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寫作班上,請孩子們改編經典英國童話《三隻小豬》,他們寫出來的《三隻小豬2.0》都有其獨特之處,試看以下幾篇:
1. 從前,豬媽媽生了四隻小豬,他們起了一座城堡,有八台M249重機槍、四支AWM狙擊步槍,還有充足的糧食。……
2. 野狼就用打火機燒了大豬的房子,大豬馬上跑到二豬的房子,野狼馬上用打火機燒了木屋,他們跑到三豬家裡,野狼又用打火機燒了磚屋,三隻豬最後分別變成煙肉、燒豬和火腿。
3.從前,有四隻野豬,為甚麼是野豬而不是小豬呢?因為他們吃了一些不明來歷的豬餿,忽然變得很亢奮,像吃了興奮劑似的,一會兒就變成了野豬。……
4. 有一天三隻小豬被媽媽吩咐到菜市場買菜,在途中他們三個看見一株發出香氣的紅色草,看來好像很好吃。他們終於忍不住,每人吃了一口。回到家裡,媽媽一看就差點暈倒,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讓他們照鏡子,原來他們竟變成了大灰狼的樣子。……
其中四位孩子對《三隻小豬》的理解和感受迥異,把自己一直隱藏在腦海中的大膽想法加入到故事裡去,創造了不同的三隻小豬的故事世界,可能是一場戰爭,或者是不同的變身,甚至小豬未必能逃脫野狼的魔掌等等。無論如何,藉著孩子無拘束、無規限的創作,成人不僅可以發掘孩子的獨有創造力,而且能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慢慢作出引導,讓他們在故事世界裡開展屬於他們的精神探索之旅。
故事,尤其是童話故事,都是啟發人領悟人生中更高層次的媒介。好些評論家和作家,例如柴斯特頓和C.S. 路易斯都認為童話故事是「精神上的探索」,他們揭露了「由內所觀、所感,或所參悟的人生。」 (註1)簡單而言,不論是閱讀還是創作故事,都像一趟探索之旅,前者有點像導航探索,後者則是自由探索。孩子年幼需要從閱讀故事來進行自我探索,他們會從故事的角色和情節中,理解不同的世界觀、生命觀與其他價值觀,從而嘗試為屬於自己的觀念定位,這過程不用成人參與太多(甚至不應參與),是由孩子自己主導的。
或許有家長會覺得孩子的閱讀口味經常轉來轉去,總希望他們可以專心讀完一本書才讀另一本,這其實是不必的,閱讀故事書尤其如此。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會渴求從故事中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或提示,當他們覺得那故事已經提供一切可獲得的,或讓他們產生共鳴的問題已經被新的問題取代時,他們就會自然另覓書本,繼續探尋提示或答案。因此,如家長希望陪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經常帶他到書局打書釘,或者到一些藏書種類比較豐富的圖書館待上大半天,跟隨他的興趣與口味,陪伴他閱讀或觀察他閱讀甚麼書,讓他在探索之中獲得滿足感。
還有一點值得家長和老師留意,就是孩子往往解釋不了自己為甚麼會喜歡讀某種故事。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1903-1990)的解釋,孩子對某些故事著迷,主因在於他不太清楚自己為甚麼愛讀這則故事,有時他們會愛上讀一些不太明瞭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偏偏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吸引力。故事的神祕性使他們願意投放精神時間,進到故事世界裡,那些故事彷彿能驅使他們獨自奮鬥,全力解決自身的問題,而正是因為問題的存在,故事對孩子才具有意義。(註2) 現在許多父母都急於替孩子解決問題,這樣對他們成長而言,未必是好事,如果連閱讀和寫作都不能讓他們自我學習解決問題,從而探索及認識自我,孩子如何能真正獨立成人呢。
註1:柴斯特頓,《回到正統》(台灣:校園);C.S. Lewis, The Allegory of Lov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ess.
註2: 布魯諾.貝特罕,《童話的魅力》(台灣:漫遊者,2017年初版),頁39。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