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隨連署募集中,網上的論戰仍然持續。我提出的「穩定論」成為我方新的立論主體,雖然有效,卻也給了塔綠班陰謀論裝填了新的彈藥。
「明一凡的勞動公正黨,就是想趁國家危難之際動搖臺灣的立國之本,推行齊頭式的平等,把臺灣搞成一個懶人躺平的天堂。」
小粉紅、塔綠班側翼與網路上的槓精,最像的地方就是挖反對者的黑料,接著就順藤摸瓜,透過這筆黑料,上升到否定反對者人格。如果沒有黑料呢?那很簡單,就找討厭反對者的人,斷章取義或片面擷取一個囉。反對者忙著澄清事實,那反擊的力道就相應減小了。
不管小粉紅或塔綠班,他們的祖師爺還是同一位。那位在「革命的年代」風靡一時的圖書館員,毛澤東。他們喜歡貼標籤,設定階級敵人的套路如出一轍。
我有時挺氣憤的,我正流血流汗地保衛國家,卻讓這些躲電腦鍵盤後面的逃兵仔在定義我愛不愛這個國家。現在閃兵的人,真的有資格論斷我過去不愛國嗎?
這樣的抱怨並不能得到理想的回應,人們只會下意識地覺得我方努力還不夠。正如同認真在網上打免費教學文、說明文,人們只會挑剔其中的小毛病。彷彿否定其中的若干破綻,就能使整篇文章理論崩潰。
這是一個互相否定的循環。最後能活下來的只有歐美主流的「政治正確」,這就是臺灣解嚴後四、五十年,法規與社會風貌進步速度比不上韓國、日本,甚至即將被越南超過的緣故。
澎湖失陷以後,情況遠比金門馬祖慘烈。除了大量遭武漢肺炎毒氣彈破壞戰立的同袍被俘虜外,共軍正不斷向島上運輸諸般武器、登陸裝備。澎湖水道僅70公里寬,我方利用多管火箭就可疲勞轟炸。戰機則在嘉義縣上空,就能投放遙控滑翔炸藥,來打擊關鍵目標。
雖然共軍的超視距飛彈與地對地飛彈似乎仍無法使用,卻仍在島上佈置了S300、S400等俄系防空武器系統,來限制國軍戰鬥機投擲炸彈的行動。國軍增加了用AGM-88反輻射飛彈空襲的頻率,用遙控滑翔炸彈打擊目標的頻率便減少了。
所幸,共軍無法克服國軍海鋒大隊的雄三、魚叉等反艦飛彈打擊軍艦的損害,對澎湖島的運補行動,就只限制在吃水淺的小艇一級。島上也僅有兩棲戰車防禦,減小日後收復澎湖的難度。至於飛機運補,在我軍超高密度防空飛彈的背景下,降落馬公機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共軍原本期待佔領澎湖後,以澎湖作為登陸本島跳板的計畫顯然是失敗了。3月4日,共機組織過時的「殲8」戰機56架,企圖以「機海戰術」逼近澎湖海域,所掛大多是反輻射飛彈與滑翔導引炸彈。先被我方戰機用超視距空對空飛彈擊落18架,其中不乏閃避飛彈機群互撞互毀導致,後又遭我方防空飛彈、短程空對空飛彈擊落37架。最後我方以僅受損1架幻象2000戰機、1套天弓飛彈發射車的結果笑納勝利。
殲8是共軍即將除役的戰機,但駕駛戰機的駕駛員需要極長的養成時間,才是不可補充的戰爭資源。這波瘋狂機海戰術後,美方更肯定我方佈署的防空火力,隨後我軍在雲嘉南集中了更多的防空飛彈系統,共軍也放棄了美國冷戰以來「要登陸,戰機踹門」的思維。
事後我才知道,提早結束我幹訓班生活的演習,與這次機海突襲密切相關。幹訓班所有受訓學員、施訓幹部都歸建回原單位。跟著原部隊前進到嘉義沿海可能登陸的灘岸進行「固海操演」。
我所屬的步一營步一連,被派到了嘉義東石的「白水湖壽島」海邊駐防操演。到場除了接受工兵指導,佈置防禦工事外,也請了特戰部隊來教我們怎麼發射肩射式火箭彈、使用無人機干擾槍。
後來又陸續進駐蜂眼雷達、「復仇者」防空系統。旅部對我們宣稱這次移地東石沿海,只是一次演訓行動。因為「仗在哪裡打,兵在哪裡練」,提早到實地學習,可以加強實戰時的戰力戰技。但這副陣仗與澎湖的緊張情勢,看起來真不像單純的演習。若硬要說是演習,最少也是「聯勇操演」這種只動員陸軍的,年度等級的計劃性操演。
然而,最給我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就是我歸建回原單位,並非直接由我領導嘉豪這批從澎湖回來的人員,而是一個剛從「鳳山步校」結訓掛階的菜下士。
尷尬的是,這個菜下士也領導我。
他就是老相識,那天在凱道發言,號召大家參軍捍衛臺灣的港青,梁劍輝。
(第九章 狼來了 完)
ns 15.158.61.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