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坊間流傳的「簡稱」也令我十分懊惱,多年來我也十分不習慣,如IFC(英文我可以接受,因為自少習慣),但中文⋯⋯「國金」⋯⋯怎樣聽也有點不進耳。不過地方名字就算,可是連日常用語也「簡稱」,我便很難明白。
所有的簡稱都衍生於一個群體的文化,只有那個群體活動中經常提到的重點,我們都會像代名詞一樣去處理,就像「潮語」。某程度上,可以發展下去就會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如MK、屈機、老毛、地獄、CP等,但當這些文字放在國際的「社交平台」之中,就發生:
「大家都是寫中文,為什麼我看不明白他的句子結構,是當地文化?或是個人風格?」
中文書寫,自古以來都有一套文化教育,作者都是建基於這些教育下,加上自己想表達的訊息,變成文章或故事。當然,單是這樣就會變成一百個人寫一樣的文字,沒有人能分別出,誰是誰的主人。不過當練習基礎去到一個階段,自自然然回看自己的作品,你會發現自己其實無論怎樣求變,你也無法擺脫你想表達的方式,因為你就是覺得這樣才能完全表達到你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就算讀者不理解,最少也希望他們能感受到你的熱情,這就是作者的初心。
每次暖筆,我也會偏離主題,因為我就是「借題發揮」,從A開寫,其實我想說B;開數學公式的首後,然後內心想說的是ひらがな。無論出什麼題目,我只想說我說的話,不過要如何令人在意、花時間去讀?首先就是要讓人看得明白,讀得順暢,減輕讀書的「負擔」。
可是來到「簡稱」的世界,速食文化又進入一個階段,就連「六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的視頻也要用兩倍速度去看,我在想⋯⋯觀眾接收的是什麼?
速讀本來是一門技巧,令人盡快容易掌握內文及重點,但這不是用作享受生活,你有沒有真正感受到從文字中帶來的樂趣?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