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某醫學院教授曾問學生:「甚麼痛是可以忍受的?」
學生回答:「只要是『別人的痛』,全都可以忍受。」
那並非教授預想中的答案,可是又不能說學生答錯。雖然教授本期待學生能以醫學角度出發,但站在理性分析的立場上,學生的答案再正確沒有。
後來這一問一答被大學生拿來當智力題,被考的人知悉答案後每每沉默。
這個答案並無不妥,甚至可說甚有智慧。然而聽罷總似有塊不知名的東西卡在胸口妨礙血液流通,令人快活不起來。
無可否認,別人的痛我們縱會予以同情、憐憫、甚至感慨落淚,但無論對方有多痛,都不可能刺激到我們的神經。感同身受這回事,在痛感這一環完全失效,是以只要是別人的痛,全都可以忍受。
真正錐心刺骨的切膚之痛,不幸地,只會發生在以「我」為中心點出發的事情。
紀錄片裡,丈夫陪太太一起迎接新生嬰兒。分娩被醫學界列為十級痛楚,眼看妻子額角頸側全是豆大汗珠,丈夫縱心疼太太,無奈那種撕裂劇痛若干年後便會在丈夫的記憶中褪色,只有經歷過劇痛的太太才會至死不忘。遇上車禍,男友為保護女友而受傷,女方自然痛心不已,寧願受傷的是自己。可惜那折骨之痛只會為她烙下一個淡淡的印,惟男方才會於風起之時感到骨節間的拉扯。
沒錯,只要是「別人的痛」,全都能納入「可以忍受」的範圍,因為我們並沒有「忍受不了」的資格。
並非我們冷血無情,只是無論那痛有多痛,那苦有多苦,痛不在己身便無法真切感受到那種痛楚。
沒真切地痛過傷過,我們又有甚麼資格講受得了還是受不了?
縱然多不情願,我們也得承認「別人的痛」在自己的立場上都是可以忍受的,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想像對方到底承受著何等痛楚。
也許世上有人會為了你眼中的一點小事而自暴自棄呼天搶地是件令你費解的事;你也無法理解那些因為失業、失戀、考試失準,甚至別人一句話而自殺的人。但別忘記每個人對痛的接受程度不一樣,我們眼中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能是他人的世界末日。
有些「別人的痛」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可以忍受,惟只有當事人才能真切體會刺在他們身上的痛,才有資格講可不可以忍受。
並非為逃避的人找藉口。他們懦弱抗壓性低是事實,只是我們沒資格說對方的痛不算一回事而已。
從不贊成自尋短見,於我而言,所有痛都是可以忍受的 ── 不能承受,但仍可忍受。
「承受」跟「忍受」是兩碼子的事。有些痛,其實可以承受,只是我們拒絕面對,於是它便被納入「不能忍受」的版圖上;而另一些痛,明明難以承受,卻因為我們的信念與堅持,於是在「可以忍受」的版圖刻上了滴血的記號。
我相信,世上確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是不能承受,是難過得要死,甚至比死更難受,然而忍受與否卻是一個選擇。
我選擇將「不能承受的痛」劃在「可以忍受」的界線內,即使痛得快要窒息,熬過了,總有一日會好起來。假如選擇放棄,那麼我便永不會知道明天的自己,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若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留言✏️、點❤️、書籤📌催更🛎為我打打氣📢歡迎加我 ID 交流、討論劇情、催更、分享貓奴日常及美食心得❣️2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earoBH4wt
2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VuWW9yhi2
| IG:@琉璃異色貓 | Fb專頁:琉璃異色貓 | Discord:琉璃室所 | Threads:琉璃異色貓 |2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a3xAazk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