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日文堂的時候,老師知道我是作者,突然問我一個中文字的正確用法,可是認識我的人也知道... ...我是「錯別字大師」(我會當之無愧),要我去說明某個字的寫法... ...當時真的「一額汗」,幸好還能清楚說明(因為那個字我也是經常錯,錯到自己都會懷疑用法)。
然後我便開始思考,到底不認知、或只是從網絡上認識我的人,其實會給人那一種印象?
作者:應該是很懂得用中文字,就算不太懂得說故事,也應該有中上的語文能力吧?
編劇:大概什麼也會用來當故事的材料,時時刻刻都在寫對白,經常都睡眠不足吧?
導演:很會用鏡頭說故事,很懂得剪接,很懂得拍攝,看很多藝術電影,酷愛兩位姓杜的電影人。
IG前:病君,多愁善感,無病呻吟,刷存在感,小事化大,會報告當下氣溫及時間的天文台。
其實我不知道我是什麼給人怎樣印象的人,特別是極大部份情況下,我跟大部份人都只是一臉之緣,還是三四五六七八九臉,但就算是好壞評價也好,我相信任何一個都是我其中之一,就像一個故事中的某個句子,大家都只能夠單憑那一點去認識我,或是倒過來讓我去認識你。
我覺得有趣的是,就算「這句句子」是說明了一種客觀的事實,亦可以有不同人的不同詮釋,然後再用自己的角度去覆述給沒有讀個這故事的人,去讓別人單從一句句子去理解整個故事。這是一件很片面的事,但同樣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因為理性上每個人也應該知道,想真正認識一個人,就一定要親自去探索對方,不過情況就像找書一樣,生活中每個人未必有時間去有時間去發掘一本書的特性,大家都只能夠憑書名、名人介紹、友情取悅、市場簡介或個人經驗去嘗試接受一本陌生的作品。
而這一方面,我就有很多失敗的經驗,讀不完的書有很多,未讀又想讀的書更多,這方面我承認我是有點「濫交」,只是我無法證明自己,有我讀過多少書,因為另一個最大的特性是善忘,我無法每件事都刻意去牢牢記住,就連想學好日文一樣,何況生活?就像這篇文章一樣,其實一開始我不是想說這種事,只不過暖暖筆,又走到現在的支線故事當中,只好想過辦法來好好收尾。
我會套用《Hunter X Hunter》當中一個想了解人的方法,再改小小意思:
「如果你想真正認識一個人,就試試去理解對方的忿怒及哀傷,但說的是真實的情緒,而不是堆砌出來的情節(身為作者自然明白何為賣弄文字、為寫而寫,作者應該有這種直覺去判斷,不是判斷事情的真偽,而是有沒有投放情緒)。這樣你就會真正明白一個人的價值觀。
ns 15.158.61.4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