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完稿久違的來更新了!這次要聊的是關於音譯的一點淺見。
事緣今年迎來龍年,中國官媒不再將龍翻譯為dragon,而是改成loong,即龍的音譯。
我本來沒怎麼留意這個消息,直到聽到中港媒體合辦的某造星節目中,優勝者組成男團「loong 9」出道,謂之應節,祝他們像龍一樣一飛沖天……震驚過後,笑到不能自已。因為,如果用廣東話唸出來,loong 9像聾狗和燶鳩(燒焦的丁丁),用英文唸出來,就像在說隆奶(豐胸)……好不容易笑完,才生出疑惑:啊咧?龍不是Dragon嗎?怎麼變成Loong了?
其實,只要稍為了解中國文化,哪怕不諳中文,也能輕易區分中國和西方的龍不同。皇帝坐龍椅穿龍袍,結婚的傳統禮服是龍鳳褂,新年祝賀語有「龍馬精神」、「龍騰虎躍」,根本不可能予人負面印象。《牛津英語詞典》早已收錄了Chinese dragon為標準詞目,在注釋中加入了龍在中國文化中的正面含義,而「Dragon」的譯名也使用了很長時間,若改用陌生的loong,反而會造成溝通障礙。
那麼為什麼中國會特地敲鑼打鼓搞這麼一齣呢?這得先說到文字本身的性質──會發展,傳播,具有感染力,使用者數量和獨特文化詞彙多寡都被當權者視為一種「話語權」,秦始皇「書同文」就是一個例子。近年來,中國民族主義抬頭,為了「抗衡」英文,當權者通過官方媒體單向輸出了很多改譯,例如象棋現在是Xiangqi不是Chinese Chess,粽子也改叫Zongzi不再叫Rice Dumplings。如果是用源語推廣一些普及的文化載詞也就算了,就像日本的壽司和刺身直接叫sushi和sashimi,印度有masala tea(馬薩拉茶)和naan(印度烤餅);但不少省市盲隨浪潮,紛紛把常用的英文改成漢語拼音,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例如北京地鐵將Station改為Zhan,街道路標的也以拼音Lu替代Road。最好笑的當屬這個:
來,跟我唸:邊閪個JJ長~(誰他媽的雞雞長)
這真的還能叫翻譯嗎?在我看來,這根本不是什麼「文化自信」,充其量只是「文盲自嗨」。
音譯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是否運用得宜。由Martial art到Kungfu(功夫)、由Bean curd到Tofu(豆腐),能夠流行起來的東西自自然然就會得到大眾普遍接受,自自然然地與其他地方的文化和語言交融,根本不需要由官方強行宣佈「標準譯法」。這樣做,只會顯得格局小,也令人啼笑皆非:不如乾脆別翻譯了,直接只放中文就好,這明明是偉大的習始皇時代,世界上不可能還有誰不懂得中文!
如果所有字都要追溯到原文,用源語音譯,那麼,「邪惡」的Dragon也不該被譯成龍了吧?要怎麼翻譯呢?邪♂惡的「抓根」……嗎?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