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左傳》的〈齊晉鞌之戰〉中「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的記載有別於《史記》中〈齊太公世家〉的記載:「頃公曰:馳之,破晉軍會食」。章炳麟不把「朝食」的「朝」解作「朝夕」的「朝」,而解作「朝宗」的「朝」。楊伯峻認為此解法「恐與傳意不合」,「朝」應為「朝暮」之「朝」。這兩種說法各有理據,解讀文章的側重點不同。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VBrTG1dbN
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MxLa733jS
二、字詞釋義
首先解釋上述的的「朝食」與「會食」的字詞含義。《史記》出現的「會食」。「會」的本意是聚合,會合,如《辭海》所列舉的《書·禹貢》:「會於渭汭。」在《史記·淮陰侯列傳》的「令其裨將傳飧,曰:今日破趙會食!」可見,「會食」的意思是相聚進食。另一個相近的解釋是會餐,出現在韓兆琦的《白話史記》中。所以,《史記‧齊太公世家》所載的「頃公曰:馳之,破晉軍會食」,能解讀成頃公說:「衝向敵陣,打敗晉軍後聚在一起進食」。
根據楊伯峻所編的《春秋左傳詞典》,「朝」主要有兩種讀音。第一種是「昭」,是指早晨或者延申出早晨往見的意思。第二種是「潮」,是指臣朝見君主、諸侯相見、朝廷、使聚於朝、猶言即位的意思。而「朝夕」採用了「昭」的音義,表示早晚或者旦暮的意思。
而「朝宗」的「朝」采用了「潮」的音義,古代凡見人皆稱朝,諸侯需要定期見天子,報告封國情況。譬如,《孟子·梁惠王下》:「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的「朝」是見天子之義。「朝宗」就是指諸侯朝見天子,因爲河流流入大海就像諸侯歸於天子,還引申出小水流注大水的比喻,如《書·禹貢》所載的「江漢朝宗於海」。
最後回到問題的爭議點「朝食」。《詩·陳風·株林》的「乘我乘駒,朝食於株」所載的「朝食」,本意是早上進餐,吃早飯。章太炎的《春秋左傳讀》解讀「朝食」為「會食」。楊伯峻的《春秋左傳注》和王力的《古代漢語》皆把「朝食」解讀成吃早飯。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ColSaSpkO
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WFHOiUFl6
三、章太炎的說法
章太炎在《春秋左傳讀》的理據,有文義與史實。他根據文義,引用前人的注釋,指出「會」有歸來之意,也有在朝上聚集的意思。他引用兩個例子:一個是《齊風・雞鳴》的「會且歸矣」,傳:「卿大夫朝會於君,朝聽政」。也就是卿大夫早上在君主附近聚集,覲見聽政。另一個是《王制》的「耆老皆朝于庠。」即是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聚集在庠,所以他把「朝」解作「會」。
另一方面,章太炎根據史實,指出假如「朝」解釋成早上,那麽用餐時間不吻合,產生矛盾。擊敗晉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根據史例,魯陽日落時才破晉,一定不是早上時吃飯。所以,章太炎推論,早上沒吃飯,到破晉後開始吃的時候已經在午飯後,不能稱作吃早飯。
根據春秋時期飲食習俗,先秦的飲食制度是一日兩餐。第一頓飯是「朝食」,也作「饔」。「饔」從食雍聲,「雍」作聲符的字一般都有聚大之義,由此推知古人比較重視早餐。古人把太陽行至東南方的時間稱為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大約相當於上午八九點鐘。第二頓飯是「餔食」,也作「飧」,「飧」從夕從食,說明是晚餐。《說文解字·新附》作餕:「食之餘也。」「餔」從食從甫,「甫」之字都有邊附義,由此推知古人晚餐簡單。餔食一般在申時,即下午四點左右吃。這種早餐吃飽、晚餐吃少的習俗,符合上古時代生產力還比較低下的狀態。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1g7ZDD324
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eyYxxDHiG
四、楊伯峻的說法
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認爲「朝會」讀為「潮」,恐與傳意不合,之後沒有詳細解釋。我先從語義出發,「朝」(音潮)由早晨拜迎尊長,可引申出早晨與某人會面,是《左傳·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之「朝食」誤釋為「會食」的語義基礎。然而看「朝」在先秦文獻中分布情況可知,「朝(潮)」用作動詞「會合」時,其後未見有接動詞的用例,所以此處「朝(昭)」不當為「會合」,而應為時間狀語,即解作早上。
對比兩者,《左傳》的「余姑翦滅此而朝食」,誠如齊侯所言,果真翦滅敵再吃早飯,即全軍上下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吃飯,具備了會合起來吃飯的特質。而《史記》的「破晉軍會食」,司馬遷用當時所習用的「會食」來代替「朝食」也無不妥。
從文意出發,《左傳》的「余姑翦滅此而朝食」比《史記》的「破晉軍會食」多出了「姑」這個副詞。「姑」作「暫且、姑且」義,強調齊頃公的傲慢。從未食早飯便攻打敵人,不是準備充足、良好的狀態,打敗敵人後還來及吃早飯可以看出,齊頃公根本不把敵人放在眼裡,顯示迅速擊破敵人的信心。孫月峰也提出:「齊頃公又自言我且盡滅此軍而後朝食亦輕敵之甚也。」由此塑造齊頃公傲慢自大的形象。而且,此句為開篇第一句話,齊侯自負的語言為後文的覆滅埋下伏筆。齊頃公的安排恰恰反映了齊侯對敵的輕視,同時也正是這種過分的輕視,導致齊軍戰敗。
接下來談談史實的部分。梁啓超在《中國歷史硏究法》認為,「凡史蹟之傳於今者,大率皆經過若干年若干人之口碑或筆述,而識其概者也。各時代人心理不同,觀察點亦隨之而異,各種史蹟,每一度從某新時代之人之腦中濾過,則不知不覺間輒微變其質。」換言之,史料首重求真,史蹟流傳期間可會變質,喪失其本形,不能盡信一家之言。同時,他指出《左傳》文章優美,其鋪張分析的敘述,能將讀者意識放大。而袁行霈指出《左傳》作為史料的價值存疑,有的敘事非根據歷史事實的真實記錄,而是出於揣測或虛構,而且敘述事件因果常有神秘化的特點。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CEsTEulBo
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JmK0ih6Be
五、結語
綜上所述,《左傳》亦文亦史的特性,解讀上須在史實與文意作出取捨。解讀文章首重文意,史實次之。之所以不能盡信史料,是因爲史料有不確定性,史家往往帶有自己的主觀看法。在解讀文意方面,先掌握古代文化常識,透過再現古人的生活場景,便於理解人物關係和故事情節。當然也要參考史實,注意語法特點,也不能忽視藝術手法。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aVUEolvJ3
16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xLWAtoV75
參考資料
(一)專著
- [唐]杜預注,孔穎達等疏:《春秋左傳正義:附附校勘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 [明]左丘明著,孫月峰注:《左傳句解》。香港:廣智書局,1960年。
- [清]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 王力:《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 左丘明著,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 司馬遷著,韓兆琦譯:《史記(文白對照)(二)》。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上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 梁啓超:《中國歷史硏究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 楊伯峻編:《春秋左傳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 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上海:辭海出版社,1979年。
(二)期刊論文
- 吳春生、劉祥艷:〈再說「朝食」〉,《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頁140-142。
- 郭浩瑜:〈試論古代文化知識的傳授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以《齊晉鞍之戰》為例〉,《語文月刊》,2017年第10期,頁49-50。
- 唐麗珍:〈論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漢語課的文化呈現——以《左傳·成公二年·齊晉鞍之戰》為例〉,《就業教育》,2011年第10期,頁107-108 。
2023年9月12日評:
這份報告用了約一兩天完成,先前花了不少時間在查字典和蒐集資料上。現在的版本修改了一些內容,結構有所調整。
ns 15.158.61.1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