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寫完最強,那這周就談私心喜歡的,會用這樣的形容方法,是這兩部作品都無法做到較全面的角度去推薦,是很倚賴觀眾吃不吃這一套。
先聊《學姊是男孩》,最初試吃時的心態多少有著「會不會是炒近年很大熱的話題」,但實際看下去後發現這是一部很踏實的作品,探索青少年成長時對自我與性別的看法,以一條大主軸貫穿,好些地方的刻劃都能稱上不錯。
主軸就是一名少年自小喜歡可愛的事物——這其實在作品中算是常見的設定,另外也有什麼男當女養或女當男養,扯得有點遠了,總而言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底下,令少年從小懷疑自己是不是女兒心長在男兒身上。
一般來說,可能長大後這些想法就自動消失,也可能是配合環境把自我磨滅,而主角則是想法越來越強,乃至想要試著當女生來確認。
不是其他作品中把這設定當作梗來戲耍,而是認真探討精神層面的問題,亦是這部作品的靈魂,而為了圍繞這個主題,作者也很努力安排適合的設定,例如必然會出現的家庭矛盾,讓父母各自擔任支持與矛盾的一方,另外還有安排同性同輩與異性後輩,交織出不只是單純喜歡,而是揉合了性別觀念的三角關係。
不論是準備環境、故事的展開還是角色的想法,因為整部作品全心全力聚焦在三名關鍵角色的心靈上,即使坦白說事件有些零碎,但至少能從成長中找到脈絡,並且努力避免重複感,能夠看出清爽的推進,綜合來說挺不錯的。
至於《地下城中的人》則是專精於另一個特別角度的故事,那就是圍繞奇幻設定來展開,把地下城(迷宮)視為一個職場,透過較為新鮮的工作角度去發掘常見設定的背後運作原理。
假如只是像沒有大劇情線的四格作品,真的只是挑各個設定來寫的話,肯定不會像現在這般好看,它挑了一條非常好的主線,雖然薄弱但剛好夠貫穿事件,那就是女主角尋找大機會在地下城失去蹤影的父親。
為什麼會說這主線薄弱,最主要是設定上女主的實力問題,對現況無可奈何,就算想去找也沒有辦法,理論上「救人應該越快越好」,可是既然實力不濟就算急也沒辦法,便只能在相信父親沒事的前提下,在精進自己與打探消息上努力。
把催命的時間限制解除,反過來進入一個「只能希望沒事」的放緩時刻,一舉一動看似與救人無關,卻又是在緩慢的時間中一步一步前進,觀眾能跟著主角的角度去瞭解地下城,看看作者以什麼巧思去解釋地下城的運作原理,似乎無關的事情,卻又總是若有若無地可能與救援父親有關,又或者補述父女間的過去。
背景架構好了,就是細節比拚,採取比較輕快的格調,在輕鬆的氣氛底下發生一件又一件趣事,漸漸瞭解地下城的不同面向,雖然是個職場但其實一直在探索,揭開各個名為設定的謎團,時而開玩笑時而胡鬧,交織出令人開懷的氛圍。
這部作品的魅力在於,它很能說服人去放鬆,但同時它又不至於鬆到什麼都沒有,維持著一個有點什麼留下的舒適狀態。
4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XxDKIsP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