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過往寫的感想,就知道我鍾情於幻想世界,但偶爾也可以讀一下寫實類的,本次要談的是香港作者林建平老師所著的《櫻桃》。
首先說說邂逅,會挑上這本書,一些緣份下知道作者之餘,難得首次去逛書展,就想挑一下一般來說基本不會考慮入手的書,而挑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必須是單本完結的,因此還有好幾本感興趣但因為看起來不知道能不能出完的大長篇就放棄了,這本《櫻桃》便是一本完結的作品。
那麼進入正題。
我真的好像是第一次讀到實體小說是用純白的紙張,一直讀我的眼晴就一直在悲鳴,十分剌痛,唯有看一下停一下,某程度上來說是變相保護眼睛不要長期閱讀嗎?不論如何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書都會用有點帶黃的紙了。
至於讀一會斷一會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長達半本的鋪墊。全書一共十九章,前面十章是近似於人物介紹的瑣碎故事,近乎看不出背後的大主線到底是什麼,也沒有什麼緊張感,直至到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各個獨立描述的角色終於產生交匯時,才總算有了些許的緊張感。
慢,真的很慢,慢到我腦海裡找不到類似的作品,畢竟要花這麼長篇幅去鋪墊的作品,在過程中一定有著某種異常讓人追求下去,《櫻桃》中勉強就是凶宅的存在,但坦白說那十章的角色故事本身沒有突顯凶宅,而是在細說角色的過去、閒話家常以及生活的瑣碎事,真的是靠意志力堅持才能讀下去。
讀《櫻桃》的過程中,我想起的是《蝶殺的連鎖》,一樣是一群看似沒有關連的人,以各自的視角進行故事串連起來,饒是兩者技巧上相同,定位上相距甚遠,後者顯然是推理,但前者最多只能說是懸疑。關鍵在於「調查凶宅的動機」太過薄弱,藍兼併靠一個「感覺有事」就直接干犯非法入侵民宅才讓故事正式切入凶宅主題,假若當成推理來讀絕對會翻桌。
當然,有靈體存在也是小部份原因,不過靈體在故事中並沒有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更像是要活者反思的存在,增添一些懸疑的氣氛。
支撐完前半,那後半開始解謎凶宅以及眾多角色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又如何呢?的確是挺精彩的,就算感覺到刻意誤導某人為真兇,想要反過來敲定真相也不太可能,畢竟這是懸疑故事而不是推理故事,只有等著真相大白的一刻,所有人物的確是有關連而且又合理說得通的。
硬要找點話說的,就是在開局故佈疑陣的羅思羅竟然真的只是被用完即丟的工具,後續沒串連上些什麼,還是我可能遺留了可能的暗示?另一個是明明以法醫人類學家丟出「燒炭自殺身亡的人,身體都會呈現櫻桃色」作為噱頭,可是凶宅的真相可謂與自殺者的屍體模樣無關,能不能說詐欺啊(笑)。
以上的感想可能有所偏頗,畢竟個人慣於閱讀娛樂小說,都是一開首就吸引目光讓人很想要讀下去的,我不知道《櫻桃》是不是帶著另一種意義,甚至改編至真人真事之類來創作,但無奈口味與經驗問題,只能從「故事是否有趣」這一點切入。
53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2zjFRd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