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楊坤原整合的文獻,創造力(Creativity)可視爲經由外在環境的刺激和人的内在特質交互產生新穎又有用的產品的處理歷程。[1]Robert Greens曾言,創造力是紀律(discipline)和童心(childlike spirit)的結合。可見他認爲培育創造力的兩大條件是,作爲外在環境因素的秩序,以及作爲個人内在特質的童心。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aRiA7OsMB
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tOkJho6Nq
紀律是人的基本的行事準則,目的是使人民過有秩序的生活,維持社會正常運作。在現代工業化社會,紀律有助提升工作效率。70年代台灣工業化發展迅速便是有賴紀律的施行。[2]然而,伴隨紀律而來的是服從。若然違反紀律,須受到訓責或懲罰。久而久之,社會形成墨守成規和因循守舊的風氣,這種成爲一種社會規範,人民養成服從性人格,不敢挑戰常規。由此可見,紀律是阻礙創造力的最大因素。魏美惠認爲,習慣、傳統、教育的約束限制了創造力的產生。[3]中國儒家提倡各安其位各司其職,人民遵從紀律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服從權威,難以培養創造力。另一方面,紀律也可理解成創作的常規。這樣,紀律便成了也是產生創造力的先決條件,兩者是相依相随的關係。創造力從紀律而來,沒有紀律也就沒有突破和創新。換言之,要產生新的想法,便須以舊有的紀律來作爲基本的元素。創作者當下的突破局限於身處的時空背景。若從歷史進程來看,這些突破對後世而言已不再創新。例如,後世的戲劇借鑒莎士比亞的創作,現代觀衆回看莎士比亞作品的情節,可能早已厭倦類似的劇情發展。社會上出現固定的紀律,有識之士打破這些約束後,隨著時代演變,這些創新的概念成為明日黃花或巨人的肩膀,形成新的紀律。由此可見,紀律既是創造力發展的障礙,也是激發創造力的條件。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ty8DRf05O
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E9Gzkn8jo
童心,是孩童般的精神。Dacey指出,0至3嵗是人類學習創造力的最重要階段。[4]Gardner認爲,孩提時期的重要他人是影響孩童創造力發展的關鍵角色。[5]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Márquez)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便是啟蒙於老祖母的講述的神話和巫術的故事,[6]是日後創作《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中光怪離奇的魔幻世界的靈感來源。由此可見,孩提時期是最能激發創造力的階段。孩童仍未受到傳統教育的約束和刻板印象所限,對世間萬事萬物產生好奇心,擁有旺盛的求知欲。基於好奇心驅使,也不知世途險惡和人性醜惡,孩童擁有無畏無懼的冒險精神。他們也喜歡提問和作抽象思考,富有挑戰精神。這些孩童的特質和創造力所需的個人内在特質不謀而合。[7]因此,成年人需要保持童心來激發創造力。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2X0jpTnJ1
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0ekaz4Bvu
外内和内在的因素的交互作用,激發創造力,而紀律和童心是其中兩大因素,兩者缺一不可。然而,必須注意兩者的比重。邱發忠認爲,過多的紀律導致人民無法脫離習慣想法,無法創作超越陳規的作品,失去創造力。[8]人民經歷孩提時期產生創造力,然後受到教育的約束和社會規範定下來的紀律,從而了解到社會上存在什麽樣的限制,需要被打破、被超越。再加上,保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挑戰常規,發揮想象力,以常規為基礎產生新穎的點子。創造力便是由此而來。
註釋
[1] 楊坤原:〈創造力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簡介〉,載《科學教育月刊》( 239期 ),頁3。
[2] 作者不詳:〈組織、紀律、責任〉,載《師友月刊 》 (108期),頁 2 。
[3] 魏美惠:〈創造力的認識與培養〉,載《幼兒教育年刊》(1994年第七期),頁119-121。
[4] 同上,頁122。
[5] 賴英娟:〈創造力的理論與應用〉,載《國教新知 》(54卷4期), 頁69。
[6] 吳凱琳:〈《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逝世,享壽87歲〉,《天下雜誌》,瀏覽日期:2020年3月11日,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576。
[7] 楊坤原:〈創造力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簡介〉,頁7。
[8] 邱發忠:《創造力認知運作機制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頁57。
引用書目
學位論文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AjKm9RQww
1. 邱發忠:《創造力認知運作機制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期刊論文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nG8cWuzFI
1. 作者不詳:〈組織、紀律、責任〉,載《師友月刊 》 (108期),頁2-3。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YLvmK1qO1
2. 楊坤原:〈創造力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簡介〉,載《科學教育月刊》( 239期 ),頁3-12。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VUylyskjU
3. 魏美惠:〈創造力的認識與培養〉,載《幼兒教育年刊》(1994年第七期),頁117-129。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ZTa8dG640
4. 賴英娟:〈創造力的理論與應用〉,載《國教新知 》(54卷4期), 頁65-76。
網絡資料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TLimXNqAz
1. 吳凱琳:〈《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逝世,享壽87歲〉,《天下雜誌》,瀏覽日期:2020年3月11日,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576。
2023年7月11日評:
這份功課做得相當倉促,連同資料蒐集只用了一兩天,不理會成品質素,趕緊在截止日期前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