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子王辉;2024年11月9日;星期六;凤城老城区凯悦湾小区周边
我早已经等不及了。
当二号代理管理员向我下达这次任务时,我甚至都懒得掩饰嘴角的笑意。这是一个让我兴奋的任务。
云星凡,一个曾经隐匿于黑暗中的名字,现在暴露在数据的光辉下。对于数据而言,他的存在是一个缺陷,一个应该被清除的BUG。
当然,他也是黑客,而这让我更加兴奋。
我们都明白,身为数据子,我们不再是单独的个体。数据是我们的神经,是我们的感官,是我们的一切。我的所见、所想、所为,都会被实时上传,与其他数据子共享。你的反应、你的举动,也都逃不过数据的注视。云星凡,在这场追逐中,你注定逃无可逃,你如何对抗数据的力量?天方夜谭。
一号代理管理员是个自以为是的蠢货,他对策略的理解跟数据精妙的逻辑根本搭不上边。但即使是他,也知道清除你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尽管我讨厌一号代理管理员的无能决策,甚至对二号管理员也没什么好感。但这次我得承认,他们选对了人——数据选择了我,来完成这项任务。
我会证明,我的知识和谨慎是最强大的武器,而数据的意志,通过我来实现,必将无往不利。
数据啊,聆听我的信念:这场任务,注定因我而完美。
凯悦湾小区。这个名字一听就有种精致的味道,但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等待破解的数据集合。
根据地图数据显示,小区位于城西,靠近荔湾湖。这里的住户大多是中高收入家庭,住的不是联排别墅就是高层复式,物业管理一贯严密——当然,这对数据来说,毫无意义。
从数据的视角来看,这种小区的人群构成有固定特征:上了年纪的老业主占据了一半,年轻租客较少,而那些深居简出的业主,往往是不去菜市场的。普通手段找人或许像是大海捞针,但我有的手段,可不止普通。
我调出了小区的外卖数据。
外卖信息是一座宝库——送餐时间、频率、菜品偏好……这些看似琐碎的数据,只要筛选得当,就可以精准地描绘出每一户的生活模式。
“好了,数据告诉我,整个凯悦湾一共有46户是每日必点外卖的。”
我盯着屏幕上的列表,眼里闪过一丝兴奋。46户,目标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许多。这个小区的年轻人不多,大部分是每天去附近菜市场买菜的本地居民,而那些长期依赖外卖的人,要么是工作繁忙的职场人士,要么是深居简出的隐匿者。
不过,46户还是太多了。
数据,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我继续思考着,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动着。外卖数据之外,还有什么能帮我进一步缩小范围?是他点的餐品类型?配送的时间?还是……不,不是这些,应该另有捷径。
看来,单靠数据筛选还是不够精确,必须亲自接近目标区域了。
我带上书包,吹着口哨溜达到凯悦湾小区附近。这个时间段,小区门口正是最安静的时候——上班的住户已经走了,物业安保的注意力也略显松散。靠近小区入口的街边有一家轻食店,位置隐蔽而安静,非常适合我的计划。我点了一杯咖啡,装作一个悠闲的路人,然后在靠窗的僻静角落坐了下来。
掏出书包时,我的手指轻轻抚过那块“秘密武器”——一台微型伪基站。
这台伪基站当然无法破解5G信号,现有的加密协议还算稳固,但破解不是我的目标。它的真正用途,是捕捉信号的交互强度,找到高频数据交换的位置。这是一项在隐蔽任务中屡试不爽的技术:当数据量激增时,交互的设备必然会暴露出独特的特征。虽然有线网络的直接监控能更可靠地获取信息,但要接入小区的光纤接入井,无疑会大幅增加风险——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用那种笨办法。
伪基站启动后,我的屏幕上开始出现一连串的信号波形图。它悄无声息地运转了几分钟,最终锁定了几个高数据爆发点。
这些数据爆发点告诉我,这些设备的使用者在这一时间段里,比其他住户更加频繁地进行数据交换。这是个强有力的线索——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异常波动通常意味着有人正在利用网络设备进行某些重要的操作。
“很好。”我低声自言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当前是上班时间,小区里大部分年轻住户早已离开,但高数据爆发点却精准地指向了少数几户还留在家中的住户。原本的46户范围,现在已经被压缩到6户了。
这下,游戏变得有趣了起来。
我走出轻食店,深吸了一口气,凉风夹杂着午后的阳光,让我微微眯起了眼睛。伪基站筛选虽然给了我范围,但要精确锁定目标,还是得更进一步。我找了个背靠小巷墙壁的隐蔽位置,将书包放下,从中取出另一件利器——一架高电量微型盗摄无人机。
这台无人机小巧得令人心动,不到巴掌大小,却能悄无声息地贴近目标窗口,捕捉到室内活动的关键信息。
“好吧,让我们看看这些高交互坐标都藏着些什么。”我微微一笑,依次输入伪基站提供的坐标,将无人机派了出去。
第一家。
无人机飞到窗边,我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一个画面:一个穿着暴露的女人,手里拿着手机,不停扭动着腰肢,摆出各种妩媚的姿势。原来是个直播小网红。
“啧,无聊。”我翻了个白眼,随手放大画面,看清楚她的脸——嗯,果然没了滤镜加持,她不过是个化着浓妆的中年女人,甚至能看到法令纹。
第二家。
无人机迅速转向另一个坐标。我切换了夜视模式,看见一个男人正坐在床上,对着手机屏幕在跨部上下其手。
“啊,二货。”我厌恶地皱起眉头,几乎想立刻切掉画面。
真恶心,浪费了无人机的宝贵时间。
第三家。
这一次的结果总算正常一些。一个打着领带的白领正对着电脑屏幕,耳机里似乎传来开会的声音。他敲击键盘的动作快速又熟练,看起来像是在处理工作。
“在家办公的老实人。”我低声嘀咕,把他列为无关目标。
第四家。
这里的窗帘拉得紧紧的,但电脑屏幕的光芒在微微晃动。无人机稍微靠近一点,我捕捉到了一些细节:桌上有一堆散乱的游戏光盘和几个外接硬盘,看起来像是个喜欢挂机下电影的懒人。
“嗯,这家可以留作次要分析,暂时没太大价值。”
第五家、第六家。
无人机在最后两处坐标点都拍到了窗帘紧闭的画面,完全无法窥探到任何室内活动的信息。
“看来,这两家才是真正的问题。”我喃喃自语,把这两处列为优先目标。
手指轻轻敲击着屏幕,我盯着最后两处坐标,思索下一步行动的最佳方案。伪基站加无人机的组合已经帮我过滤掉了绝大多数的无关住户,但剩下这两家,显然得亲自进到里面去。
“嗯,看起来,游戏要进入下一阶段了。”我收起无人机,整理好书包,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我收回无人机,熟练地将它重新塞回书包的夹层。动作干净利落,像在执行一项再平常不过的任务。下一站,凯悦湾小区的监控室。
蹲守了半天,该收获一点更实质性的东西了。我掏出一套精致的小设备:一个M1卡读写器和一张空白的M1卡。将读写器插入笔记本,屏幕上瞬间跳出操作界面。凯悦湾小区的门禁卡加密算法说不上多复杂,早在外围暗网里就能找到现成的破解工具和密钥。
“好,开始写卡。”我轻声念叨着,点击几下键盘,一串进度条迅速跑满。
不到一分钟,M1白卡便被写入了凯悦湾的门禁数据。
“搞定。”我满意地笑了笑,把读写器和卡都塞回了书包。
背上包,我大步走向凯悦湾小区的正门,目光冷静又自然。
大门口的保安并不多,但足够仔细。我刷卡进入时,感到一道打量的视线从我身上扫过。
“哼,想看就看吧。”我心里嗤笑,只是保持着若无其事的步伐往里走。毕竟,这些保安的职责也就是看看刷卡是否正常,只要通过了验证,他们才懒得管你是不是陌生面孔。
穿过小区主干道,我一边走一边细细观察。每一个拐角的监控摄像头,每一组变电箱的分布,都在我的视线和大脑中迅速被记住。我稍作停顿,抬头望向几个摄像头的位置,确认了它们覆盖的范围和盲区。
“监控摄像头和变电箱的组合,应该就是……这里了。”我站定脚步,目光锁定在一栋居民楼的侧边。
那里有一个小型房间,看起来隐蔽却又关键。门上贴着“监控设备室,闲人免进”的标志。旁边的变电箱布置很规整,和摄像头线路明显连接着。
“很好,找到了。”我低头整理了一下背包,做足了外表上的无害伪装。
接下来,就要看看这个“闲人免进”的监控室,究竟能带给我多少乐趣了。
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电击器,握在手里,轻轻推开监控室的铁门。
空无一人。
“呵呵,果然。”我冷笑了一声,心中却松了口气。白天的监控室通常没有人守,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表面上治安良好的高档小区。
我迅速迈步进去,将铁门轻轻带上,然后直奔监控台。这里的设备不算顶尖,但功能齐全。我熟练地操作界面,调出了刚才伪基站捕捉到的两处高交互点:C7栋205室和C1栋606室。
“先从C7 205开始。”我喃喃自语,将摄像头调至2楼的走廊视角,直接开启历史视频回放,调到10倍速。屏幕上的画面快速翻滚着,每个细节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几分钟后,我的眉头皱了起来。
画面里频繁出现护工的身影,偶尔还能看到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艰难地移动。屋里的活动显得极为规律——这是典型的病人或残疾人家庭。
“PASS。”我低声道,直接放弃继续观察这户。
目光移向屏幕上的第二个目标:C1栋606室。我微微吸了口气,按下调取视频的按钮。心里有些许紧张——如果这一户也没有线索,那之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全都打水漂了。
画面加载出来,我直接调到历史视频,10倍速播放。
视角对准606的房门,时间在屏幕上快速流动。
很快,一个画面吸引了我的注意:每天两次外卖准时送到门口,门开了一条缝,一个手迅速伸出,接过外卖,再把垃圾递出来。这个过程总是极为迅速,没有多余动作,没有人露面。
“呵呵,Bingo!”我压抑不住嘴角的笑意,这种异常规律的行为实在是太他妈明显了。
数据的光辉照亮了真相。云星凡,我找到你了。
目标达成,我脑子里开始展现出无数个计划,如何擒拿这个目标,如何在数据中呈现我完美的战果。兴奋感涌上心头,但很快被冷静压下。
先离开这里吧。
我调整了一下背包,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忽然耳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风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头顶猛然传来一记重击!
砰!
一瞬间,眼前的世界仿佛被刺穿,视线模糊成一片晕开的色块。耳边伴随着刺耳的钟铃大作,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脑海深处炸裂开来。巨大的冲击让我双腿发软,身体失去平衡,向前栽倒。
黑暗,彻底将我吞没了。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