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不用相隔一年就能玩到軌跡續作,本周要談的是《黎之軌跡II》。
雖然下了個這樣的標題,但其實不是重點,話雖如此,仍是得說明——《黎》應該是到此為止,沒配對也不是軌跡系列第一天的事,可是這部作品不知道是刻意還是怎樣,一堆閒聊都是戀愛相關,步入結局時之前出現過的角色基本都走在一起了,就主角群沒這方面的要素。
好啦,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畢竟這又不是戀愛遊戲,只是想到某最強警備和服務員也放閃,就覺得范恩真的……
咳咳,回到故事上吧。
整體來說有兩種相反的感受,針對軌跡系列相當不滿,但僅以《黎》的兩部曲故事來說則勉強可以接受。
先說針對軌跡系列不滿的部份,那就是軌跡世界沒有明顯的推進感。
當然,要說時代變遷,軌跡世界真的在《黎》中變得和我們現實差不多了,雖然說自從「網路」登場,加上《創》的AI命題不算太意外,但這邊說的推進感是針對世界故事的推進,而以往這個推手便是結社的各個計劃。
隨著《黎》事件的真相揭曉,至少就目前直說的內容,一切最多只能說是和結社的過去有關,並非現在進行中的某個計劃,所以為何不惜弄得世界大亂也要做「什麼」,貫穿整個軌跡系列的重點其實沒有推進。
硬要說的話,就是介紹了那個導力革命的原點,或許有關,嗯,一切都只能用猜的,玩了兩部曲卻依然只能滿頭問號去猜,老實說很不爽。
尤記得《閃》提到盒子觀念,至今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法,相對的在《黎》收尾突然提及「太空軍」,且不論S技的太空演出,本以為應該是沒進展到那個地步或者「無法」到太空,總之就是一大堆問號而已。
至於只談《黎》自己的故事嘛,基本上它是完整的,因為在II中,它就是替I擦屁股,把在I中來不及說完的東西補完而已,不論是庭園、一些配角的過去與成長,以及表面上完成了來自女主的委託。
這麼說吧,《黎》的兩部曲其實很像軌跡系列的番外,不敢說是準備進入系列的結束篇,但至少算是迎來一個新段落,因此《黎》在擔任系列過渡(即使明白但個人感想仍是不滿意),說的是在新時代來臨中某群關係者發生了什麼。
饒是如此,認真細說其實仍是有不少問題,像是最關鍵的假面……變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仍是不得而知,難得來到共和國,一直期待大總統有沒有什麼黑幕但是基本上沒接觸,更遑論有可以相信的情報。
至於時間回溯的設計嘛,應該算是較為低級的運用了,其實早在《零碧》就玩過,但當年應該算是玩家視角的一次性,而這次則是無數重來,也不是不行,就只是不只當事人,就連非當事人也一堆在那邊察覺到並輕易接受,有種「原來穿越世界線是這麼稀疏平常的事啊?」的無奈感受,而建基在重來的死亡結局,則是比起「困難致死的真實感」,更多的是死得太隨便——當然可以說以前都太巧合或者對方總是在放水不殺人,就只是這次一直失敗並沒有塑造出壯烈或絕望,因此才說隨便而廉價。
要說最糟的部份,就是II的「偽」終BOSS真的丁點都不燃,事件的真相也十分無力,當時滿腦子都是「就這樣?」的失落感去逛校園祭,接著就算知道還有真後續,心情老實說已經提不上來,結局真的太弱了。
還是來說些值得讚賞的部份吧?在I的感想中說過生活層面的描寫相當不錯,在II中更為成熟了,特別是支線的刻劃真的頗深刻,其中寫移民、難民的部份應該是屬於共和國的「特色」,當然不能讓這蓋過本身故事的主題,所以在有限的篇幅底下算是發揮得很好了。
站在生活這一邊,蠻多角色事件或支線(包含路邊閒聊)都寫得挺有意思的,仍是得老話一句,很有生活感,能夠瞭解角色當下的心情或者煩惱,算是玩起來的一點慰藉。
大概就這樣吧,不知道為何說勉強可以接受卻大半都是吐問題點,或許只是我在催眠自己可以接受而已?又或者是把一些小毛病放得太大,畢竟我玩完上百小時後,饒是稱不上滿足,但也不會覺得虧了啦。
會有好的觀感,說不定全賴遊戲系統?這一點就留待下周聊了。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