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1 拆解身心連結:
- 將自身狀態拆分為思想、情緒、行為表現和身體感受四個面向,並學習分辨它們之間的差異。
- 思想(想法、意見、影像): 例如「我今天必須完成工作」、「這個方案不可行」、「他看起來很生氣」等。
- 情緒(開心、不開心、焦慮、憤怒): 例如喜悅、悲傷、焦慮、憤怒、平靜等。
- 行為表現(翹腳、翹手、眼瞓、忽視、嘆氣、手指指、發呆): 指外在可觀察到的行為模式。
- 身體感受(咳嗽、口乾、頭痛、暈眩、腳痛、耳痕、眼疲勞、胃灼熱): 指身體上的感覺。
- 情緒與問題: 情緒反應通常源於生活中的問題,需要尋找原因並積極解決。
- 思想不等於事實: 我們腦海中的想法不一定反映事實,要學會分辨和質疑自己的想法。
- 跳脫慣性模式: 經常走捷徑會讓我們陷入慣性反應(跳掣),要覺察、瞭解並嘗試改變這些模式。
- 接納情緒,管理身心: 正面地接納自己的情緒,有助於更好地管理思想、行為和身體反應。
5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UzXqBiBBs
2.2 從思想轉移到身體感受:
- 注意力的轉移: 將注意力從不斷湧現的思緒中轉移到身體的感受上,並進一步擴展到周圍環境的變化。
- 眼睛: 觀察顏色、光線、人物、事物等。
- 耳朵: 聆聽周圍的聲音。
- 身體: 感受周圍環境的變化,例如溫度、濕度、氣味等。
- 專注當下: 例如搭巴士時,可以留意搭乘的路線、方向、經過的站點、一起等車的人、路過的風景、車上乘客的行為等。
- 避免忽略身體: 不要因為過度沉浸在思想中而忽略了身體的感受,試著將注意力拉回到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上。
總之,通過練習覺察呼吸、區分身心連結和轉移注意力,我們可以更加專注於當下,更好地瞭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以更積極的態度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ns 15.158.61.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