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喜歡閱讀及寫作小說,近年除了紙本大家作品,網路上的各式各樣小說作品也是會留心的,近讀萬洛希《踩著摩天輪的少女》,心中有感而發,遂成此文。
在古代,《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有提及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聼塗説者之所造也。不過,發展到現在,小說已成為主流,又豈是原來如此?
筆者讀評萬洛希《踩著摩天輪的少女》,會從兩部分作說明,本文先說宏觀部分,下文會再說微觀部分。希望有興趣者,在讀過本文後,也會拿作者的小說來看看。
《踩著摩天輪的少女》故事很簡單,敘事者「我」(註:不一定是作者自己,儘管這是自傳式成長小說/私小說,下文再談。)跟林湘妍之間的點點滴滴。兩個人到中年而立的女生,穿插著小學到大學時代的共同往事,從前被偷了白靴子及被霸凌退學的女孩,到大學時代兩人都曾有著出國到日本留學的經歷,但在人生路上卻有不同的轉折,轉眼間獨立特行的林湘妍,以獨輪車作為興趣到世界各地比賽,並且發展到為事業,而敘事者「我」呢?
「摩天輪」是幸福的象徵,在林湘妍眼中借代了獨輪車的隱義,而成為了小說的名稱及主題!
讀完《踩著摩天輪的少女》,筆者立刻想起了199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執導的《おもひでぽろぽろ》(兒時的點點滴滴Only Yesterday ) 。同時,也想到了日本的「私小說」題材
私小說是二十世紀初日本文學的一種特有體裁,特點為取材於作者自身經驗,以第一身「我」為敘事者,採取一種自我暴露的敘述法,並且有著自暴支配者的卑賤的心理景象做為特色,是一種寫實主義的風格,成為日本近代文學的主流。代表作品有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孃》(伊豆の踊子)、《十六歳の日記》、太宰治《人間失格》等……(註:詳參連結註釋)
筆者非常感到萬洛希《踩著摩天輪的少女》就是有著這樣的特色,除了因為以第一身「我」為敘事者並採取一種自我暴露的敘述法之外,更加把曾經被霸凌而退學的林湘妍跟自己做了比對,同時也帶著一種「自暴支配者的卑賤的心理景象」:
林湘妍過往被霸凌退學,但現在重逢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獨輪車,而取得了滿足自己的事業;但我呢?
當然,我們不需要把「私小說」理論「生吞活剝」並削足適履地套在《踩著摩天輪的少女》上去。反而,我們可以運用更加多的理論、觀點來看待小說,尤其是自傳文學與教養(成長)小說(德語:Bildungsroman),在外國一直也是一種文學潮流。例如:珍奧斯汀的愛情成長三部曲《愛瑪》、《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就是最佳例子。
其實,萬洛希《踩著摩天輪的少女》也是有著這樣的一種特色:自我反省、自我成長!
以上愚見非常膚淺,若有錯漏,還望包涵!以上的也把小說的背景作了簡單的介紹,在這兒,筆者之所以要寫此文,原因還有如下:
第一,一般網路小說,大家都看了便算,誰又會耐人尋味?然而,亦正因為耐人尋味,才會有閱讀的樂趣、寫作的動力,不論對評者與作者而言!
第二,好的作品是不會被人遺漏的,所以作為一個寫作小說的你,請不要氣餒!儘管反應不似預期,亦無阻有心有力的寫作小說者!
第三,運用不同的文學理論來賞評相關的文本(TEXT)------特別是小說,放開了自己的胸懷,接納更多不同角度的賞評理念。這樣做說能夠拓寬自己的眼界,加強自己的知識,並且反饋自己所要寫作的小說。
ns 15.158.61.1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