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同是明人的洪自誠有書曰:《菜根譚》,此乃集儒道佛禪於一起的好書,其中有曰:
「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意謂:細微之處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遺漏,在沒人見的地方不能做見不得人的事,即使處於窮途困境的時候也振作精神、奮發向上,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筆者以為,今天有很多資訊告訴你我,英雄是什麼?是一個打十個?源源不絕之超能力超人?還是駕戰機的英雄?拯救世界的異能人?原來……真正的英雄就是洪自誠《菜根譚》:「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當筆者看到朱紫國的四回:
原來,金毛犼(賽太歲)在Deepseek(深度求索) 《西遊記》戰力掛行榜上居然名列前茅!不過,這妖魔鬼怪雖然好厲害,但絕非什麼真英雄。他只是觀世音菩薩的座騎---金毛犼(賽太歲) :因為偶然聽到了朱紫國的國王還是東宮太子的時候,因極好射獵,率領人馬,縱放鷹犬,正來到落鳳坡前,傷害了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生二子,於是牠下凡作亂,令朱紫國國王大病,還擄掠朱紫國國王的東宮娘娘「金聖宮」想污辱,幸好得紫陽真人替「金聖宮」穿上了「領新霞裳」,令妖魔鬼怪莫能接近。
之所以金毛犼(賽太歲)如此厲害,是因為他身上有「三個金鈴」:一個金鈴幌一幌,有三百丈火光燒人;第二個幌一幌,有三百丈煙光熏人;第三個幌一幌,有三百丈黃沙迷人。煙火還不打緊,只是黃沙最毒,若鑽入人鼻孔,就傷了性命。
孫悟空去到「金聖宮」身邊才知道「三個金鈴」,所以他跟「金聖宮」兩次合謀要騙倒金毛犼(賽太歲) ,把真的「三個金鈴」騙到孫悟空的手上來。第一次孫悟空不懂得使用而失手丟了「三個金鈴」。不過,金毛犼(賽太歲)的「死穴」是朱紫國國王的東宮娘娘「金聖宮」------無時無刻都想親近她而成了金毛犼(賽太歲)的致命弱點(好色的代價!)
而這一篇日記的重點是:
當頑皮的孫悟空收伏了金毛犼(賽太歲)後,心魔作祟而亂用「三個金鈴」,還火燒人間世;幸好觀世音菩薩及時出現灑聖水滅火:
只見那怪(賽太歲)打個滾,現了原身,將毛衣抖抖,菩薩騎上。菩薩又望項下一看,不見那三個金鈴。菩薩道:「悟空,還我鈴來。」行者道:「老孫不知。」菩薩喝道:「你這賊猴!若不是你偷了這鈴,莫說一個悟空,就是十個,也不敢近身!快拿出來!」行者笑道:「實不曾見。」菩薩道:「既不曾見,等我唸唸《緊箍兒咒》。」那行者慌了,只教:「莫唸莫唸!鈴兒在這裏哩!」這正是:犼項金鈴何人解?解鈴人還問繫鈴人。菩薩將鈴兒套在犼項下,飛身高坐。你看他四足蓮花生焰焰,滿身金縷迸森森,大慈悲回南海不題。
其實,孫悟空不只一次想把天上寶物據為己有;究竟,孫悟空只是頑皮貪玩?還是心魔作祟?
昨天討論過「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其意思不同。「不落因果」是沒有因果,過去造的惡不受惡報;「不昧因果」就是明瞭我受的果報,清楚知道這個果報,是過去什麼業因感得的。
其實,兩者都是各執一極端:只執著「不落因果」會造成行事妄為、不顧後果,像西方某些宗教只要你絕對信仰卻不要問,信了就上天不信下地獄,想一想世界哪有如此便宜?
同樣地,只執著「不昧因果」受困於重重因果律之中,結果令人消極,甚或「躺平」不理人世事,一如寫《了凡四訓》的袁了凡起初的經驗:凡事有因果命數而不思上進(註:參考:「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電子漫畫版袁了凡《了凡四訓 》的啟示!)
各執一端而不懂得因時制宜及平衡者,當然不是真英雄,金毛犼(賽太歲)戰力厲害但殘害蒼生更令人髮指,至於收伏妖怪的孫悟空也一樣不是真英雄:他心性未定,容易入魔,還要唐僧點化吧!?
ns 15.158.61.5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