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獲鳳朝嶺姬府授予稀有的「啼趾之友」稱號,象徵可自由出入鳳朝嶺並合法獵捕鳥禽,這其中的好處顯而易見。
然而,當天同作足準備,動身前往鳳朝嶺時,卻被拒於百里之外。
走訪一番後才明白,僅有進出鳳朝嶺的許可並不足夠,還需獲得四周接壤土地的通行權,包括萬仞山、荒瀾牧野、短蘆流域、猿嵾岳、龍盤之森以及百獸淵藪等地。然而,作為煉體士的天同,無權踏足其中,導致「啼趾之友」的好處形同虛設。
此外,獲贈一塊題有「功再百獸」的匾額。可惜,短短四字竟有一個錯字,實在沒臉懸掛於院落大門,但礙於宗門所賜,不得不擺上去。每次看到錯字,便覺得匾額上那行「代殿主林寒贈」的烏黑燙金題字,滿是嘲諷意味。
最實質的獎勵是職務晉升,從黃階連升兩級至玄階。
玄級不分階,職責偏向後勤整備與行政庶務,多為油水豐厚的肥缺,例如宗外採買、食材派發、獸車調派、資材調度等。
新職務具體負責靈獸食材的派發與調度,終於在百獸山的第五個年頭,換來一份體面的差事。
玄階工作多由修士承擔,一些拮据的修士會接受宗門委派,賺取靈石。此職一旦上任,便被視為修士,月俸從一塊靈石提升至十二塊。然而,看似連升兩階,實際卻是明升暗降。
食材派發和調度雖為玄階職務,卻不涉及採買,無從撈取油水。更糟的是,所有因耗損導致的短缺,如被鼠蟻啃咬、散漏、失竊或天災等,均需自行墊付補足。不僅月俸無法支應,甚至得貼補自家資財,以維持日常物料的穩定供應。
在龐大的宗門體系中,不乏體面的爛職缺。天同雖領修士俸祿,但在其他真正的修士眼裡,仍是個沒背景、沒根基的外人。礙於與赤府的婚約必須保密,也只能無奈接受現狀。
新職上任後,面對自掏腰包補足數額的問題,天同曾多次向宗門反映不合理之處。官方的回應冠冕堂皇:
「感謝東南峰子弟天同指出可能的弊端。此事關係重大,堂堂百獸山豈能被詬病欺壓宗門弟子!已責請執事長老協調處理,並由監察峰徹查,若有舞弊情事,定嚴懲不貸!」
表面上看來,宗門似乎態度嚴肅。然而,天同被調換了幾次負責的靈獸食材項目後發現,無論換到哪裡,自掏腰包的問題依然存在,毫無改善。
最終,被視為麻煩製造者,甚至要求寫悔過書。此後,天同提出的任何意見都被一概駁回。宗門的態度簡單明了:為什麼只有你有問題,別人都沒抱怨?
天同很快看透其中的本質。其他玄階職務的煉體士大多有家世背景,所謂的「職缺」只是權力網絡中的一個環節。這些損失,他們能通過隱秘的方式從其他油水豐厚的渠道補償。
例如,同樣負責靈獸食材的林浩,他的兄長掌管一項肥缺,兩者利益交錯,損失與補償一來一回便化解無形。左手進、右手出,凡間那一套,修仙界從沒少過。
而天同,沒有這樣的後盾,只能成為大家眼中「愛抱怨、不懂感恩、憤世嫉俗」的異類。監察峰最終安排育才峰介入,對這個剛升玄階的菜鳥進行「勞動改造」與「思想再教育」。
「別人能做好,為什麼你不行?」
「每個人一天皆有十二個時辰,天道對眾生一視同仁。」
「玄階弟子不僅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
「這是宗門給你的成長機會,別不識抬舉。」
「不要問宗門能為你做什麼,問你能為宗門做什麼。」
「默默做事,上面的人早晚會看到,宗門不會虧待你的。」
當初貪了天同好處的人,一個個語重心長地教導他:「我們做人要知足。」
我操你媽!
知足,這兩字是女媧掩飾貪婪的遮羞布。天同心知肚明,愈是要求別人知足者,愈是貪得無厭。
玄階的同僚給天同取了個刺耳的外號:「夜哭馬僮」,嘲笑他出身黃階,幹的是看顧靈獸的馬僮。他們當面揶揄,說他辦事不力,只會抱怨哭喊。
凡人沒背景,往上爬的路上,從來不缺冷嘲熱諷。
這些人並非針對天同,而是他代表的群體──任何沒背景的普通黃階凡人,只要被調來和他們這些「玄階人才」共事,就註定會被貶低成下賤的馬僮。否則,難道要承認對方能與自己平起平坐不成?
總有人靠貶低他人來維持自尊。
一個明面上救了宗門傳承靈獸的人,最終得到的不是豐厚的獎勵,而是無盡的冷眼與懲罰,這讓天同對宗門的苛刻再無幻想,憤怒之情久久無法平息。
實際上,宗門主殿的獎懲榜上公佈給天同的獎勵相當可觀:除了實際領到的三項外,還包括五百靈石、十年免除勞役、任選下級靈獸五頭,以及通行鳳朝嶺的一路令牌。然而,這些獎勵都只是臨時口諭,無明文規範,後續也沒人跟進。
事情一旦交由承辦人層層經手,獎勵便成了爛攤子。修士還算守規矩,凡人則往往被利慾蒙蔽,陰奉陽違,能上下其手就絕不放過。
獎賞傳遞的過程中,總有人眼紅起了歪念。他們找盡理由合理化自己的惡行:「憑什麼一個下賤之人能撿便宜,而不是我?吾乃天選之人,此物既經我手,便是天之恩賜,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天賜良機唯我獨享,更證明我是天選之人。」
這種人不是笨蛋,為防受害者日後翻身報復,往往處心積慮地孤立、打壓,讓對方失去反擊的能力。當不老實的人多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牢固的共犯結構,讓獎賞的「功臣」不僅分不到好處,反而處處遭針對,吉中藏凶。
如此層層剝削,到了天同手上的獎勵不僅沒用,還帶著毒。凡人世界裡,利益一旦受侵害,便只有「零次」與「無數次」的區別。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在龐大的組織裡,底層的人想循規蹈矩一步步往上爬,難如登天。越老實做事、越多功勞,得到的獎勵被侵占得也越多,甚至因此更受打壓。一路上如群鷹環伺,虎視眈眈,只待一個閃失便撲上來吞噬一切。
「只要默默把事情做好,上面早晚會看到。」說這種話的,全是既得利益者。他們只想讓底層閉嘴,乖乖接受由「上面的人」片面分配的功勞與利益。凡事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的人,又怎可能真正公平分享成果?
2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L3B3ENUHX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什麼?如果只是收穫自己辛勤付出的成果,是落入下乘。真正高明的人,不僅能不勞而獲,還能憑空收割他人的努力。
不勞而獲也有高下之分,天同想到凡間流傳的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樂善好施的富翁到縣城考察兩名義子,想藉此決定繼承人。他讓義子們展示經商能力,給出評價。
大兒子深知光靠努力不夠,便經營賭場和放高利貸,迅速積累財富。但富翁搖頭道:「靠魚肉鄉民賺錢,不僅名聲難聽,良心也難安。雖然強過任人宰割,仍屬下乘。」
二兒子深諳商道,經營多年,壟斷了縣城的肉品生意,家業頗為豐厚。富翁點頭稱道:「你不僅賺了錢,還對得起良心,算是不錯。但對手下苛刻,名聲雖不壞,卻也不佳,未達上乘。」
最後,富翁將兩位義子毒殺,吞併他們的財產,然後趕往下一座縣城拜訪其他義子。
富翁慷慨大方,樂善好施,打點官場,深得鄉民愛戴。這些義子是他多年苦心栽培的成果,財產收割後心安理得。死後,鄉民懷念他的恩德,為他立祠追贈諡號,福澤餘蔭千年,此乃上乘境界。
再看神話時代,人皇烈山氏開創奴隸制度,將人劃分為不同階級,專門用以壓榨勞作。自此,人族興旺昌盛,其道可見一斑。2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Y3cRZRc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