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大家對「丼」呢個字都唔會陌生,香港咁多日本餐廳,有唔少都會賣日本嘅「丼物」,甚至有間餐廳叫丼丼屋,相信大家都會認得呢隻字。
喺日文入面,「丼物」どんぶりもの嘅羅馬字係Donburimono。一般會簡稱做「乜乜丼」、「物物丼」咁,我哋就會直接用佢「丼」嘅第一個讀音Don嚟讀,不過,廣東話其實本身冇/don1/音嘅字,所以,有啲人都會讀成「當/dong1/」。
日文會用到個「丼」字,係因為字形似個碗入面裝住食物,演變成專指一碗有餸嘅飯。不過,我其實唔係想講日文,因為我都唔識日文,所以上面有咩講得唔啱,都歡迎指出。
呢度要講嘅,當然就係廣東話啦,而呢隻「丼」字,其實係我哋一直都會用到,只係唔知個本字係「丼」字姐。
丼:《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井。《說文》八家一井,象構𩏑形,丶𦉥之象也。《徐曰》𩏑,井垣也。周禮謂之井樹。古者以瓶𦉥汲。本作丼,省作井。又姓。又《集韻》都感切,音黕。投物井中聲。
──《康熙字典.丶部.四》
喺《康熙字典》入面,記載咗以前嘅字書、韻書都會話「丼」係同「井」。不過喺《集韻》入面就有呢一段記載,指個意思係「投物井中聲」,而讀音係「都感切,音黕」。
《集韻》係北宋宋仁宗嗰時,官方搵人寫嘅韻書,韻書就係會記錄讀音嘅字典,一般都係用反切嘅方法嚟記錄,好似上面「都感切」咁。《集韻》成書只係遲過《廣韻》廿九年,而兩本都係官方搵人寫嘅韻書。咁點解卅年前出咗《廣韻》,又出多本《集韻》呢?
唔知大家對北宋初年嘅印象係點呢?仲記唔記啲咩「重文輕武」、「重視文教」、「文人掌軍」呢啲呢?就係因為北宋重視文教,怒推科舉,所以先會嘥咁多資源去出啲韻書畀啲考科舉嘅考生作為應考嘅官方工具書。但係因為啲人覺得《廣韻》唔掂,所以要執執佢,執完就有咗《集韻》。而兩本書最大嘅唔同係《集韻》收多好多字,連啲異體字,包括正體、古體、或體、俗體全部都有收錄。所以就會見到《集韻》會有收錄一啲其他字書冇收錄嘅字同意思。
再嚟就輕輕講下反切點玩。「都感切」,「切」就係指係用咗反切嘅記音方式咁解,記音嘅作用就喺「都感」兩隻字度。最簡單嘅理解就係聲母攞反切前字嘅聲母,即係「都/dou1/」嘅/d/;韻母攞反切後字嘅韻母,即係「感/gam2/」嘅/am/,所以有「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聲調就有啲複雜,要分為調嘅陰陽同調嘅四聲,想了解多少少,可以去《粵聲調》了解下。聲調嘅陰陽就喺前字度攞;聲調嘅四聲就喺後字度攞。「都」「感」分別係第一聲陰平同第二聲陰上聲,跟返「上字分陰陽,下字辨平仄」嘅原則,呢個字就會係陰上聲。結果,個字嘅拼音就會係/dam2/。
再睇返個意思,「投物井中聲」,係一個擬聲詞。井入面就有水嘅,掉嘢落啲井水度,就會發出丼/dam2/一聲。喺廣東話入面,我哋好誇張咁讚人好靚,就會話「真係靚到丼一聲」,甚至兩聲、三聲。另外,因為有「投物」嘅意思,所以我哋都會用嚟做動詞,例如「丼擸𢶍 (垃圾)」、「丼晒啲嘢佢」,都係用呢個「丼」。
目錄
甲、鳩噏 │ 乙、娛樂 │ 丙、文學 │ 丁、語言 │ 戊、文化 │ 己、文字 │ 庚、歷史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