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源自西方,代表三種含義:一是戲劇的某種藝術形式;二是現實生活中的悲劇性;三是悲劇性在藝術形成的悲劇意識。[1]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是最早詳細定義悲劇的著作,詳述悲劇的六大元素和三一律的準則。[2]他提及悲劇人物不是完美的聖人,所以會犯下人類普遍的錯誤,而這錯誤是該人物一體兩面的特質。
悲劇性是悲劇的美學内涵,意指經由悲劇特定的藝術形式:令人畏懼的悲慘遭遇與結局、人與命運之間的抗爭、在無限的衝突中展示生命最為可貴熾熱的精神和活力,激發觀者悲壯的美感愉悅與深沉的人生思索。[3]可見,藝術悲劇的基礎是反映人在現實生存的悲劇性,即是人有所限而產生出來的兩種矛盾——人能力的有限與現實世界的無限,以及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生存意志。[4]悲劇可説是西方歷史文化累積形成的藝術形式中的一種美感體驗。
既然悲劇觀念是舶來品,放諸中國戲劇,朱光潛認爲,中國沒有「真正的悲劇」。究其原因,中國人能夠滿足於自成一格的宗教和哲學,不需要悲劇來疏解惡、神、正義與人的責任等終極問題所產生的迷惑而狂熱的精神狀態。[5]「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儒家文化是入世的,講求實際,不談抽象問題。俗語所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中國人相信因果報應,對宿命的態度是樂觀的。[6]因此,中國人很少感受到悲劇中的「命運感」,即是面對不能用理智去説明、也不能在道德上得到合理證明時那種敬畏感和驚奇感。[7]
可見,基於中西文化差異,倘如按照西方嚴格的悲劇標準,中國也就沒有悲劇。然而,若論悲劇意識,中國的文藝創作不遑多讓。悲劇意識不局限於戲劇形式,而是擴張至人類衆多藝術内在的悲劇性意識感受。當人的願望和現實無法合一,就會思考到悲劇的必然性,從而形成悲劇意識。[8]白居易的《長恨歌》便是一例。當中彌漫的悲劇意識、理想和現實的衝突,不僅是涉及個人和現實生存,也指涉整個國家的悲哀怨恨。
綜上所述,現代人在中國文藝所表述的所謂悲劇,往往指涉含有悲劇性的文藝作品,而非特定藝術形式的戲劇。
註釋
[1] 薛蓮:《敘事傳統與中國古典悲劇意識》,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頁1。
[2] 亞里士多德著、天藍譯:《詩學》(中國:新文藝出版社,1953年),頁17。
[3] 彭彥琴:《以悲為美 : 中國傳統悲劇審美心理思想及當下轉換》,(濟南 : 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頁4。
[4] 薛蓮:《敘事傳統與中國古典悲劇意識》,頁5。
[5]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合肥:安徽敎育,1989年),頁334。
[6] 同上,頁282-283。
[7] 同上,頁278。
[8] 陳敏娟:《安徒生童話的悲劇意識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頁28。
引用書目
專著
1.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合肥:安徽敎育,1989年。16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idQSoANeq
2. 亞里士多德著、天藍譯:《詩學》。中國:新文藝出版社,1953年。16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8g7kABU8F
3. 彭彥琴:《以悲為美 : 中國傳統悲劇審美心理思想及當下轉換》。濟南 : 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
學位論文
1. 陳敏娟:《安徒生童話的悲劇意識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16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Tg8XHiSxr
2. 薛蓮:《敘事傳統與中國古典悲劇意識》,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2023年7月21日評:
此文基本上是文獻綜述和資料整理,或有錯漏之處,現在稍作修改和潤飾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