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靈感寫作,除了源於零快感與零傷感外,還有零觸感。
零觸感的意思是缺乏接觸真實的世界。這顯然跟現代科技有莫大的關係。孩子的指頭接觸電子屏幕的頻率之高自不待言,有不少家長都表示不希望孩子過於頻繁地玩電子產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孩子能多親身接觸這個世界,不論是大自然,還是多跟別人互動、溝通。
這跟寫作有甚麼關係呢?事實上有不少作家的靈感,都是跟別人聊天而得來的。驚悚小說大師史提芬.京每天下午五時之後,就會放下筆桿,跑到酒吧跟別人聊天,藉此獲得不少寫作靈感;美國推理小說大師卜洛克亦建議作家們多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好點子就會不期而遇。
若你聽過生命教育,自然知道當中四個主要範疇: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 / 宇宙。儘管科技多進步,總不能取代親身接觸的經驗,理由很簡單,自然 / 宇宙不在書本中;社會不在床榻上;他人不在手機裡;真正的自己不能在維基百科中搜尋。我年少時第一次到郊外看流星雨,忽然心裡一陣激動,激動得快要流淚,事後明白躺在地上仲仰望穹蒼,才能體會造物的奇妙,電腦上的桌布照片是無可比擬的。在年青時候跟好友聊的天、說的祕密,許多情景至今難忘。沒有這些有血有肉的經歷,很難寫出情感豐沛的文字。
我有一篇作品《大衛.高伯輝》1描寫一位玩布偶劇的爺爺如何以堅毅樂觀的性格面對艱苦的生活。當中許多片段都來自我兒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我自己的生活點滴:
「那時的我當然對父親的話一知半解吧,可是從那幀照片看來,猜想爺爺是個樂天知命,而且非常慳儉的人。他的布偶都是他一針一線的縫合出來,父親一套校服就穿上兩三年,鞋底破了也是靠爺爺左貼右黏的把它們包紮『傷口』的,父親告訴我他曾有一次跟爺爺鬧翻了,而且鬧得很兇,差點就離家出走,全為了一對破鞋子。
『那時我的鞋子破了兩次,補修了三次,第三次半個鞋底都脫掉,臨時又用光了鞋膠,爺爺居然用一根粗橡皮圈把鞋子套緊便叫我穿著上學,難看死了﹗』我給爺爺的『創意』笑翻了﹗父親卻一臉難受,『我登時發很大的脾氣,可能把積壓已久的情緒都一下子爆發出來,又罵他不做一份高薪厚職,又罵他沒好好照顧奶奶,連累她在逃難時病死了,更向他扔那破鞋﹗我知道他非常痛心,後來我為了這件事內疚不已。』父親憶著往事,眼角泛著悔疚和遺憾的淚光。
『爺爺沒有生氣,還把橡皮圈塗得跟皮鞋一樣的黑色,使它看起來沒有那麼醜,但我依舊鬧著不肯上學,他也拿我沒有辦法。』事實上父親沒有埋怨爺爺要他過苦日子,相反,就是這些捱苦的歲月,使他慢慢學懂惜福的道理。」
我常鼓勵家長多跟孩子聊天,不用設定任何主題(又不是做功課),也切忌太易批評孩子的想法,事實上,聊天最重要的目的,是彼此瞭解,如果孩子感到家長處處針鋒相對,不聊天倒好。我認為跟孩子聊聊天、說說笑,是給他們在成長路上最好的回憶,而這些回憶,隨時成為他們寫作的靈感泉源。
- 《大衛.高伯輝》榮獲第40屆青年文學獎兒童文學公開組優異獎,收錄在《天國影子——鄭子遴兒童文學集》(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