有需要時轉介了另一個社區中心的社工同時跟進。整體而言,我是對於社工給我的支持感到正面的。
目前我已經結束藥物療程,除了一個月見一次社工之外,沒再見其他專業人士。我發現至今,社工、輔導員、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我都見過了。當然,只憑我的經驗不能看見每個範疇的整體,我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學習歸納出一些分別。
首先,我認爲當你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情緒出了問題,需要幫助,卻不知道該找誰,或者會不會很昂貴,甚至該不該找專業人士幫忙時,社工(Social worker)應該是你第一的選擇。如果你是學生,學校裏也應該有駐校社工,或者學生服務處的輔導員。首先,見社區中心的社工和學校裡的社工、輔導員,基本是不收費的,一來這會減少你的財政壓力和負擔,二來,這是你應得、由你運用的資源!(尤其如果你是繳交了昂貴學費的學生!)社工與其他服務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專業不是精神科或心理學,而是社會資源的運用和轉介。也就是說,當你不知道自己需要甚麼、能在哪裡得到甚麼時,社工能夠助你解答這些問題。
輔導員(Counselor)的角色夾在社工和心理學家之間,尤其是社工也會提供情緒輔導服務,因此有時會取締了輔導員的角色。比起社工,輔導員的專業是輔導學,是細心聆聽和溝通的技巧,所以他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個人和身邊的人身上,深入探討人際關係和情緒等等。輔導員不一定有心理學背景,他們不像心理學家那樣從心理學角度去分析一個人,也不會診斷和治療精神病。這好處是對於情緒和精神上有需要的人是一個較低的「門檻」。你不需要有情緒問題才去找輔導員,因爲他們也幫助你探討和解決學業壓力、失戀煩惱、個人成長等等各種問題。
心理學家(Psychologist)的專業當然是心理學,但心理學當中又有不同分支。輔導心理學家(Counseling Psychologist)和臨牀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在不同的崗位,運用心理學知識去分析理解當事人(Client)的精神需要。輔導心理學家協助當事人調整失衡和壓力的精神狀態,讓他們能夠回歸健康生活,而臨牀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合作,分析精神狀態和診斷,以心理治療協助當事人面對精神病。
最後,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與其他專業最明顯的不同,是他們可以處方藥物。精神科醫生是醫生,他們負責檢查病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根據病徵作出診斷和設計療程,包括藥物和其他有助回復健康的方案。藥物的作用是調整腦部物質的平衡,從生理方面着手,視情緒病和精神病為腦部的病。藥物幫助病人回復一定的冷靜清晰思考能力和生活能力,但很多時候情緒病和精神病都不是單靠藥物能夠治好的,因此見醫生和吃藥的同時,找社工/輔導員/心理學家幫忙處理心理方面的難題,會更加全面有效。
精神健康社區裡,我們都互相提醒:「不是要有嚴重的情緒問題才能找幫手的。」如果你身處困難,能夠伸出手去尋找幫助,先不論捉到誰的手,都已經很努力了。對很多人而言,這不是易事。上面的簡介,希望能助你在進一步考慮時作爲參考,但記得每個人的需要都是不同的,哪位專業人員適合你,只有你自己隨着經驗才會知道。
[2021 年寫]
注意:本文描寫香港的情況,可能不適用於其他地方。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