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傳統的思想對離世、死亡都十分避忌,我們經常都會避談這個話題。就算有這些字眼或諧音出現,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避諱。例如:有親友死去的話,我們會用仙遊、走咗、唔喺度,等字眼來表達,而不會直接講死了;更甚的是,四與死近音,所以很多時,一些喜慶節日都不會有「四」這個數字出現;也有很多樓宇都會避開四樓和有四字的樓層,三樓之後就直接到五樓。傳統文化中有這麽多避諱的方法去避開提及死,難道避諱過後就真的不再需要面對死亡? 2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ortVjzgDb
「死」、「離世」是我們每一個人,更準確來說,是每一個曾經有過生命的物體都必然會經歷的階段,又有甚麽好避忌呢?就算避開不談,死亡就不會來找你?而且,看到的不過是一個詞語、聽到的不過是一個聲音,我們又何必去恐懼得連開口也感到害怕,也要避而不談?
小朋友在這種傳統文化和我們這些成年人恐懼心態的潛移默化下,見到這樣的題目當然會感到恐懼和不安,這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他們的責任。在這個越來越先進的年代,我們作為成年人的,在思想上是否也應該更加先進,用更開放的態度去面對死亡這個話題,而不應該在小朋友尚在認識這個世界時,就引導他們「死亡是需要恐懼的」,徒添他們思想上的限制?
當然,不是說不用害怕死亡,也不是要輕視死亡,而是要放下無謂的恐懼與避忌,開放心靈來討論這個大家的終點,讓我們人類,能以更輕鬆的心情來面對死亡這回事。2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cJHnmlllB
聽歌 - 林一峰 - 死you死me:https://youtu.be/ZdSmu36XmTQ2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rdSrFQYVg
看電影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AF%BB%E6%A2%A6%E7%8E%AF%E6%B8%B8%E8%AE%B02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Qq1hQvKQr
壬寅年壬寅月壬子日庚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