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The Color Purple)是愛麗絲·華克(Alice Walker)寫於1982年的長篇小說。全書以書信體的形式,從一對姊妹——姐姐茜莉(Celie)和妹妹聶蒂(Nettie)——的不同的命運與際遇,展示二十世紀初到二戰結束三十年間,黑人在美國和非洲的生活處境。黑人曾經被當成物品從非洲運到美國充當奴隸,被剝奪人的基本需求和人性尊嚴。即使解放黑奴,種族歧視仍然根深蒂固,紮根於美國社會各個角落。在父權社會的壓迫體系中,在階級、權力、種族等方面擁有優勢的男性壓迫弱勢男性,所有男性壓迫所有女性,所以弱勢男性能夠支配和駕馭女性。[1]書中透過一眾女性角色的在婚姻、家庭、法制等方面的失權失語,揭示黑人女性處於黑人男性、白人男性、白人女性的奴隸地位。黑人女性位於社會的最底層,受到種族和性別的雙重壓迫。她們不僅要反抗種族主義,更要反抗男性中心的父權制度。3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WgOgGg1sj
3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lLZAxDx9q
作者說寫一部歷史小說,是從兩個女人的私房話開始。[2]私房話指向茜莉向沙格(Shug)談論自己與丈夫不愉快的性生活的情節。她選用書信體,其私密性結合女性視角,使得筆下女性角色有一個可以任意傾訴的空間,毫無保留地自我暴露,說出在社會壓抑下不會言說的話題和秘密,以及有違社會規範的慾望和感受。茜莉是生理女性,在書信中以第一人稱直接寫出女性身體與情慾的感受,發出女性真實的聲音。茜莉跟男性一起的性經驗充滿暴力、威脅、強迫,感到痛苦和折磨。她在缺乏性知識的青春期被繼父強暴,生下兩個孩子卻被抱走,下落不明。後來嫁給常常對她暴力相向的X先生(Mr.___),性生活從不過問她的感受,只顧自己的歡愉。此時,茜莉對性的有限認知是會大肚子,從不享受,因此對於沙格身為女性卻重視肉慾、追求性歡愉的作為感到相當驚訝。3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JW7BG1HTM
3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YzDRkvNRs
沙格是X先生的愛人,他們未婚生下三個孩子。後來沙格搬到X先生家養病,由茜莉負責照顧,兩人日漸熟絡,發展親密的女性情誼。沙格是茜莉情慾探索的啟蒙者,教她認識女性器官的位置,鼓勵她探索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情慾所需。茜莉跟男性的陰道性交中得不到歡愉,照鏡子看清楚女性的性器官,發現陰蒂的功能並學會自慰後,真正感受身體的快感。陰蒂是專為女性提供性愉悅的器官,女性性慾的開關,不需要男性陽具便能達到性高潮。陰蒂是女性本位的關鍵所在,茜莉從情慾探索中正視女性身份,把陰蒂放在核心位置,重新確立主體性,開始脫離陽具中心主義的影響。父權社會認為女性只有性與生育價值,為了維持父系血緣傳承,剝奪女性的性權,壓抑女性性慾。當女性擁有性自主,重視身體慾望,也會重視其他需求,意味茜莉不再被動,而會主動反抗,自決前途。3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XCUnTgKHn
30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BSATB9F2y
茜莉更發現自己深深被沙格的身體吸引,產生性喚起,兩人之後發生性關係。而且,沙格是除了妹妹之外,世上唯一愛茜莉的人。茜莉和沙格不僅是同性戀人,也是共同反抗父權的同志,形成女同志連續體(lesbian continuum)。女同志是一種政治身份,涵蓋女性的親密連結,以推翻父權、獲得解放為目的。[3]沙格制止X先生暴打茜莉,找到妹妹寄來的信,使得向來逆來順受的茜莉鼓起勇氣反抗丈夫,離家出走,跟她一起到外地生活。沙格發現茜莉有裁縫才能,鼓勵她開設裁縫公司,最終大獲成功,生意興盛。茜莉有了工作和謀生能力,能夠不依賴他人獨立生活,找到自我價值和人生意義,正式擺脫男性的束縛。可見,沙格與茜莉的同志情慾不但挑戰異性戀中心的父權制度,也是茜莉有意反抗男性支配的開端。兩人惺惺相惜,共同生活,情感互助,情慾共享,是女同志連續體的一大體現。
註釋
[1] [英]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等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頁71。
[2] [英]Alice Walker著、楊仁敬譯:《紫色》(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年),頁271。
[3] [英]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Peter Brooker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頁318。
引用書目
專著
- [英]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等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 [英]Alice Walker著、楊仁敬譯:《紫色》。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年。
- [英]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Peter Brooker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
2023年9月1日評:
這份功課遲交了一天,因字數限制,寫得不怎麼深入。這本小說是書信體,全是兩姊妹的書信來往。因為兩人文化程度不高,所用的英文句式很簡單。小小的一本書,資訊量意外的龐大,表達的內容豐富,可解讀的主題眾多。當中,我最欣賞是一個外人進入異地,接觸異文化而有思想和立場的轉變,透過書信體寫出異國的風土人情。
不過,我對故事人物的處理不怎麼滿意。裡面的男人靠女人、吃女人、剝削女人、吸女人血,還怨女人、打女人、強暴女人,不但沒有受到懲罰,還有一個完滿的結局。女人不但原諒強暴犯,還跟強暴犯融洽相處,簡直要吐了!
另外還有一個難以接受的點。一對妻夫收養了一個女孩,撫養長大成人。妻子懷疑丈夫跟養女出軌,患病含鬱而終。作者竟然安排養父跟養女結婚,這樣不就應驗了妻子的懷疑嗎?而且,這個結婚安排根本毫無必要。兩人年齡差距大,還要是監護人養女的不平等關係,太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