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了道家古籍《列子。說符第八》,筆者欲罷不能;不能不向讀者也說及以下的小故事,這跟今天我們的「第一印象謬見」(First Impression Bias) ,也是息息相通的。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作動態度,无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无似竊鈇者。
語譯:有人亡失了斧,懷疑是鄰居孩子所偷竊的。看見他的走路樣子,似偷竊;看見他的臉色容貌神情,也似偷竊;看他的行為態度,無一不似是偷竊。不久他回到自己的後山,卻發現了所失的斧。之前,他再見鄰居的孩子,動作態度,都再不似是偷竊者了。
很好笑的吧?但筆者依然笑不出來!我們也不要取笑他,因為我們也可能會是他。這小故事也可以是引申出「第一印象謬見」(First Impression Bias) ,尤其一旦我們認定了是誰的所作所為,就一直讓偏見、謬誤…這樣子下去!
小故事中的懷疑者,在失去而又得回斧之後,還好哩!他能夠立刻改變了自己昔日錯誤的看法,但在現實中,根深蒂固的「第一印象謬見」還可能跟其他謬見如「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即只挑自己喜歡及想見想知的相信,而忽略或不想看見其他相反的、對一己之見不利的更橫加否定!
我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又如何避免以貌取人?以及各種的謬見呢?
80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FLbHSTnBy
ns 15.158.61.4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