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有兩個解釋。
第一:《聖經.創世記》第十一章中,所記載的建築物,一座企圖通天的巨塔。
歷史上有一座真實存在,位於巴比倫的神殿,名叫米羅達神殿,有一說這座神殿就是巴別塔故事的啟發來源。
巴別塔的故事是這樣的。
在大洪水後兩個世紀左右,當時人類仍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生活在一片平原上。 然後他們為了某些原因,有說是為了聚合全體人類與展示力量;有說是為了撐著天堂,以防止天堂的大水因搖晃而瀉下造成大洪水;又有說是為了對上帝發動 戰爭……無論如何都好,人們就開始建塔了。
人多好辦事,每人都盡心盡力,塔理所當然地愈建愈高。上帝降臨視察,看到這個情況,認為人類過於自信和團結,一但塔建成了,他們往後就能為所欲為。
最後上帝決定變亂他們的口音和語言。
果然,失去了共同語言之後,人類就不再團結,開始分散各地。
塔就此被迫停工,一切都按照上帝的劇本進行。 然而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上帝阻止遍布全球摩天大廈,可能真的如尼采所說: 上帝已死。人類的「文明」擴展到一個幾乎失控的地步,科技與經濟都開始奔向必然滅亡的盡頭,也許當年上帝所做的事,其實是沒有錯吧。 如今,已經連人類自身,也無法阻止人類了。
然而,即使有眾多豐功偉績,人類還是未能解開語言的枷鎖,根據維基所說,全球共有近七千種語言存在。其實,有人努力過,嘗試開發國際輔助語言。 世界語,邏輯語,伊多語等…… 單單是這種企圖全球化的中介語言已多達近一百種,雖然比起全球語言種類根本是九牛一毛,但中介語言只需要一種,如果有不同人使用不同的中介語言,那麼它豈不是失去了本意?
第二:我的「計劃」。 要幹一番大事,必須收集更多情報,不能只蹲在香港這個小地方,半塊芝士的謎團是世界性的,將搜索範圍擴展至全世界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手機主導的時代,單單開一個論壇是不足夠的。
所以,我決定要開發一個名為「巴別塔」的手機App 。
概念上,它可以是一個論壇,或是社交媒體。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具有即時翻譯功能。
這個概念項目本來是我大學的功課,在長時間的開發和研究之下,技術已經漸趨成熟。
你可以會以為,《巴別塔》只是個Google翻譯級數的東西吧?
非也!我告訴你,一但《巴別塔》開發完成,世界各地的人們就能夠在一個無語言隔膜的論壇互相交流。
在理想的情況下,《巴別塔》會以使用者的語言顯示所有內容,包括介面,還有每一個主題和留言。即使同一個帖子裡,有著俄國人、義大利人、法國人、日本人、美國人等等,不同語言的人發言,結果通通都只會以你的語言顯示。
而你的發言,同樣都會以對方的語言,顯示在對方的眼中。也就是說,只要通過《巴別塔》,人與人就能打破語言的界限!
只不過,現在我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翻譯系列始終不夠完美……但我很有信心!解決這個難關,只是時間的問題!
只要有了這個App ……
人類就可以再一次接近上帝。
回神過來,時鐘的時針,分針,秒針剛好疊在十二點上,意味著新一天的來臨,這一天將會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天。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