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簡直就像趕火車一樣,把今年沒玩遊戲的份一口氣補回來!這周要談的是《Aliens:Dark Descent》(下稱《AD》)。
嗯,先說我不是《異形》系列的愛好者,倒不如說,我根本不記得自己有完整看過一套《異形》,記憶只有從收費電視的電影台斷斷續續看過,這樣實在不可能搞清楚,自然也稱不上粉絲。
既然如此為何會入手《AD》,則是看到某影片(不是想隱密,而是真忘了)說這是近似《XCOM》但即時制的好玩遊戲,便先放入願望清單——沒錯,找遊戲玩時看到這款在史低,便買了。
老樣子,先從劇情說起。
我看《AD》的簡介(廣告文)是套用《異形》近似世界觀與設定的原創劇情,亦是這個緣故我才放心入手,基於我沒看《異形》系列所以無從判斷,因此我會直接當成原創遊戲來看待。
一言以蔽之就是好萊塢劇本吧,玩完序章差不多能夠想像之後如何展開以及結局,而實際上玩完後也確實八九不離十,這不是什麼壞事,意味著它的劇情結構穩固,儘管無法帶來什麼出人意料的驚喜,但一定不會生氣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故事從顯然是「人為」把異形帶到星球各處與太空基地站開始,女主意識到未知生物要是逃出星系會非常危險,捨棄人性作出了要以武力系統封鎖星系的決定,自此便是殘存人類與異形的困獸鬥。
一邊尋找逃脫的方法,盡可能救援未被感染或殺害的人類,同時自然也會瞭解到這背後的陰謀,故事並不複雜,遊戲有逐步揭開謎團,節奏算舒服。
勉強算是亮眼的點應該是男主與女主,二人智商都在線上,而且能夠感受得到二人從對立的立場慢慢建立信賴關係,更甚是在危難下合理的急速成長,到最後的付出與一點點遺憾美,算是寫得挺飽滿的。
那麼接下來是遊戲性了。
先說引我入坑,也就是近似《XCOM》的部份,即時制的策略和那個回合制在操作上真的不可能近似,但如果以難度以及育成的體驗來說,完全是傳奇鐵人那個味道。
育成的部份是超簡化版的《XCOM》,雖然還是有些異形科技與裝備升級,但坦白說真的太少也沒什麼自由性,至於角色的育成也沒什麼特色,反正就是各職業一隻來組成隊伍,把他們練好練滿就對了。
關鍵在於戰鬥的部份,那個難度……真的玩到吐血,因為我是很少去玩多周目或重玩(除非遊戲本身如此設計)的人,所以直接玩最難,反正先輸幾次摸清系統就好。
先說清楚,難到吐血算是稱讚意味,並不是說這是垃圾遊戲。
基本上就是操控五人(前期四人)的戰術小隊,控制他們在地圖上走動調查物件,完成各個目標後就結束回到基地,前往下一張地圖這樣。
原本我以為會是前期育成痛苦,後期便能體驗一下虐殺異形的爽感——不,完全沒有這回事,也許人類面對怪物就是如此無力的吧,基本上從開首到結尾,哪怕是等級提升到最高、科技拉滿,面對如海潮般撲來的敵人,仍然只能說一聲再見。
既然如此,那就想辦法別遭遇敵人——這便是《AD》的精髓,想辦法偷偷摸摸、不被發現地潛入調查吧!只要不被發現就不會提升敵人的強度,如此當要面對非得開戰的狀況時,至少敵人不會那麼棘手,這才驚覺原來這是潛行遊戲!
反正就是盡可能地玩躲貓貓,真的不行還有撤退再進入關卡來重整敵人強度的做法,可以從戰力設計上看得出來並不鼓勵硬幹,當然這又會衍生到主線中期所招來的「限時」問題,包含這個在內非常困難。
老實說,玩得很鬱悶,因為這就是比耐心,總之每一步都仔細確認會帶來什麼影響,萬一發生什麼事時要怎樣撤退,而實際上這種步步為營是確實有效的,換言之這並非無解的難關,而是有經過設計,要玩家去尋找AI的漏洞來攻略——這恰好是《異形》的主題吧?這麼一說其實遊戲體驗與故事主題相當契合,亦是這個緣故我才認為這是團隊精心設計而非刻意噁心玩家。
既然是如此困難的遊戲,想當然各種彈藥、工具箱與醫療包的資源亦是有限,而這個時候不得不說《AD》設計了一個相當有趣的系統,那就是「命令」。
「命令」會隨時間自然恢復,因此如果願意小心前行的話基本上都是常駐滿的,而「命令」當中有短時間的強大火力輸出、戰術緩速又或者其他部署在場地近似陷阱的特殊效果,作為「無限」的資源自然成為攻略關鍵,亦因為在各種限制下有一樣東西能不用顧慮用到爽,不得不說成為釋放鬱悶感的缺口,這基本上是叫我堅持玩完的關鍵設計。
寫著寫著有點多了,該來總結。
假若本身是《異形》的粉絲估計不用多說,遊戲設計上有呼應主題,應該是可以玩的,而對對抗異族的科幻作品感興趣的話,應該也可以一試,另外喜歡挑戰難度,輕育成而重視包含戰術與反應的操作,那麼《AD》應該能夠有所滿足。
ns 18.68.41.17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