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理論(Theories of Motivation)
編輯
有許多理論嘗試解釋動機來源、功用、歷程等所扮演的角色。有些是一般性理論,有些則主要探討動物或人類的動機。本章節將會討論動機的幾種理論。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5Es4Jf1Ja
本能論(Instinct Theory)
編輯
本能論是最早被提出的一個動機理論,是經典比較行為研究一個整體概念,人們經由這種理論,就可以用統一的觀點去觀察動物可觀察得到的和所謂的先天的行為方式。通過這種總的概念,人們可以將從實驗中所得的結果聯繫起來,進而揭示不同的現象間可能有的共同規律。另一方面,人們可以依據這種理論作出一些預測和判斷,從而推動人們作進一步的實驗和提出新的問題。自1930年代,本能理論成果豐碩,並為社會生物學和行為生態學開闢了道路。一個全面的理論帶來一個好處就是,人們可以通過它會建立一些直觀的模型。經典比較行為研究的結果和理論就是藉助這些模型而取得成功並進入教材。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ovw6VRiEN
動物生來便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傾向」,這些傾向是他們維持生存所需的,並可提供動機力量來引導行為。有些本能論的研究者認為,這種生物性的力量是機制性的,激發的行為並沒有特定的目的,並且個體是無法支配這種動機的。但另有其他學者認為本能容許動物在不同行動方向上有一些選擇權利。像是小孩第一次爬行,小松鼠打開第一顆核桃,小嬰兒第一次哭、笑都是本能的行為。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wDkrowmps
動物本能(animal instinct)
編輯
動物本能是動物們從事一種有規律的循環活動,為同族群內不必經過學習的行為,使種族得以生存延續。例如鮭魚逆游而上,回到當初孵化的上游,存活下來並求偶、交配、產卵;住在巴西外海的田綠龜,在繁殖期遷移 1400 英里,回到當初孵化的海灘上產卵;生活於溫帶的蛙及蛇等,會在天氣嚴寒的冬季進行冬眠;黑面琵鷺及其他候鳥會隨著季節改變而集體遷移等等都屬於循環運動之範疇。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I72w06oR8
上述都是本能的例子。這樣的行為有時是針對外界特殊刺激的反應,即這些行為是被引發出來的,出自於內在分泌(如荷爾蒙)和外在刺激(如氣味)的共同作用。這種會引出某些動物特殊反應型態的環境線索,稱為釋放因子(release factor)。當動物發展到特定階段,第一次接觸到這種特定刺激,本能的行為將會顯現出來。儘管這樣的行為缺乏學習或訓練,但在第一次被引發後就會有適宜的展現。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oUXsfEchH
趨性(taxis),或稱為趨向性是一生物天生的行為反應,在接收到外界刺激後(通常具有方向性),而會有趨進(正趨性)或遠離(負趨性)刺激的行為。例如:大多數昆蟲在夜間會有趨向光源反應的正趨光性,蟑螂、渦蟲及蚯蚓遇光則出現背離光源躲避的負趨光性。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x85Qy2O8S
而許多社會行為皆為先天行為,不需經過後天學習。蜜蜂以跳舞的姿勢告訴同伴食物在何處,螞蟻則以輕拍同伴觸角或釋放化學物質、完成訊息的溝通。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BnNvgWd3H
19 世紀,一些學者主張有些動機會直覺地表現出趨向其誘因目標,換句話說,動機是一種本能,一種先天的行為或特殊的傾向。從 1950 年代起,就將動物的行為本能概念融入心理學。以動物行為學的意義,一個可以稱為本能的行為會有以下特色: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69dePIDfJ
物種特有的:不論生長的環境如何且無須特意學習,物種的所有個體皆會擁有此種動機、行為模式。
固定的行動模式:有非常刻板化與可預測的組織形態。
受到某些刺激原因後而自然引發:當個體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刺激時,能輕鬆自然地完成該行為。
人類本能(human instinct)
編輯
早期神學家認為只有動物是受到本能引導,他們相信上帝給予人類行動的理由、行動的自由意志以及行動的責任。但在 1859 年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上述想法才轉變成人類的動機也受到本能的支配。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在1890年說過:「人類行為甚至比低等動物還依賴更多的本能;除了與動物一樣有生物性本能之外,人類還有其他『社會性本能』,如同情、謙遜、社交、性和愛等。」威廉.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在 1908 年將詹姆斯的觀點加以擴展,他將本能定義為天生的傾向,包含三個構成要素:能量、行動、目標導引。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本能沒有意識上的目的,也沒有既定的方向,許多滿足本能的方法都是「可被學到的」。佛洛伊德相信本能驅力的存在是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因此本能會製造一種緊張感,這種緊張感會驅使我們朝向一些減少緊張的活動或目標(類似驅力減緩說)進行發展。根據佛洛依德的說法,人類本質中最根本的是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之間的衝突。生的本能(eros,希臘神話中的愛神)是在維持生命和繁殖;死的本能(thanatos,希臘神話中的死神)是一種負向力量,所有生物會因病老而逝去。從這個觀點來看,所有毀滅的行為(殘忍、攻擊、自殺、殺人)都是死亡本能所激發的。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5KJYOkkHXF
本能論面對的質疑
編輯
1920 年以前,心理學家所蒐集的人類本能已超過 10000 種。但同時,懷疑和指責本能論的聲音也逐漸產生[3]。在本能論的全盛時期,幾乎人類的每一項行動,都能被認定是由本能所激發(甚至包含皺眉或者吐口水)。但他們並不是真正在解釋原由,很多時候這種解釋甚至是一種循環論證(點的真確性最終由自身支持的推理方式)。本能論者並不曾提出歷程、機制或架構說明所觀察的行為,而僅僅以「命名」的方式提供便利的標籤。例如「攻擊的本能」被用來解釋人類為什麼會有攻擊的行為,然而攻擊行為又被視為「攻擊的本能」的證據。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H5Y5K9Mkl
在此時,人類學家 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和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等人發現不同的文化間有很大的行為差異。行為型態被認為是人類本質的普遍性表現,但現在卻被發現是可變的,也就是說行為型態會反應特殊的文化經驗與價值。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939Ma7zky
此外,行為主義學者也從實驗中證實了一些重要的行為是透過學習而得來的,並非天生。從 華生(John B. Watson) 開始,不斷有行為學家提出「行為是由環境因素決定」的「實證」。漸漸地,因為天生本能的模糊概念無法進行實證研究,開始被一些注重精確分析的理論所取代。今日的心理學界有一個普遍認知:動物行動上的複雜性通常受到外在與內在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響,也就是受到生物機制以及學習這兩個因素共同影響。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g3uufVHFB
驅力減緩說(drive reduction theory)編輯
驅力減緩說最早由心理學家霍爾(Clark L. Hull,1943)提出,是解釋人類求生動機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該學說主張,人及動物有強烈的傾向保持內在的平衡狀態,當他們的狀況有所偏離時,便會感到不適,從而驅使個體做出有利於回復內在平衡的行為。這種讓身體緊張不適而驅動行為的力量稱作「驅力」(drive),任何會減少驅力的行為會被人以及動物反覆進行,因為驅力的減弱會被當成這種行為的正向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相對於「本能是間接不特定」的本能說,驅力引起的反應是直接而特定的。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93ViH7XLB
例如:人為恆溫動物,體溫必須維持在攝氏 36 至 37 度方能正常代謝,人類下視丘就有特定區域負責偵測及保持體溫的恆定。當你身在超強的冷氣房之中,一面吃著冰棒、喝冰水,下視丘很快就會檢測出你的體溫低於平衡範圍,這時除了會引起發抖、毛細孔收縮等自動性的生理反應以外,身體發冷的感覺會驅使你添加衣物、調高冷氣以試圖讓自身的體溫恢復正常,消除這種讓身體感到不舒適的驅力。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kFh0VLjSt
驅力緩解說模式
緣起
編輯
霍爾在耶魯大學工作時開始發展驅力減緩理論。其理論是建立在早期有關動機(motivation)方面的理論上。他的立論基礎是恆定性(homeostasis),並相信個體是為了要達成一個恆定的狀態或平衡才有某行為。驅力減緩理論後來在 1940 年代被霍爾的同行史賓塞(Kenneth Spence)更深入發展,成為重要的動機理論。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TSSuOYVk3
理論論述
編輯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驅力」是身體內在的一股力量,也可以說是一個具有激勵性和緊張感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是被個體的生理或是心理需求所觸發。因為人類的生命有賴於某些事物保持恆常,如飽足、充足水分、適當溫度等,驅力會使個體做出行為來滿足這些需求,減輕這些需求所帶來的緊張感或者是解決這些需求以維持生理的平衡。理論中,霍爾表明驅力是個體動機的來源,他主張個體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會處在一個需求的狀態。當一個人的驅力出現,他會處在一個不愉快、充滿緊張感的狀態,接著他會產生一些行為,試圖減輕這種不適,使個體回到平衡的狀態。當生理需求滿足後,驅力會逐漸消失,這種現象被稱為驅力減降(drive reduction)。由此可知,許多動機直接幫助人體維持內在平衡穩定,使人類得以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生存的生理條件。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FgK5mQ5Yl
最適激發水準說(Optimal arousal theory)
編輯
最適激發水準說,亦被稱為「適當程度理論」。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fFFnHLIUS
有研究者曾訓練公鼠跑T型迷宮,一邊終點是空的,另一邊則有一隻發情的母鼠。當公鼠找到母鼠時,便會與之交配,但研究者總是在公鼠射精前將他們分開。以驅力減緩論來看,公鼠應會處於極不舒服的高驅力狀態,但經過多次實驗,公鼠即便獲得這樣的經驗,仍樂此不疲的往有母鼠的那邊前進。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BLUVChdg0
此理論說明了驅力減低並非個體行為的唯一目標,個體也可能有尋求將驅力維持在某個最佳水準的傾向。而激發(或稱刺激)指的是生理上產生警覺、專注的狀態,我們會傾向將刺激維持在最佳的程度。例如:在無聊時,我們可能會從事一些比較刺激的活動,像是社交;如果接受過多刺激的話,我們可能會進行一些能夠舒緩內心的活動,像是睡覺、閱讀。因此不全然如驅力減緩說所言,單一的以降低驅力為目標。 相反地,有時甚至會喜歡追求不平衡的激動狀態,例如:喜歡看驚悚電影、喜歡坐雲霄飛車,使自己處於緊張不安的驅力狀態。也有證據顯示,許多人會盡量延長達到性高潮的前戲時間。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VCOLkRaNf
1950 年代的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實驗研究,發現人類對環境刺激皆有其獨特「激發之適度水準」(optimal level of arousal,OLA),且個體對刺激所做的反應強度因人而異。多數人會避免過多的環境刺激和內在壓力,或尋求較少的刺激經驗,以減少不愉快反應,並藉此獲得適宜的刺激。簡言之,個體唯有在適度刺激的環境下才能感到愉快、自在。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M1FVvO5R3
總結而言,最適激發水準說是解釋刺激與人的行為之間的關係。生活中的刺激影響人類很多面向,例如:決策行為、情緒、工作表現以及人格特徵的形成。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cEJx3Vs28
認知論(Cognitive Theory)
編輯
認知論源於 21 世紀初的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重視知覺的整體性、環境中眾多刺激之間的關係。認知論者不同意聯結論所說「單憑刺激反應的重覆練習即可產生學習」的看法。個體如對所學事物不知其關係,不理解其意義,縱有多次練習,亦無從產生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是屬於先知而後學的。認知論認為動機是人們思考與預期的產物,亦即動機是個人認知的結果。舉例來說,公司提供巨額獎金以激勵員工提出具創意且能大量生產的設計,雖然獎金是相當具有價值的誘因,但並非每位員工都會積極地爭取,因為當個人思考衡量自己的創意、能力之後,發現這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便不會激發其動機;反之,如果有這方面能力的員工,可能就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相當具有動力。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Ip1Uu5CYo
認知論進一步將動機區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也就是本章節動機的區分及定義,該理論也認為內在動機較外在動機更能促使個人維持努力程度,產生高品質的成果。特別的是,該理論有研究指出,當人們從事自身感興趣(內在動機高)的任務,如果給予太多的外在獎賞(提高外在動機),反而可能降低其內在動機。而對行為給予獎賞可使內在動機轉為外在動機,反之對行為給予處罰可以讓外在動機轉成內在動機。(更多可參見內在與外在的轉換)。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EzNMsL1Tu
認知論主張個體面對一個學習情境時,能否產生學習效果,需參考兩個條件: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1GLzSbVX1
新情境與舊經驗符合的程度:個體面對的學習情境中,通常包括熟悉的與生疏的兩類刺激。熟悉的刺激較多時,即表示學習情境較符合個體已有的經驗架構,這種情境中個體較容易認知、了解,故學習的效果較佳。如果閱讀資料中生字、新詞、專業術語超過了個人的能力和經驗時,無論怎樣努力熟讀強記,都很難學習到書本中真正的意義。
新舊經驗的結合並重組:學習並非是零碎經驗的增加,而是以舊經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吸收新經驗,並將兩種經驗結合重組成為經驗的整體,因此認知論者不重視被動的知識注入,而強調主動的吸收。
誘因理論(incentive theory)
編輯
誘因理論於 1940、50 年代提出,建立在 Clark Hull 等心理學家建立的驅力減緩說上。所謂誘因指的是能滿足個體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發或誘使個體朝向目標的作用。此理論不聚焦於內在動機,而是認為人們會趨向做出最終產生獎賞的行為,而不做導致負面結果的行為。動機既非來自外界誘因,也不是來自內在驅力,而是源自人對現實的主觀預期及認知解釋。產生需求後(如肚子餓),受到外在刺激(如看到香蕉),進而獲得誘因動機,產生意識欲求(如想要香蕉)、行為吸引(伸手拿香蕉)、意識愉悅(香蕉很好吃)。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VvU6yGw3k
誘因理論認為,在相同情境下不同的兩個人會依據當下不同種類的刺激做出不同行為,同時也強調了外部刺激引起動機的重要作用,認為動機可以喚起並指導行為。人們所接觸的事物若對自己有吸引力,就會激發個人產生動機。例如為了得到異性的芳心而投入運動、關注時尚、注重打扮和整潔。行為後的有形或無形獎勵,能夠使行為再次發生。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收到立即性的獎勵或懲罰,改變行為再次發生頻率的效果會更大,並且隨著延遲的延長而減少。重複的刺激 x 獎勵組合可以使刺激成為一種習慣。它有助於激勵在公司中的員工、在學中的學生,鼓勵他們做更多的事情來提升在不同方面的表現。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JpYq3hDXP
特色
編輯
大多數誘因都是透過後天學習得到的:例如金錢。金錢對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吸引力,但人透過後天學習了解金錢的重要,金錢因此成為人努力工作的有效誘因。
有些誘因由天生的生物層面決定:例如人的性慾會因為他人體味中的費洛蒙而增強。
人們是受外在誘因而產生行動的:誘因理論跟其他認為「行為由內在驅動」而產生的理論不同(例如驅力減緩說、喚醒理論、本能理論),而與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相似。在操作制約中,行為是為了得到獎勵而強化或是避開懲罰而生,而誘因理論較傾向認為行為是為了獲得獎勵而產生。諸如「成績」、「他人的尊重」、「師長的讚美」等等,這些外在獎賞可以刺激我們,使我們去做原本不想去做的事。
誘因可用於停止執行特定動作:誘因雖然可以引誘人們做出特定行為,但只有在個體認為獎賞具一定重要性且要是能夠得到的(obtainable)情況下,誘因才能構成足夠強大的動機。例如作業難度超出學生能力,那麼即使學生對成績的渴望非常強烈,也不會受誘因而行動,因為此獎勵(好成績)在現實上是無法達成的。
簡而言之,動機通常是行為朝向一個能產生愉快或減少不快狀態的特殊誘因。例如:食物、飲料、性等等。而快樂趨向能使生物走向好的結果,即增加生物與後代的生存力。而痛苦與挫折的結果如:身體的傷害、生病或失去資源則與打擊我們的生存有關。也就是說,行動的酬賞結果通常反應了行動是否值得重複,快樂、痛苦可以化為記憶存於大腦,在將來能夠導引我們選擇表現更好的方法。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5Hdinxeom
實驗
編輯
1.赫洛克實驗──正誘因與負誘因
編輯
利用獎勵與譴責兩種誘因,測試其對受試者之工作表現造成的影響。實驗開始前,赫洛克將受試者分為四組[4],每一組在每天工作結束後,給予誘因並觀察其表現,整理如下表。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SnTZNOJcO
組別 誘因 表現
第一組 給予讚美及鼓勵 表現持續進步。
第二組 進行懲罰與訓斥 最初兩天有進步的趨勢,但隨後不但沒有繼續進步,反而逐漸下降。
第三組 旁聽前兩組的表揚以及懲戒 表現也有略微的提升。
第四組 無(且看不到其他組的表揚及懲戒) 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其最後的表現平庸,沒有任何進步。
綜合以上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無論是正誘因(獎勵)或是負誘因(懲罰)對於他人的行為表現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正誘因之效用又大於負誘因。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oe9nyMt7N
2.孟爾實驗──正誘因與負誘因
編輯
此為對大專學生的綜合研究,孟爾運用多種誘因進行實驗,包括公開讚揚、私下訓斥、公開申斥、私下嘲笑、公開嘲笑、私下挖苦以及公開挖苦,最後比對哪一項誘因對受試者學習成效的提升有最大的效果。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e307nRcfu
實驗結果顯示,對受試者的努力表達讚揚成效優於其他方式的斥責,學生的進步效果明顯。而在其他種斥責的方式當中,以私下進行會比公開進行的效果來得好,公開申斥反而容易導致學生自信心受挫,起到負面的作用。公開的嘲笑或是挖苦學生則最傷害學生的自我需求,其非但不會使受試者有所進步,反而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果。簡而言之,此項實驗顯示了正誘因的成效會高於負誘因造成的結果。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LhGhZbAeT
3.馬勒實驗[5]──獎勵
編輯
心理學家馬勒(Maller.J.B)對於競爭的誘因方面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先選擇了一所小學作為實驗地點,接著向所有的孩童宣布他們即將要參與一場數學能力測驗,以檢驗每位孩童的加法運算能力。接著馬勒將學生分成三組,詳細整理如下表。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F8eUuo297
組別 對測驗的解說 成績表現
第一組競賽組 這場測驗是一個競賽,誰作答的速度最快、正確率越高,他將會獲得一份精美的獎品並接受頒獎 最好
第二組合作組 這是一場合作的競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分組,得分為全班的平均分數,表現最好的班級可獲得禮物與頒獎 其次
第三組控制組 這個測驗只是一場練習,就算贏了也不會有任何獎品,但希望每個人盡力去準備 最差
實驗結果顯示,在誘因的成效方面:團體間的競爭不如個人間的競爭來的有效,這個結果可能是因為個人的身分需求得不到直接的滿足,例如,部分學生可能會認為儘管自己努力學習,對全班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或者,有些人會貪圖他人努力的結果,而自己不想付出精力去準備,這些都可能是影響最後結果的原因。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NneiqzLEF
為何有些誘因較其他種類更吸引人呢?
編輯
誘因對於不同個體而言都不是等價的,因為大家的價值觀都不同,因此每個人對於誘因的強弱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極具誘惑力的獎賞在其他人眼裡不一定具有吸引力,因此不足以驅使他人投入行動。在這種差異當中,心理、社會和認知因素扮演重要角色。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85pqJObiv
心理學家 Stephen L. Franzoi 曾在他的教科書《心理學:一趟發現的經驗》(Psychology: A Journey of Discovery)中提過:「誘因對個體的價值在不同情況或經時間過去可能有所改變。」舉例來說,得到父母的讚賞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對你是一個正向的誘因,但在某些情境下則否。例如只有家人在家時,得到讚賞是件好事,但當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家長的讚賞可能會讓你被同學揶揄。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lHThLw3Jq
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
編輯
又被稱作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是由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於 1950 年代末提出,試圖解釋為何有些激勵方式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績效與動機,而有些不行,赫茨伯格(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麥克利蘭的成就激勵理論一樣,重點在於試圖說服員工重視某些與工作績效有關的原因。它是目前最具爭論性的激勵理論之一,也許這是因為它具有兩個獨特的特點。首先,這個理論強調一些工作因素能導致滿足感,而另外一些則只能防止產生不滿足感;其次,對工作的滿足感和不滿足感並非存在於單一的連續體中,該理論將工作因素分為兩類,分別是「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OdaOoT6NC
激勵因素(motivating factor):這些因素涉及對工作的積極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內容有關,對職位本身皆有「正面效果」。它能使產量增加、工作效率提高,因此稱其為激勵因素。又因其能帶來職位上的滿足,如成就感、受賞識感、工作本身、責任感、事業成長和升遷發展,故亦稱為滿足因素。激勵因素若存在,便會引起成員的滿足感,但當這些因素不存在時,並不一定會引起成員的不滿足感。
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極因素,也與工作的氛圍和環境有關,如果欠缺或不滿意,將造成企業員工的不滿。但此類因素本身並沒有激勵作用,亦無法提高工作效率,僅能預防不滿與因工作自限產量所造成的績效損失,即防止「負激勵」的狀況發生。例如金錢報酬、工作地位、工作保障、工作環境、督導方式、公司政策、人際關係等。保健因素如不存在時,便會引起成員的不滿足感,但當這些因素存在時,則不一定會引起滿足感。
該理論認為:滿意的對立面不是不滿意,而是沒有滿意;不滿意的對立面不是滿意,而是沒有不滿意。 和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不同,赫茨伯格認為低層次需求的滿足,並不會產生激勵效果,相反,其只會導致不滿意感的消失。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yfdMPFwku
雙因子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發現品質與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並非完全線性。有些品質只要做到不差的水準(保健),有些品質則要做到優異(激勵),所以能在成本預算限制下,做更有效的資源分配。赫茨伯格告訴我們,滿足各種需要所引起的激勵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樣的,物質需求的滿足是必要的,沒有它會導致不滿,但是即使獲得滿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不能持久的,要影響人的積極性,不僅要注意物質利益和工作條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錄用,各得其所,注意對人進行精神鼓勵,給予表揚和認可,給人成長、發展、晉升的機會,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這種內在激勵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不過此理論也被某些西方行為學家質疑,像是赫茨怕格及其同事所做的試驗,被一些行為科學家批評為是他們採用方法本身的產物:人們總是把好的結果歸結於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結果歸罪於客觀條件或他人身上,問卷沒有考慮這種一般的心理狀態。另外,被調查對象的代表性也不夠,赫茨怕格的實驗樣本僅有203人,數量並不龐大,而且實驗對象多是工程師、會計師等,薪水待遇、工作環境相較一般工職來得高的職業,然而事實上,不同職業和不同階層的人,對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並不能將其混為一談。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Jnhi3XLzx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編輯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jpg
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曾提出需求階層的動機理論,他將人類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這些層次構成一個金字塔型的架構以說明人類動機的範圍。而這五個層次的需求是循序漸進的,在滿足下方需求之後才能向上追求更高的需求,但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無法到達最高層次。此外,需求是一種先天的傾向,且可以受到經驗、教育等因素被影響而改變。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8FB0GXVTt
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
需求層次 說明 範例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是最高層次的需求。這層的自我實現需求促使個人本身的潛能得以發揮,成為自我人生所追求的理想型,為了這個理想即使犧牲很多也在所不惜。自我實現可以理解成人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古希臘眾多哲學家的理論中也能窺知一二。 亞里斯多德所認為的德行與幸福。
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s) 又分為內部尊重與外部尊重。內部尊重也就是所謂的自尊,希望擁有個人價值、自我肯定;外部尊重則是希望自己有成就、有信心、受到社會他人的認可與重視。多數人的一生都在追求這個層次。 高收入、優秀的高薪職位、名聲。
愛與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對於關心與愛(親情、友情、愛情)的需求,明確希望被接納成為團體的一份子。同時也可以被理解成情感上的需求。 交際與朋友圈、職場人際關係。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免於身體的威脅、傷害以及心理上的恐懼、混亂的需求,多數人在乎的面向從過去的生理安全轉為現今的心理安全。 人身安全、工作保障。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維持個體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需求 呼吸、睡眠、飢餓、性慾。
對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批評
編輯
M·A·沃赫拜(M. A. Wahba)與L·G·布里德韋爾(L. G. Bridwell)曾針對馬斯洛的理論進行廣泛回顧,並沒有發現到任何證據顯示存有馬斯洛所定義的需求層次[6]。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Lrz7ddEz6
吉爾特·霍夫斯塔德則批評這種需求層次的排列(例如自我實現為最高需求)已經成為一種種族優越的表現[7]。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無法進一步描述社會與思想的需求,在個人主義社會與集體主義社會中是否有差異性。個人主義社會的需求,比起集體主義社會更偏向個人中心取向,常聚焦於自我改善、自我實現與極致地自我完善。在集體主義社會當中,認可與社群的需求會高過自由與個人的需求。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LGyV1AGO2
除此之外,在研究方法上,馬斯洛僅研究了他所謂的模範人物,包含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珍·亞當斯、愛蓮娜·羅斯福與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但沒有研究有精神病或神經症的人,其表示「對於殘廢、發育不良、不成熟與不健康的個案研究,將只會產生一種殘缺的心理學與哲學。在實際研究中,馬斯洛也僅研究了大學學生人口中前1%的最健康個案[8]。由此可見,馬斯洛的理論有其侷限性。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GaVYzMAiQ
ERG理論
編輯
Alderfer的ERG理論和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相似,ERG理論同樣將人類需要由至高分為三類,分別為生存需要(Existence)、關係需要(Relatedness)以及成長需要(Growth)。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Sux26sy2f
生存需要(Needs of Existence, E):相當於馬斯洛(Maslow)的生理、安全需要。
關係需要(Needs of Relatedness, R):相當於馬斯洛(Maslow)的愛與歸屬需要。
成長需要(Needs of Growth, G):相當於馬斯洛(Maslow)的自尊、自我實現需要。
ERG理論強調人不會單單專注在一方面的追求,而是同時尋找能滿足生存、關係和成長的方法。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要,具體包括食物、水、安全等和人類生存相關的資源,換轉到Maslow的需求金字塔,亦即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關係需求指的是和他人交流、從關係中獲得支持、尊重的需求,和Maslow的社交需求和尊嚴需求的概念相似。成長需求則是人在個人成長和發展中建立自信和自我價值的需求,涵蓋了Maslow的尊嚴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ERG理論和需求層次理論最大的不同之處並不是在需求上的分類,而是需求之間的關係和人在滿足需求時的過程。ERG理論中有三個過程︰滿足—進級(satisfaction-progression)、挫敗—退級(frustration-regression)、滿足—強化(satisfaction-strengthening)。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LSBW7Irta
其內涵除上述外,亦包含以下論點: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PWauFjTnk
滿足—進級:「滿足—進級」指的是人需要先「滿足」基本層次的需要,才可以「進級」到高層次的需要。Maslow在需求層次理論中十分強調「滿足—進級」的過程,認為只要人滿足了下層的需求,注意力就會自動轉移到更高的價值追永;然而在ERG理論中,滿足—進級並不是一個必然過程,ERG更加重視「挫敗—退級」和「滿足—強化」兩個過程,不再將人類追求形容一個線性的過程。
挫敗—退級:在Maslow的理論中,人如果無法滿足某層次的需求,追求就會停留在該層次中。ERG理論則指出人若在嘗試滿足需求時遇到「挫敗」,就會放棄該範疇的需要,退而求其次「退級」到較低級的追求。當員工認為工作未能為他們帶來認同感,對他們個人以言沒有意義時(無法滿足成長需求),他們就會要求更高的薪金或者將更多時間投放在和同事建立關係上,由追求個人成長改為追求更理想的生活環境或者人際關係。
滿足—強化:在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中,達到自我實現彷彿就是人生的終點,再沒有更多的事情可以推動到已經實現自我的人。ERG理論認為當一個需要被「滿足」到後,這個需要會被「強化」。當員工發現工作能讓他挑戰自己,過程使他得到滿足感(滿足成長需求),該員工的成長需求會不減反增,反而更希望繼續在這份工作中尋找能夠挑戰自己的地方。
成就動機理論Expectancy Value Theory of Motivation
編輯
又稱成就需要理論、三種需要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David·C·McClelland)和他的同事所提出。麥克萊蘭根據亨利·默里(Henry Murray)早期人格研究中使用的一長串動機和明顯需求延伸發展了他自己的理論。這個需求理論與學習理論密切相關,因為他們相信需求是通過人們在環境和文化中經歷的各種事件來學習或獲得的。麥克利蘭把人的高層次需求歸納為對成就、權力和親和的需求,並對這三種需求,特別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2OZu7oZ72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 希望做得最好、爭取成功的需要。
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 不受他人控制、影響或控制他人的需要。
親和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 建立友好親密的人際關係的需要。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編輯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來自於有些心理學家們認為,動機既不是來自於外在的誘因,也不是來自於內在的驅力,而是源自於人對於現實的主觀預期以及認知解釋。以維納(B. Weiner)的認知動機理論為代表,內容表示一個人通常會為自己的行為結果找適當的解釋理由,也是對某件事或某個行為成因的知覺,針對行為結果解釋「為什麼如此」。也就是說歸因(attribution)是對事件或行為的起因做出推論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為自己的行為結果找適當的解釋理由。歸因的基本假定是:個人會主動了解產生行為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多個,但多歸納成一個方向,一種歸因的取向使未來的行為受過去取向的影響。歸因歷程開始於個人所根據的內在信念,然後產生情感反應,進而影響對後續行為的預期。我們每天都會歸因,但有時會意識不到更深層的過程中,偏見是如何影響最終的歸因。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tLxPla1SS
舉例來說,當考試考差,可能以為自己不用功(努力因素),並希望下一次成績能進步(未來結果的預期),乃下決心要用功讀書(後續行為);也可能會怪老師講課講得太差(外在因素),而不是檢討自己不夠認真學習(內在因素),導致不想聽老師講課;甚至也可能覺得考題太偏、自己一時失誤(情境因素,situation forces);自己資質駑鈍、天生不是讀書的料(性格因素,dispositional forces)。而過去成功的次數、社會楷模、別人的表現方式、工作時間等都影響歸因,但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ZzMSG0yfW
整個程序為:知覺到原因、歸因、情緒反應、預期未來、及未來的行為傾向。儘管結果不同,但是我們可因此得知,內在驅力及外在誘因雖然會指引個體的行動方向,但訴諸的情境歸因不同。我們在特定情況下會使用不同種類的歸因,而心智偏見常扮演重要角色,致使同時進行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透過改變對事件的認知詮釋調節原始的行為動力,導引出不同行為。典型的行為成因是:能力、努力、工作難度和時機或運氣,其性質又分為:內在與外在、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穩定與不穩定等三種。若長期將失敗歸因於不可控制的因素,容易對眼前的事情提不起勁,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5m5dSSk8b
典型的行為成因與性質
成因 內在與外在 可控制與不可控制 穩定與不穩定
能力 內在 不可控制 穩定
努力 內在 可控制 不穩定
工作難度 外在 不可控制 穩定
運氣 外在 不可控制 不穩定
種類
編輯
人際關係歸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當跟朋友講故事時,我們通常會傾向以最美化自己的主觀方式陳述故事,因為自己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會影響到該段人際關係中的自身形象。我們會希望藉由故事美化自己在對方面前的樣子,因此調整說法。舉例來說,當與室友因為生活觀念不合吵架,在跟閨蜜敘述這段衝突時,可能會傾向抱怨室友的生活習慣不佳,強化自己做對的部分,掩蓋自己失誤的部分,藉此維持在閨蜜眼中的好形象,同時獲得同情和認同。
預知型歸因(Predictive Attribution)
為了做出預期而產生歸因。舉例來說,當我們去開車時發現車窗被刮花了,我們可能會認為是停車地點的問題,因此未來會避開在相同的地方停車,以免車子又被破壞。儘管刮花車子的人可能只是剛好經過的隨機行為,我們未來依然會避免將車子停在該地點,因為我們對於此處已經有了不祥的預知。
解釋型歸因(Explanatory Attribution)
解釋型歸因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當看到一段事實時,人們會想出一套合理的解釋去貼合事實,並讓自己相信。舉例來說,有些人對特定的事情有自己的一套樂觀想法,而有些人持悲觀態度。樂觀者將好的事情歸咎於穩定、內在和總體性的因素,而將壞事歸咎於不穩定、外在和特定因素;悲觀者則相反。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解釋事物的方式,這與性格、生長背景、周遭環境甚至宗教等都有關係,而這套解釋事物的方式,會造成不同人對於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影響人們感受這個世界的樣貌。
歸因方式
編輯
穩定性:一致
成敗經驗的感受,會影響個人對於未來的期望,而不同的期望會影響歸因於不同穩定性的因素,所以成功經驗與穩定性有關。例如:高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成敗經驗歸因於工作難度(穩定),因此在同樣難度的情境下,成功與否也會與經驗一致;而低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失敗歸因於運氣不好(不穩定),也就是說成功與否與經驗不一定會一致。
控制性:自信
而成功與經驗的一致與否,是否是可以被自己掌握的?這與個人個性是有關的。如果個性偏向有自信,將會把成敗歸因為可控制的因素;但如果個性偏向沒有自信的,將會把成敗歸因為不可控制的因素。例如:高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成敗經驗歸因於努力(可控制),而低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失敗歸因於能力(不可控制)。
內外性:動力
內外性的歸因,也會影響到個性。如果傾向將成敗歸因為外在性的原因,其在個性上會顯得較消極且沒動力;而如果傾向將成敗歸因為內在性的原因,其在個性上會顯得較積極且有動力。如:成敗歸因於努力(內在性)者,會更有動力去投入在努力上;而將成敗歸因於運氣(外在性)者,並不會促進人去努力。
補充:
在歸因因素與性質上,實際上區分並不一定是二分的,例如:身心上,某種程度是可以透過自我調節或是他人幫助,來控制與穩定身心的狀態。還有各個歸因性質也是會互相影響的,穩定性、控制性與內外性三者都會彼此流動,這也回應到歸因的性質其實像是光譜一樣會變動,且這三道光譜並不是單獨存在且發生,而是相依且互相影響的事件關係。
常見的歸因錯誤
編輯
自我服務偏見(self-serving bias attribution)
參見:超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deeQJKbmC
基本歸因謬誤(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參見:超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02rwHI3IW
行動者-觀察者偏見(The Actor-Observer Bias)
當解釋自身行為時,我們會傾向歸因於外在因素,而解釋他人行為時則歸因於內在因素,此現象稱為行動者-觀察者偏見。產生這種偏見的可能原因在於我們對情報的了解程度。當自己是「行為者」(Actor),在解釋自身行為時,我們能充分瞭解自己當下的外在情境,因此能綜合內在個人因素、外在情境因素,做出更全面性的判斷。例如:自己作業缺交時,知道是因為昨天身體不舒服,無法寫作業所導致(外在因素),而不會歸因於自己個性懶惰(內在因素);解釋他人行為時,我們身為「觀察者」(Observer),無法得知影響當事人行為的各種外在情境因素,因此可能只根據片面的內在因素作出判斷,例如:因為不知道他人缺交作業時背後的情境,所以推論出對方是個懶惰的人(內在因素)。
另一種常見產生行動者-觀察者偏見的例子發生在媒體識讀。身為「觀察者」的閱聽人在閱覽媒體的時候,只能根據媒體守門過後所提供的片面資訊來對他人行為做歸因,卻無法充分理解當事人的情境因素,因而傾向將對方行為做內在歸因,做出偏頗的判斷。然而,針對熟識的人則不會產生這種偏見,因為瞭解的程度較高,因此較能理解對方所陷的情境、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並考慮到他們的行為在特定外在因素下導致的結果。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2QdBnk8waD
低估一致性信息
在凱利的方差分析模型中,強調一致性信息作為進行歸因推斷的證據,理論上來看是很合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個體會忽視一致性信息,導致人們的預測偏離歸因理論。
例如,對員工的評估過程中,如果員工無法達成工作的目標,主管會先認為是員工本身的問題,是不是工作能力差或者是不夠積極等推斷。管理者應考量的是:「其他員工是不是也能順利完成呢?」如果不是的話,就代表工作本身目標的制定有問題;反之,如果大部分員工都能達成,這時再進行個人歸因也不算太晚。
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
編輯
社會生物學認為個體的行為動機源於幫助個體或族群的基因擴散和繁衍、確保生存,人類的行為也是確保生存。例如為何男性在擇偶時傾向選擇豐滿的女性呢?社會生物學認為在演化的歷程中,胸部豐滿的女性能提供足夠的母乳,而臀部豐滿的女性能順利生產。動物科學研究中發現,許多動物在交配季節時,雄性動物會有打鬥行為,使戰勝者能夠獲得交配的優先權,這也是因為在打鬥下,雌性動物能選擇出較為「強壯、健康」的對象來交配出下一代,產下可能較為健康、能夠忍受環境變動的子嗣,使得該基因有被傳承下去的機會。有這樣能力的雄性動物會有較多的子嗣,使其基因易於流傳散佈。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qe8jBwNJg
至於人類與其他動物的社會性動機,例如:象群會聯合保護該群體內某一母象的幼象,人類產生社會結構各司其職地付出、合作,使女性有更多時間能照顧幼童,看似與個體的利益相悖,但事實上是幫助大我的行為,也有助於小我的基因擴散。個體與族群間常共享高比率的基因,故若該社會性行為對整個族群的生存有益,則幫助大我也等於有機會讓小我的基因擴散,使得該群體有機會繁衍下去。反之,若無人肯犧牲奉獻,則整個群體可能面臨滅絕危機。正如若是無人願意成為軍人保衛國家戰鬥,則很有可能會使該民族被滅絕而失去繁衍生存的機會,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正是這個道理。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JsvjJDDye
耶基斯–道森法則(Yerkes–Dodson law)
編輯
耶基斯-道森法則描述 刺激-表現 之間的關係,表現會與精神或生理方面的刺激(即動機)呈正相關,但當刺激達到高峰後,表現便會隨著刺激的增加而下降。這種刺激-表現關係常被繪製成圖表,可在圖表中看見一鐘形曲線。這條曲線說明了適當的動機能使人表現得更好,然而如果動機過強,表現反而會下降。例如些許的壓力可以促使學生讀書得到較好的成績,但是當壓力太大時可能會造成情緒崩潰等負面影響,使結果較差。 耶基斯–道森法則最初由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Robert M. Yerkes)和約翰.迪靈漢.道森(John Dillingham Dodson)於 1908 年發現[9]。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mEypR92hC
耶基斯–道森法則圖
緣起
編輯
耶基斯與道森最初的研究是關於迷宮中的老鼠。迷宮中只有一條正確的道路,老鼠若是走到錯誤的道路就會被電擊。他們兩位要尋找最適當的處罰使老鼠最快學會走對路徑。當他們把電壓調升時,老鼠們的表現(學習速度)確實有所提升,但是當電壓的值超過一定臨界點時,老鼠們的表現(學習速度)卻變差了。有些老鼠開始變慢、僵住以及撤退而不願意去冒險嘗試那些電擊,甚至開始忘記哪邊是安全的、哪邊是危險的。實驗結果指出透過增加壓力所帶來的激勵效果只能到某個點,過了臨界點後,個體便會開始把專注力擺在處理遭受的壓力而非眼前的任務,此時提升其緊張程度,牠對眼前任務的專注度也隨之降低。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tv6GNTkPR
刺激程度
編輯
研究者發現不同的任務需要不同的刺激程度以達到最佳表現。比方說對於較困難或是需要專注力的任務可能就會需要比較少的刺激(用來幫助專注力),而一些需要體力或是耐力的任務就會需要比較高度的刺激(用來增加動機)。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jAIps5DIv
由於任務種類的多元性,耶基森-道森曲線的樣貌也十分多元。對於簡單任務來說,曲線通常呈現 S 型函數(sigmoidal),隨著刺激程度增加表現也會增加,但會漸趨飽和。而對於複雜、不熟悉或是困難的任務來說,曲線通常呈現倒 U 字形,也就是初期表現會隨著刺激程度上升而增加,倒了某個點之後,表現會隨著刺激程度增加而下降。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YdcOjpGgf
曲線的上升與下降可以用對於表現的正面及負面效果來解釋。上升的曲線代表刺激對於表現有激勵的作用,而下降的曲線則代表削弱表現的作用。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YvUP3umg6
三種程度指標
編輯
低度刺激(Low arousal level)
即倒 U 字形曲線的上升段。此狀態通常與睡眠不足、動機不足、疲勞、體溫偏低……等等有關。在此狀態下,個體沒有預期要做任何複雜的任務,因此專注機制不是那麼地活躍。
最適刺激(Optimum arousal level)
即曲線中的頂點。在這個狀態下個體處在一個良好的平衡狀態,沒有過高或是過低的刺激。因此對該個體來說,簡單或是複雜的任務都能夠有最佳表現。
高度刺激(High arousal level)
即曲線中的下降段。個體在該狀態下的刺激程度超越最適平衡,通常與緊張、焦慮、專注力低下、身體緊繃、失去決策能力、過度反應‧‧‧等等有關。個體會因為緊張程度上升而對於周遭所有事物的專注力下降,導致表現變差,被壓力擊潰。
情境案例
編輯
案例一
能夠驗證耶基森-道森法則的一個良好範例就是在考試中所經歷的焦慮。倘若焦慮程度適中,我們會發現透過適當壓力督促學習可以增進考試表現。然而,倘若過度焦慮緊張,則會影響到原先為了考試所記憶的資訊。
案例二
另一個良好範例可以應用在運動員的運動表現上。一位正在比賽最後時刻執行罰踢的美式足球員,可以想見其壓力有多大。如果他的壓力程度適中,他便會感到鎮定然後成功踢進那一球。然而,若他壓力太大,他可能會太晚踢到球,或是連門柱都沒摸到。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9XEgByu9L
四種影響因子
編輯
上述的倒 U 字形曲線是為了方便解釋這套理論所使用的,在日常生活中,個體與個體之間會有些許的差異導致曲線長的不太一樣。以下介紹四種主要的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 描述
技術能力 個體的表現會受到其技術能力的影響。受過高度訓練的個體會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便能夠在高度壓力下有比較好的適應力去仰賴長期訓練所獲得的成果。
人格特質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影響他對壓力的處理能力。心理學家認為外向的人較內向的人善於處理壓力,而內向的人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表現會較好。
特質焦慮 一個人的自信很顯然地影響他處理事情的能力。如果他的自信十足,他就不會反覆地質疑自己的能力而能夠在壓力中保持沉著。
任務複雜度 如前所述,當任務難度越高,個體所需要的專注力就越高。比方說,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仍然可以進行洗澡等相對難度低的動作。但值得注意的是,任務複雜度的感覺會隨著不同個體而有所不同。
覺醒-需求理論 (Awakening - Seeking Theory )
編輯
該理論最早由伯萊茵(Berlyne)提出,其觀點經埃利斯(Allis)進一步發展和修正,奠定了該派理論的基礎,併成為覺醒理論的基本觀點。 覺醒-尋求理論的基本觀點為:環境刺激是覺醒的重要源泉,機體具有維持體內平衡過程的自我調節機制。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7XqjIZiCi
理論基礎(內驅力理論)
內驅力理論屬於行為主義理論。內驅力是由機體的需要狀態引起的,其功能在於引起或激起行為,或給予行為以動力。分為原始內驅力 ( 如飢、渴、睡眠、性等基本生理需要 ) 和習得內驅力 ( 即以習得反應如懼怕等為中介的原始內驅力 ) 。內驅力理論以人的生理需要即原始內驅力為基礎來解釋人的行為。它認為,學習是由刺激—反應聯結而產生的結果,而這些反應因滿足了機體的生物需要而降低了這些基本的驅力。在傳統的內驅力理論中,一般講到的只是與食物、水、空氣、體溫調節等生理需要密切聯繫的原始內驅力 ( 或稱生物內驅力 ) 。這些內驅力經過自然選擇而進化,成為有機體生存所必需的機能。
理論內容
基本觀點 「覺醒」一詞是該理論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或機體的一種驅力狀態。覺醒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因素是外部刺激或環境刺激,另一個因素是機體的內部平衡機制。覺醒理論主要包含兩個基本觀點
環境刺激是覺醒的重要源泉。新異刺激,除了對學習提供不可缺少的線索作用之外,還可能激活機體,改變機體的驅力狀態。
機體具有維持體內平衡過程的自動調節機制。中樞神經系統能夠通過一定的行為方式來自動調節覺醒水平,使之維持最佳水平。
覺醒-尋求理論作為一種新的遊戲理論,對學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作有重要作用。它將研究延伸到了遊戲的生理機制這樣的一個微觀領域,同時,對與生理心理學的術語的運用,使得遊戲過程的描述更為精確和嚴謹。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tqBFEUHWn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與糖皮質醇的關係
編輯
皮質醇:屬於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提高血壓、血糖水平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在藥理學,人工合成的皮質醇稱作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除了補充皮質醇不足外,也會用作治療過敏症和發炎。最初被用作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皮質醇被稱作 Compound E(化合物E)。血液中皮質醇含量在日中會變化,早上的水平最高,下降至午夜時最低。剛出生嬰孩的皮質醇日中含量變化並非跟隨上述規律;相關規律成形於兩周至九個月大。有關晝夜節律的訊息,被認為是由視網膜傳送至下視丘的視交叉上核所影響。研究發現,特定的皮質醇水平變化與失常的促腎上腺皮質素水平、憂鬱症、壓力有關,也與血糖過低、疾病、發熱、創傷、恐懼、痛楚和極端溫度等會引起因壓力而來之生理反應的事件有關。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pnzanMmSx
2007 年針對壓力激素(糖皮質激素,GC)和人類認知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記憶能力與糖皮質激素循環水平的關係呈現倒 U 曲線,作者指出這與 Yerkes-Dodson 曲線相似。例如,當糖皮質激素水平輕度升高時,長期增強作用 (LTP)(形成長期記憶的過程)是最佳的,而在腎上腺切除術(低 GC 狀態)或外源性糖皮質激素給藥(高 GC 狀態)後觀察到 LTP 顯著降低。這點符合前述所討論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內容,即人受到壓力時,糖皮質激素的濃度會升高,進而造成部分能力的提升;但在壓力過高的環境下可能會造成其他生理機能或能力的減低,因此壓力造成糖皮質激素的增加進而造成能力的提升並非無上限提升的絕對正相關。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97hY1t2Zz
此研究也表明要產生壓力反應,必須滿足「新的情況、不可預期性、不可控制性、與社會價值觀相衝突」此四種情形的一種或以上。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ZVbR3zHjT
壓力這把雙面刃
編輯
參見:超普通心理學/壓力與健康
2008年時芝加哥大學的席安·貝洛克(Sian Beilock)讓學生解數學題目,接著從中挑選出一組算數能力一樣好的人,要他們對自己做算數的緊張程度進行評估 [10]。她發現有些人雖然數學很好,但卻會對做算術題目這件事感到非常緊張。貝洛克要求這群學生在觀眾面前做心算,不僅檢視他們的表現,也同時測量學生在實驗前後的皮質醇。對於做數學題感到緊張的那組學生,當他們感受到的壓力越大,在測驗中的表現就會越糟;對於做數學題不會感到緊張的那個組別,他們的數學能力並不會比做數學題會感到緊張的另一個組別還要好,然而這組學生讓人驚訝的情況在於,體內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濃度越高,他們的表現就會越好。壓力是一把雙面刃,如果你太過於擔心或質疑自己的能力,就會產生反效果,反之,則如同Kelly McGonigal在2013年的TED演講「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中提出的,只要以正面的心態看待壓力,壓力不僅不會成為敵人,還可以影響生理,讓人有更好的表現。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5wWbXNL1O
自我毀壞(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編輯
自我毀壞廣泛來說是一種對執行者有害或可能有害的行為,最早在1895年由佛洛伊德與費倫齊所研究。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qcK7vWmET
自我破壞與人類行為有很大關係。美國佩珀代因大學(Pepperdine University)的臨床和法醫神經心理學家、心理學副教授朱迪·何(Judy Ho)博士認為,自我毀壞的傾向已經根植於我們的神經生物學中,並且已經深入到我們人類的本質中。她解釋到,「自我毀壞的根源是我們祖先進化適應的一部分,這使得我們能夠作為一個物種一直延續下去。為了理解自我毀壞是如何與我們人類的存在聯繫在一起的,我們需要看看研究一下驅動我們生存的兩個簡單原則:獲得獎勵和避免威脅。」有時候自我毀壞是一種應對的選項,特別是當事態超出執行時所能預期或控制的程度時,比起面對眼前的情況,會傾向以酗酒等自我毀壞的方式去逃避。而這樣的情況也與耶基斯–道森法則相符,壓力可以使人們在要完成的事項有更好的表現,但當壓力超出負荷時,表現會開始下降,甚至走向自毀的道路。《大飛躍:征服你隱藏的恐懼,讓生活更上一層樓》一書的作者蓋伊·亨德里克斯(Gay Hendricks)博士在他的書中解釋道,「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自動調溫器,它決定了我們允許自己享受多少愛、多少成功和多少創造力。當我們超出了內部恆溫器的設定時,我們經常會做一些自己破壞的事情,進而使自己回到以前熟悉的安全區域。」而同樣,自我毀壞的發生與否也與上述提及的四個因子有關,例如需完成事項的能力高低與人格特質等等,具有良性自信的人們比較不容易發生自我毀壞的情形。想要避免或是脫離這種情況,可以先從較小的事項完成,不但可以培養自信心,也是幫助自己去了解自己的能力。當對於自己預期的能力與實際能力相符時,才會具有良好的刺激與表現。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Uajl4RnIh
吸引基礎論
編輯
大部分能夠吸引人的事物,其實有許多共通之處的,可大致歸納為以下六點: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kqsVxoH8b
1. 與人有關
編輯
舉例而言,所有能夠吸引人的電影,都是和「人」或是將動物、物體「擬人化」有關。例如:在電影《腦筋急轉彎》中,將各種情緒用不同的顏色、性格的角色來呈現,藉用情緒的擬人化來發揮創意。而在藝術作品中,大多數能夠吸引人的畫作也是包含人物的,像是《蒙娜麗莎》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從上述可知,只要一件事物與人有關,通常就會比較吸引人的注意。此外,這個特點也會影響我們對事件的解讀方式:相較於機械性、系統性的解釋,人們會比較傾向於關注「與人有關」的說法。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uObvRpSC3
另一個例子是陰謀論的形成。陰謀論會對人產生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它通常涉及「人」與「秘密」,最常出現的劇本就是,某個政府高層秘密策劃了某些計畫、或是刻意偽造或隱瞞某些秘密欺騙社會大眾。這種由人策劃的陰謀論遠比單純的「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更具有戲劇性及吸引力。因為先相信再找證據,比先用證據證明再相信要簡單得多,因此諸如陰謀論這種缺乏證據的說法才會如此吸睛。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PflZaJceH
2. 恐懼與希望
編輯
恐懼源自於對生存的威脅,和演化過程是會相互影響的,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判斷、決策能力。例如:人們的恐懼來源大多是懼怕一些較為原始、或演化過程中對人具有威脅性的事物,像是懼高症、幽閉恐懼症、怕毒蛇等等,但就不會怕手機、電腦等現代科技不具威脅性的產物。而只要是牽扯到最原始的恐懼,像是飢餓、疾病、老化、死亡等,人們就會產生「寧可信其有」的想法,於是各種迷信、偏方、偽科學便層出不窮。而與恐懼相反的希望則是源自於更有利生存、更為富足的生存條件,有藝術家做過統計,在風景畫當中,人們偏好有水、有動物、有花草樹木的創作,這些畫作看起來通常較為賞心悅目,背後的原因其實就是它所營造出的環境更有利於人類生存。在恐懼與希望這兩種極端情況,人們會給予較多的注意力,而在兩個極端的中間,人們通常會因為它沒什麼有趣的點而不太關注,即便它更貼近現實。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g3tSDIuEN
在商業行銷上,較常見的操作手法為先拋出一個會讓你恐懼的事物,再提出帶來希望的解決辦法,常見於廣告中。例如:先顯示「肥胖會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的標語,然後再趁機推銷為減肥帶來希望的減肥藥;還有美國戒菸廣告(CDC: Tips From Former Smokers - Terrie H.’s Tip Ad)中以會引起恐懼的視覺,聽覺模式來讓人們藉此害怕吸菸以達到勸人戒菸的目的。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Dem4Jm9ns
3. 具有固定模式
編輯
常見於音樂的表現形式,特別是流行音樂。特徵是會讓人產生聽上癮、甚至是被洗腦的感覺。產生吸引力的大部分是「重複的模式」,像是:重複某段旋律的副歌,或是有押韻的句子等等。我們可以發現,近期很多說唱節目受到大眾歡迎,就是因為連續的押韻,具有節奏感且音韻重複性很高,會使人有動力繼續聽下去。或是我們可以觀察到最近非常火紅的「抖音」軟體,就是運用一些人們能快速接受的音樂、輕鬆易懂的手勢,吸引大眾的目光,在各大串流平台上,可以見到素人爭相模仿,都是所謂「重複的模式」之應用範疇。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D64hy1Fzr
而發現模式也是人類演化出來,有利於生存的特質,因為它可以掌握事物運行的規則。例如:一些基礎的物理規則,像是:看到有烏雲,代表等會兒可能會下雨;或是樹上成熟的蘋果會往下掉等等。有時候也會無意間為隨機事件強加解釋。例如:古代祈雨儀式,若一次、兩次成功,那人們就會相信第三次之後也是可行的,即便前兩次只是巧合。如果第三次失敗,人們不會反思前兩次是巧合,也不會認為祈雨儀式是不合理的,反而會解釋成激怒了神明而需要獻祭以安撫之,這也成了許多宗教儀式產生的原因。這些現在看來普通的例子,都可能是「模式辨認機制過於活躍」的產物。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dSQ35p6Y1
4. 不協調與矛盾
編輯
不協調與秩序就如同天秤的兩個極端,它們會帶來張力並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當事物看似不協調,但卻隱隱約約地感覺得出事物其實是遵循著某種特定模式時,就會非常具有吸引力。舉例而言,賭博電玩中的吃角子老虎(Slot machine,拉霸),每次拉下一個拉桿之後,出現的圖樣都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不協調,但若此連線卻又差一點就中獎時,就會讓人感覺似乎內含一些規則,尤其是差一個就中獎時,就會有下一次一定會連線成功的心理。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ZoO7DN9vC
另外,流行音樂也是利用相同道理,因此常會在歌曲中聽到一些不協調感。就像是歌連續唱了好多次以後,最後要進入副歌(chorus)的前副歌(pre-chorus)尾音會突然上揚,或是直接在副歌中做出變化,像是轉調等技巧,以及夾雜在副歌中的 bridge,以完全與副歌不同的編排,這就能創造一個剛剛好的不協調感,同時維持整個樂曲編排、和弦架構的規則。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mzueHZIZq
5. 演化而來的心理特質
編輯
現代人常見的思考偏誤——重複曝光,是我們幾乎很難抵抗的演化特性。人通常會有一個傾向,當一件相同的事物不斷出現在眼前,我們就會將它視為是重要的、可信的。舉例而言,若遠古時代的人們每次在進入一個洞穴時,旁邊的樹叢就會有毒蛇出現,即便後來毒蛇已經離去,人們還是會對這個洞穴敬而遠之;而很少出現在生活當中的事物,只要他不影響我們的生存,就會被視為無關緊要。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FEymOtm4s
回到現代,現代的新聞媒體常常會利用這種手法來把原本無關緊要的事放大,變得像是緊急且重要的事。像是:在新聞中報導的事,其實內容和自己生活相關性沒有很高,但我們在觀看的當下往往會覺得這件事很重要,有種被吸引住的感覺,其背後原因可能只是因為這則新聞不斷被報導,重複地曝光而已。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8NJyTs9j3
另外,人類還有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就是「傳染心理作用」,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物(無論好壞),往往會連帶影響到它周遭的人事物。例如:發生一件熱心助人的好事,人們便會覺得這樣的事會讓周遭的人們覺得暖心,也會讓其他人變得熱心,讓整個社會充滿愛;相反地,若發生搶劫案,大家可能就會覺得這個社區不再安全,而且壞事會持續發生、壞人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必須時時提高警覺。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ApOc20Gd2
6. 公正世界理論
編輯
有許多宗教或是道德理論都會主張:好人有好報、惡人會受到懲罰,死後可以上天堂、下地獄,或是來生會有報應等等,心理學家稱之為公正世界理論可以解釋將受害者視為他們正義應得的接受者的需要。根據該假設,人們有強烈的信念或需要相信世界是一個有序的、可預測的且公正的地方,人們在那裡能夠得到他們應得的東西。人們也常將這類型主張視為原因。因此若性侵事件的受害人明明是個好人,卻遭受強暴,就會違背公正世界的原則,當人們堅信的原則受到挑戰時,會陷入自我懷疑,甚至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腦就必須找個理由來調節「認知失調」所帶來的恐慌。因此人們常常會反過來指責受害者,認為一定是他/她做了什麼壞事,才會遭受到這種對待。舉例來說:在「房思琪事件」中,社會大眾一開始皆積極地譴責並控訴加害者,後來卻漸漸轉而指責受害者,將此認定為單純的婚外情事件。另外許多影視作品,特別是那些被設定成要來討好大眾的創作也是運用這樣的原則,好人到最後的結局應該都不差,壞人最後則會受到一些懲罰,或許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概念來解釋為何英雄系列的電影會深受大家的歡迎了。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pJbIwOj9B
吸引人之共通處 舉例說明 原因
與人有關 所有能夠吸引人的電影,都是和「人」或是將動物、物體「擬人化」有關在藝術作品中;大多數能夠吸引人的畫作也是包含人物的,像是《蒙娜麗莎》。 只要一件事物與人有關,通常就會比較吸引人的注意。此外,這個特點也會影響我們對事件的解讀方式:相較於機械性、系統性的解釋,人們會比較傾向於關注「與人有關」的說法。
恐懼與希望 人們的恐懼來源大多是懼怕一些較為原始、或演化過程中對人具有威脅性的事物。而只要是牽扯到最原始的恐懼,像是飢餓、疾病、老化、死亡等,人們就會產生「寧可信其有」的想法。
希望則是源自於更有利生存、更為富足的生存條件,在風景畫當中,人們偏好有水、有動物、有花草樹木的創作,這些畫作看起來通常較為賞心悅目,背後的原因其實就是它所營造出的環境更有利於人類生存。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yWxARSuLK
在恐懼與希望這兩種極端情況,人們會給予較多的注意力,而在兩個極端的中間,人們通常會因為它沒什麼有趣的點而不太關注,即便它更貼近現實。
具有固定模式 常見於音樂的表現形式,特別是流行音樂。特徵是會讓人產生聽上癮、甚至是被洗腦的感覺。連續的押韻,具有節奏感且音韻重複性很高,會使人有動力繼續聽下去。 產生吸引力的大部分是「重複的模式」
不協調與矛盾 1. 賭博電玩中的吃角子老虎(Slot machine,拉霸),每次拉下一個拉桿之後,出現的圖樣都不一樣,但若此連線卻又差一點就中獎時,就會讓人感覺似乎內含一些規則。
2. 流行音樂也是利用相同道理,因此常會在歌曲中聽到一些不協調感。
1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SWUKtjFYx
不協調與秩序就如同天秤的兩個極端,它們會帶來張力並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當事物看似不協調,但卻隱隱約約地感覺得出事物其實是遵循著某種特定模式時,就會非常具有吸引力。
演化而來的心理特質 若遠古時代的人們每次在進入一個洞穴時,旁邊的樹叢就會有毒蛇出現,即便後來毒蛇已經離去,人們還是會對這個洞穴敬而遠之。 人通常會有一個傾向,當一件相同的事物不斷出現在眼前,我們就會將它視為是重要的、可信的。
公正世界理論 影視作品中,好人到最後的結局應該都不差,壞人最後則會受到一些懲罰。 可以解釋將受害者視為他們正義應得的接受者的需要。
生理動機(Survival motive)
心理動機
社會動機(Social Motivation)
情緒
動機與情緒的關係
疾病
補充網站
參考文獻
Xinxin07最後編輯於 6個月前
Wikibooks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頁面內容均以 CC BY-SA 3.0 條款授權。
隱私政策 使用條款桌面版
ns 15.158.61.2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