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通乍聞噩耗,不禁脫口道:「怎麼可能?當日我倆還在長安街上約定來日舉杯共飲!」吳通忍不住落下男兒淚,皇上見狀,深知吳通與李嗣業之交情,當初正是吳通前往安西都護府出任務,方能調動李嗣業將軍率領安西軍回歸中土,立下收復兩京的汗馬功勞!
皇上伸手拍拍吳通的肩膀安慰道:「朕知道你心裡難過,只是人死不能復生,你還是得節哀!朕已經安排『郕國公』率領百官前往弔唁,你就隨行前往吧!」李輔國當時已經因公受封『郕國公』。
吳通此時不禁悲從中來,道:「為何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忠君愛國之士皆為國捐軀,而那些貪生怕死之輩仍是好官我自為之﹗」
安史之亂若非有這批忠臣猛將為唐朝討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唐朝如何中興呢﹗皇上豈會不知,道:「吳卿可是指賀蘭進明﹖」
吳通道:「下官不敢妄議他人﹗」
皇上忍不住笑道:「朕聽聞你在長安大街打了賀蘭進明,怎麼還不能解恨﹖」
吳通憤恨道:「屬下恨不能手刃賀蘭進明,以慰張巡大人在天之靈﹗」
皇上沉吟半晌,緩緩道:「眼下百廢待興,朝廷招降納叛之人頗多,賀蘭進明若是不知反省,改日自然獲罪,到時可要勞煩你。」賀蘭進明以為貶官之後,逃過一劫,實則不然。子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吳通道:「下官知道。」皇上緩緩道:「賀蘭進明畢竟是朝廷命官,你身為忠義堂堂主有些見不得人的事,你不方便自己動手,找個江湖人士代勞即可。」吳通道:「謹遵聖命。」
唐/杜甫/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四鎮富精銳,摧鋒皆絕倫。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老馬夜知道,蒼鷹飢著人。臨危經久戰,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雲隨殺氣,飛鳥避轅門。竟日留歡樂,城池未覺喧。
杜甫高度讚揚了萬里赴國難的安西士兵,他們軍容嚴整、秋毫無犯,堪稱大唐軍人的典範,五千安西士兵的領頭人就是大唐名將李嗣業,這位陌刀將一生屢建奇功,尤其在安史之亂的生死存亡中,為軍前驅,率領陌刀隊“如牆前進”,所向披靡,一手扶起了搖搖欲墜的大唐江山。大唐陌刀隊的代表人物李嗣業,京兆高陵(今陝西省三原縣)人,據說身高七尺,力大超群。其一生戰功彪炳,邊軍時期先後打敗十姓蘇祿、小勃律國、石國、大食國等國,安史之亂中又多次擊敗叛軍,收復兩京及河南、河東兩道郡縣,被敵軍稱為“神通大將”。唐肅宗得知李嗣業舊傷口破裂,流血而死,甚是震驚惋惜,便下詔表彰李嗣業的生前功績,賜諡號為忠勇,追封武威郡王,並派靈車護送其遺體回任所。
這日,吳通隨著『郕國公』李輔國及文武百官來到李嗣業的故居地陝西高陵,會場已是人山人海,會場上盡是鮮花與輓聯,輓聯:『英烈千秋』、『英風不泯』、『浩氣長存』…只聽此時嗩呐響起,笙,鈸,鑼,碰鐘隨之而起,典禮為之開始。唐軍司儀朗聲道:「故大唐將軍李嗣業告別式,家祭禮開始…」約莫半個時辰時間,家祭禮結束。
唐軍司儀朗聲道:「公祭禮開始,有請『郕國公』上香…」只見『郕國公』李輔國引領宮廷侍從一行人,走進會場,靈堂之前會場人員遞上三柱香,『郕國公』當即上香致意,上香後,唐軍司儀道:「家屬答禮。」李嗣業夫人與兒子李佐國躬身鞠躬致意。唐軍司儀道:「『郕國公』今日秉承聖意而來,有請『郕國公』代聖上朗讀悼文。」
『郕國公』李輔國拿出悼文,朗讀道:「李嗣業,植操沉厚,秉心忠烈,懷乾時之勇略,有戡難之遠謀。久仕邊陲,備經任使。自凶渠構亂,中夏不寧,持感激之誠,總驍果之眾,親當矢石,頻立勛庸。壯節可嘉,將謀於百勝;忠誠未遂,空恨於九原。」
此文大雅,其辭細琢,其意雋永,其情戚戚,待『郕國公』讀畢,會場眾人聞之莫不哀痛,只見『郕國公』躬身鞠躬致意家屬,隨即步出會場。
唐軍司儀朗聲道:「有請忠義堂吳通堂主與夫人上香…」只見吳通與劉芸,走進會場,靈堂之前會場人員遞上香,二人上香致意,唐軍司儀道:「家屬答禮。」李嗣業夫人與兒子李佐國躬身鞠躬致意。唐軍司儀道:「忠義堂吳通堂主與李嗣業將軍,有著兄弟情誼,有請吳通堂主朗讀悼文。」
吳通拿出悼文,朗聲讀道:「吾友嗣業將軍,忠肝義膽,蒼天可鑑,奉旨討逆,即赴國難,舉武揚威,戰功赫赫,匡扶社稷,忠勇卓絕,乃一世之傑也!嗣業征戰,肉袒執戈,身先士卒,如牆而進,所向披靡,今為國捐軀,鬼神泣壯烈,天地為之同悲,江河為之悲嘯,英烈不朽,屹立千秋,英名永垂,感君風範,氣貫河嶽,千秋萬代,誰堪比雄?」吳通讀畢,已然落下男兒淚,想起過往種種,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竟爾驟然離世,不禁痛哭失聲,吳通真情窮切,激昂酸楚,自然成文,在場之人聽聞吳通至情至性之所言無不落淚。
吳通忽然悲泣道:「取酒來!」只見一名唐軍拿出兩壺酒走向吳通,吳通接過酒壺並將一壺酒打開放在靈堂案上,自己則打開另一酒壺,吳通泣道:「嗣業將軍,咱倆再喝一壺酒!」
語畢,舉起酒壺向李嗣業的牌位處致意後,便即喝起酒來,想不到吳通竟一飲而乾,飲畢後,在李嗣業的牌位處酒壺旁放下空酒壺,吳通喟然嘆道:「千秋萬代,誰堪比雄?」話完,與劉芸躬身鞠躬致意家屬,隨即步出會場。
ns 15.158.61.4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