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李輔國沉吟半晌,又道:「吳堂主此行是否有機密情報回報朝廷﹖」吳通心中一驚,旋道:「大人料事如神,下官確有機密相告。」宦官李輔國心道:「天下大亂,忠義堂堂主非當世英豪不能濟,韓震舉賢達能,此子若非有非常之能,豈會舉薦此人為君上效力﹖」此時面色不改,起身而行,緩緩道:「耳聞洛陽城中有大事發生,安祿山傳位給晉王安慶緒,尊稱安祿山為太上皇,然則此事太過唐突,不知吳堂主是否有最新情報﹖」
吳通心想朝廷也知道洛陽城有大事,只是應該還不知道此事,遂道:「秉大人,大年三十,為探軍機大事,深夜入宮,洽巧親睹安祿山遇刺之事。」李輔國驟然聽聞,不由大吃一驚,面色大變,急道:「此事當真﹖」吳通正色道:「此事下官親眼所見,絕無虛言﹗」於是吳通乃將自己二人得知安祿山封禪華山,遂決定夜探華山下敵營,當日大雪漫天,卻不料遇上貴客來訪,二人趕緊走避,隨機避入一個大營帳之中,哪知事有湊巧,竟遇上自稱嚴大人的高官來訪安慶緒,得知嚴莊三人密謀除掉安祿山,因此,也就入洛陽皇宮打探,大年三十夜裡入宮,二人如何目睹李豬兒行刺安祿山之經過,一一告知。
李輔國聽完,大喜道:「爾乃大唐當世英豪,無出其右,忠肝義膽,行事果決,實不愧忠義堂堂主之位﹗」
吳通正色道:「此乃韓前堂主知遇之恩,吳通今生定當不負所託,竭盡心力,匡扶大唐。」
李輔國聽完,道:「值此亂世,凡我大唐有識之士,理應竭力所能,同舟共濟,上下齊心,掃蕩逆賊,匡扶社稷,吳堂主此行即立此大功,實乃大唐之福,此等軍機大事,待我乞奏陛下,爾必有封賞。」
吳通一聽,旋道:「屬下無尺寸之功,焉敢得此封賞。」
李輔國聽了,道:「此等機密情報朝廷自有公論,爾無須客氣,也無須謙讓了。」李輔國所言,確是如此,並無虛言,此等機密情報,朝廷即使願意花重金取得,亦是難如登天﹗所以唐太宗當時為經略西域,方設有忠義堂,僅有堂主一人所官派,其餘各地分堂皆是忠義堂堂主所佈建之眼線,是以,情報對戰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忠義堂,雖僅有堂主一人,一人足可敵千軍萬馬。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此等機密情報乃是軍機大事,本就該照功封賞,宦官李輔國一聽之下,大喜自不待言,旋說封賞之事,自是絕無妄言﹗吳通遂道:「感謝大人提攜之恩,屬下感恩不盡。」
宦官李輔國道:「此等軍機大事本官可得趕緊上報陛下,吳堂主這就請回官邸,他日另有任務再行通知。」於是吳通也就離開大殿。隔日一早,一名小宦官帶著一群內侍隨從扛著一箱箱賞賜之物隨行在後,進了門,小宦官拿出詔書,宣讀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義堂堂主盡忠職守,迭立大功,故賜黃金一千兩、銀二千兩、粟五百石、绢千匹、明珠數十顆、五只玉手鐲,以表聖恩,欽此。」封賞之事,一如預期。
又過了一天,一大早一名小宦官就來到官邸說李公公召見忠義堂堂主,吳通也就隨即隨之入宮。宦官李輔國起身相迎,道:「吳堂主,請坐。」吳通聞言,乃恭謹道:「多謝李大人。」待吳通坐定,李輔國道:「聖上聽聞吳堂主冒死入敵營獲取之軍機,甚是震驚,此等軍機為我方知悉,聖上旋即調兵遣將,只是此事仍需借重吳堂主之所長,方能令聖上安心。」
安祿山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殺死,唐軍看重叛軍此刻正在內訌的好時機,吳通聞言,仍恭謹道:「此乃忠義堂為所當為之事。」李輔國點點頭,旋道:「恕我直言,此行任重道遠,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無人可擔當此重責大任﹗」吳通驚訝道:「此事自是非同小可,還請大人明說。」李輔國從椅上起身,緩緩道:「安祿山叛亂稱帝,生靈塗炭,凡我大唐子民,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誓言硃殺此賊﹗雖說逆賊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然長安京城仍為逆賊所據,皇上討賊之心無日稍減,期早日收復長安,為此皇上下詔郭子儀、李光弼將軍領兵討逆,然則賊勢甚強,今日奉了陛下之命前來,便是要吳堂主帶著皇上詔書前往安西都護府拜見李嗣業將軍,然如此重責大任,若非吳堂主,無人可以銜命前往安西都護府,完成使命。」只見吳通此時旋從椅上起身,目光炯炯,神色剛毅,當即拱手道:「吾堂堂丈夫,志在四方,丹心報國,不愧此生﹗」李輔國陡見此子豪言壯語,不覺大喜道:「吳堂主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此行遙遠,事不宜遲,明日啟程。」詩曰:
匡扶社稷丹心表,平平仄仄平平仄
俠膽忠肝難阻違,仄仄平平仄仄平
奉詔西行銜命去,仄仄平平平仄仄
花間陌上馬催飛。平平仄仄仄平平
ns 15.158.61.4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