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自嘲要是他日有機會與人分享,定會奉勸大家千萬別重蹈他的覆轍,因他學生時期所做的每個決定幾乎都是錯的。
小學老師說的「人誰無過」太大愛,無奈現實社會總是殘酷的,老闆不會因為一句「人誰無過」而體恤員工的失誤。
那麼人生是否要步步為營不容有失?又不盡然。
IT 界有個金科玉律叫「Fail Fast」,甚至連史丹福大學也提供「Fail Fast, Fail Often」課程。到底「Fail Fast」葫蘆裡賣的是甚麼藥,竟連名牌大學也趨之若鶩?套用程式員術語,大意是愈早回報錯誤便能愈早排除問題,降低除錯(debug)成本之餘,亦可減少不必要的運算;而儘早發現錯誤亦可避免日後累積成更複雜的問題,有助早日製成穩定版本。
沒有當日的過失便沒有今天的 William,錯誤亦是一個學習過程,重點是他從中學會了多少。
「我知道,test and debug 嘛!」William 一派看透世情的語氣。
事實上,測試與除錯只是一個流程,「Fail Fast」卻是一種心態 ── 到底我們單純把失誤看作人生中的一個污點,還是過程中汲取到些甚麼教訓可以化為成長的養分?
記得初次接觸到 Tallulah Bankhead 的名句「If I had to live my life again, I'd make the same mistakes, only sooner」(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仍會犯相同的錯,只是犯得更早一些),當下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人們常常悔不當初,認定若能讓他們回到過去再選一次,必會作出不一樣的抉擇,不再犯錯。
事實當真如此?
此時99級的你拿著傳說級勇士劍對付哥布林自然綽綽有餘,可是當日作出抉擇時你只是個手執木劍欺負史萊姆的新手,面對哥布林能全身而退已不容易,哪有餘裕去想別的取勝法?
潛意識裡,我們都會計算機會成本,挑那個在當下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奈何如同新手玩家只能取得笨重的木劍,過去的我們也沒有今天的閱歷、知識、人脈等等,條件不可同日而語,可以做的選擇自然亦會受限。儘管此際看來當時確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但那年那月那一刻,你所選的已是當下條件最好的一個。
並非沒有更好的,而是在那個環境、心志和認知下,昔日的我們沒有能力察覺那個更佳的選項罷了。
William 感喟:「我認同有些錯要早些犯。不過那時候根本沒想太多,一心只想玩,所以即使面前有更好的路也不會走。」
既然錯誤無可避免,與其思前想後擔心時機未到而裹足不前,不如勇敢嘗試、儘早犯錯、早日修正。
況且所謂更好的路單純是普世價值下的好,既然 William 當年只顧玩樂,那麼他內心的那個天秤上,普世價值下較差的那條路才是對他而言價值最高的選項吧。
| IG:@琉璃異色貓 | Fb專頁:琉璃異色貓 | Discord:琉璃室所 |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