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茶
其實我一直搞不懂薑茶和薑母茶有什麼大分別,對我來講它們就只有便利和動手的差別。
去台灣旅行時,總會買些薑母茶回港。無它,就圖它方便。一磚磚用滾水即沖,搞拌即可飲用。畢竟人一入冬就犯懶,洗薑、啪薑、沖配料什麼想到就覺得冷,最佳的保溫方式除了喝薑茶(酒也可)、吃辣,便是不妄動。君不見多少動物也選擇冬眠嗎?正是這道理!
但總有沒得懶的時候,像買回來的都喝光了,又或人在異鄉。
北大交流的日子我三不兩時就煮一鍋薑茶,一天可以喝上三兩杯。
香港的冬天濕冷,縱然無雪可下,那股濕氣似是鑽入毛孔、滲入骨髓,想知道什麼叫寒風刺骨,深冬挑個陰天再到海旁站一會就懂了!(說是如此,有時冬天我會在海旁吃雪糕)
相對地,北京的冬天冷是冷,但較乾燥,沒那麼辛苦。(日本也是)下雪天也沒香港那種連牙關也抖,骨頭發疼的寒意。雖然當時我得穿四條褲子、六件衣服保暖……
除了吃辣,我還是遵從婆婆教媽媽,媽媽再傳授下來的那套--煮薑茶。
我婆婆很喜歡吃薑,冬天最愛炒薑飯。套我妹的話來形容,她的薑飯是薑碎與飯粒一比一比例炒成的。所以我妹很討厭,基本上對過於刺激的食物她都十分抗拒。
雖說我對婆婆我薑飯也不敢恭維,但其他口味上也蠻相搭的。像婆婆喜歡吃煮到軟的菜,較入味,我因為綁牙吃不到太硬的,也一樣愛吃軟菜;像婆婆吃魚喜歡吃蒸剛好的,夠滑,我也一樣;婆婆的薑茶辛辣而少甘甜,我煮的也一樣。
「哇!很有薑味!」室友笑了笑,捧著碗喝也不是,放也不是。
「不辣不暖身。加糖吧!」話雖如此,我卻清楚自己口味刺激,將糖推向她。
正常人熬薑茶,洗薑,切片,去皮,輕輕啪薑出味即可。但你可以想像,我們兩婆孫是把薑數目加一倍,把它當仇人一樣用力啪出膽汁,放進水,先連紅棗、杞子滾,再加三分一蔗糖,搞拌一下。do re mi fa so(花媽mode)~完成!
北京回港,我依然是用著這套保暖。
我數數碗裡的配料,杞子、紅棗,上回我媽好像喊辣,臨時起意多加龍眼肉,通通放下水滾,蔗糖下足一半。
有時候盡得真傳,也要遷就他人的口味,畢竟喝薑茶也不過想保暖,暖得了身,亦得放下自己去暖他人的心。至於那淡甘強辛,就留在獨樂樂時,和回憶裡的幽魂乾杯共飲。33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1OIF35wRM
33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O6KfGTp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