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動機與情緒」探討在外在行為表現之前,決定行為的內在心理過程。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mv5tgAMN6
動機(Motivation)
編輯
定義
編輯
動機是指使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個目標進行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動機可以促使個體產生行為,並將行為導向一個非隨機的目標。動機亦指能夠引導與刺激個體行動的因素,並且使行為持續到目標達成為止。而不論動機是來自內在或外在,它都是一種驅動力,並涉及了行為的開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負責引起並維持活動直到該活動達成目標為止。在組織行為學中,激勵主要是指激發動機的心理過程,此心理過程為通過激發和鼓勵,使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目標前進的過程,而此目標不為盲目的或隨機的。在此過程中,動機通常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應當注意的是,動機會激發行為,行為也會反饋而產生新的動機。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d8ZqFo1Bx
動機的分類
編輯
動機可依生成原因可分為生理/生存、心理,而心理動機又分為個人性心理及社會性心理,差異如下: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LjRn0ZMtY
動機分類:依照生成原因
分類 產生方式 範例
生理/生存 人類生理需求 睡覺、飢餓、性行為
個人性心理 個體的性格、想法、意念、能力不同 新奇/好奇、樂趣/精熟、成就/習慣
社會性心理 與他人、群體或外界的互動 親和/歸屬、認同、權力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49rtSBJwK
依據動機的來源可分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內在動機包含為驅力(drive)和本能以及特定學習行為。驅力是源自於滿足生物的需求(need)。當生物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時,會產生驅力,而驅力促使生物產生行為來滿足需求,使其能夠生存。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9yYcPe0zT
動機分類:依照來源
分類 來源 範例
內在動機 需要(興趣、信念、世界觀) 因為肚子餓了想吃飯
外在動機 誘因(目標、壓力、責任、義務) 因為餐廳促銷想吃飯
動機的特徵
編輯
動機屬於一種驅動力,過程可視為:need→drive/motive→behavior 需求若沒有被滿足,就會產生驅動力;驅動力會使人們產生相應的行為,直到達到目標,又抑或是在理性衡量後,目標達到成本已成為無法負荷。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FmwKVlWQE
不論動機是來自於內在或外在因素,它皆是一種引發與驅策行為的動力。與驅力相關的理論有驅力驟降論(drive reduction)、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和耶克斯.道森法則(Yerkes-Dodson law)。
動機並不盲目或隨機,具有明確的目標跟方向性。
目標未達成前,行動將維持,不會消失。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5DEoVVMJy
一般而言,心理學家對於下列五種情況,可以應用「動機」的概念: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c8jwmWeQ7
建立行為與生物活動行為的關聯
說明行為的變異性
詮釋一些反常的行為現象
瞭解公開行動與內心狀態的關聯
解析在強大外力介入時作出的行動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QeNnbEHDj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編輯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編輯
指來自個體內在的需求或刺激,包括好奇心、成就、認同感與互惠感。研究顯示即使在沒有獎勵的情況下,許多動物本來就會因好奇心而參與有趣的活動。內在動機是源自對於獲取知識、尋求新事物和新挑戰的渴望,是一種天生的動機傾向,是身體、認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而驅動它的力量源自於我們對於事物本身的興趣或是享受,而不考慮外部給予的壓力(壓力可以是正向獎賞、負面懲罰或其他形式,將在後續的篇章內討論)。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8buZkFerk
內在動機的現象最初在動物行為實驗的研究中被發現,自1970年代初以來,開始出現大量針對內在動機的研究。內在動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自我決定和感知能力的提高。簡而言之,個人必須發自內心驅動行為,而產生行為的個人也必須對任務有所認知,才會從行為中得到報償,例如能力的提升或其他形式的益處。具有內在動機的學生更願意參與任務,並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學生將學習成果歸因於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預期目標、因為興趣而掌握一個主題,而不僅是為了取得好成績,可能激發更多學習的內在動力。以上內容可歸類為兩點: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v5mTP78AN
將學習結果歸因於自己控制的因素,稱為內部控制點,例如:得到高分是因為自己努力地念書,因此提升念書的動機。
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為達到預期目標,稱作自我效能信念(self-efficacy),例如:認為進到台大的自己有能力競爭系上排名,因此提升念書的動機。
各種內在動機的範例: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TD8lUAfd4
因為想要了解計算機用戶如何與計算機網絡交互運作,故設定目標成為 IT 專業人員(好奇心)。
「為藝術而藝術(法語:l'art pour l'art,英語:Art for art's sake)」,此為 19 世紀法國早期的運動口號,認定藝術唯一且真正的價值,在於藝術作品與藝術行為的價值,而不受外在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的影響(自我對藝術的認同)。
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編輯
來自個體外在的刺激或誘因,意指個體行為非受行為本身導致的後果所影響,而是受行為以外的因素或獎懲所影響。根據心理學家 Tim Kasser 和 Ryan 的理論,外在動機的產生不在於活動本身,而是活動所帶來的結果,通常與追求名利、物質的擁有、地位、財富、形象等有關,是受安全感和自衛的心理需要所驅使。假使行為帶來的獎賞消失了,活動本身也即時失去了其魅力:缺乏獎賞,學生不再用功讀書,僱員不再勤力工作。因此,外在動機不應被視為理想的誘因和推動力,其自發性和持續性發展成疑。換言之,當一個人的行為係因獲得獎賞或避免處罰而產生時,該行為即受到外在動機的影響,例如:競爭屬於一種外在動機,因為它鼓勵人們勝過其他人,而非享受行為內在的回報。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AYE1HLdKm
1973 年,雷波(M.R. Lepper)及格林尼(D. Greene)曾對三組喜歡繪畫的 3-5 歲兒童進行實驗[1],紀錄他們空閒時在繪畫所花的時間長度,並將兒童分為三組,分別為預期獎賞組、不預期獎賞組、沒有獎賞組,說明如下。
預期獎賞組:研究人員向小朋友說明,只要畫畫,就可以得到一份獎品
不預期獎賞組:研究人員只要求小朋友畫畫,並沒有提及任何獎品。但若小朋友畫畫,就可得到一份和第一組相同的獎品
沒有獎賞組:孩子畫畫後,並不會得到任何酬賞
在實驗後的兩星期,研究人員再次紀錄他們空閒時的繪畫時長時,實驗結果顯示預期獎賞組的兒童,繪畫時間較其他兩組有明顯的下降。此時,對繪畫的興趣已經不是驅使他們繪畫的原因,此現象又稱為動機偏移(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即因外在回報而產生行為,造成內在動機被削弱。
克魯格蘭斯基(A.W. Kruglanski)從歸因的觀點來解釋外在動機對行為的影響,認為一個人的行為究竟是受內在動機或是外在動機所促動,主要看他將行為當作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或是當作目的本身而定。
狄西(E.L. Deci)的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on Evaluation Theory)也同意外在的獎賞具有控制人的行為之功能,亦即當一個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某種獎賞時,就會被此獎賞所牽引。但若因表現好而獲得不曾預期的獎賞時,獎賞就有了提供訊息的功能,而會提高其工作興趣。克魯格蘭斯基還進一步指出,若一個人的行為受到外在動機影響時,可能會採取極小極大策略(minimax strategy),即是會試圖只做最小的努力而想獲得最大的報酬。
傳統上,研究人員認為使用計算機系統(Computing System)的動機,主要是由錢財、名聲等外在因素驅動。然而,許多現代系統的使用,反而是由內在動機驅動。此類系統主要用於滿足用戶內在動機的例子包括:線上遊戲、虛擬世界、網路購物、教育學習、線上約會、數位音樂儲存庫、社交網絡、網路色情等。甚至傳統的管理訊息系統(例如:ERP、CRM)也被「遊戲化」,可見內在動機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15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TWN4ew1dI
內在與外在的轉換
編輯
動機並非絕對不可改變,有些行為的動機原先是內在的,而在行為者接受獎賞並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偏移為外在動機,進而成為行為的主要動機,如前述之兒童分組繪畫實驗。而對行為給予處罰亦可能使外在動機轉成內在動機(例如作弊)。此外,不夠強度的獎賞或懲罰,會使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互相轉換,並可能造成反效果。比如說原本沒有作弊的想法,被提醒之後就覺得作弊可行。
幾乎每一個人(如僱主、監督者、父母、老師)偶爾都會希望能激勵他人去做某些特定的事,或者爲自身的利益採取一些特定的行動。有時你可能需要利用一些外來刺激物(如金錢或讚美)做開始。接著才能使對方將此事變成內在動機。Edward Deci(1991)和其他研究者(R.Ross, 1975; Swann & Pittman, 1977)提供幾個方式可以激勵某人將外在動機轉變爲內在動機。
幫助此個體感覺是有能力的,並感覺與他人有社會的關聯,避免使用降低勝任感或降低歸屬感的策略。
在激勵此行爲時,盡可能提供較多的選擇,包含材料、子作業、工作的組織與安排。
避免以懲罰作爲恐嚇的手段。
使用獎賞時,避免使用會讓人感覺到強烈欲望的實體物(譬如錢、獎品)。給予非實體的獎賞會更好,例如微笑或讚美,這些對於內在酬賞的傷害性較小。
使用獎賞時,不要刻意強調它,或許可以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無論如何,都不要以這個獎賞作爲外在控制的工具。
不要強調外在控制,如競爭或設定期限。
接受此人對工作的感覺,即使他的感覺是負面的。
使用的語言要能夠顯示你了解或欣賞他的獨立及能力,而不要使用類似「應該」或「必須」等字眼。
不夠強度的獎賞或懲罰
美國知名的經濟學家 Aldo Rustichini 曾在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發表一篇名為 A Fine is a Price 的文章中提到,他在以色列的一家育兒中心做了一個為期 20 周的實驗,因育兒中心素來有放學時間家長應來接回孩子卻遲到的問題,因而其提出「家長遲到就罰三美金」的規定,觀察此規定是否能減少家長遲到的情形,沒想到此規定一出,家長遲到的比例竟顯著上升,罰款不但無法遏止遲到,反倒造成了家長更加心安理得的遲到的反效果。他認為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罰款太低,並沒有影響家長外在動機的效果,反而使家長能合理化原先「不遲到」的內在動機,即無故麻煩老師的罪惡感。換句話說,罰款在家長眼中變成「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家長多付一點罰款,使老師照顧孩子久一點是正當的,使原本的罰款成了合理的代價。(Uri Gneezy &Aldo Rustichini(2001))[2]。
反之亦然,強度不足的獎賞會造成外部動機和內在動機互相轉換,反而造成反效果。捐血也是一例,為了救人而捐血者,若給予新台幣 50 元的獎勵,可能會使捐血者的捐血意願降低。因金錢的出現使得人的焦點轉向外部動機而忽略了自己原先的內在動機(救人一命的高貴情操)。但大部分的人不會願意為了 50 元去扎針受苦,也就是在獎勵強度不足的情況下,不但外部動機不足,更使原本足夠的內在動機被忽略,造成反效果。
動機理論(Theories of Motivation)
生理動機(Survival motive)
心理動機
社會動機(Social Motivation)
情緒
動機與情緒的關係
疾病
補充網站
參考文獻
Xinxin07最後編輯於 6個月前
Wikibooks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頁面內容均以 CC BY-SA 3.0 條款授權。
隱私政策 使用條款桌面版
ns 15.158.61.3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