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注意,我連續寫了28天日記,中間有兩天因為生病而斷更。這應該是我人生當中「連續」寫得最久得一次了,讓我有了錯覺,似乎以「隨記」為名的文檔可以改回「日記」了嗎?算了,我還是先不要說大話好了,免得日後打臉。但是這個挑戰還是讓我知道了一件事——時間就如沾濕的毛巾,扭一扭還是可以水出來的。
話說我因為這份挑戰,突發奇想要訓練自己的連載能力,於是誕生〈一次性黑洞探測器,「冥渦」的信封〉這篇文。寫著寫著,中間遇到生病直接斷更九天。其實原本就覺得日更讓人壓力山大,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就要斷更好幾天。沒有存稿的話,日更太難了;哪怕有了存稿,日更作者都是讓我敬佩的大老。2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WlknDA4HI
冥渦的第六封信,我要在裡面備註不挑戰日更了,太累人了。
另外呢,也是因為有一篇對我來說更加重要的長篇小說,剛剛得知封面即將完成,於是我決定先把精力專注在這篇小說,這就讓我更加沒有精力來日更了冥渦了。
有種拋棄的罪惡感。
總之,以下是冥渦的第六封信。
致我的母文明:
不!兩億光年的時間還是太漫長了,我等不及了。尤其在有了充足的質量補補充和能量補充的狀況之下,還要讓我等待這漫漫兩億光年距離,等不住了。
為此,我有了一個計畫——在我對於母文明的歷史紀錄當中,有一個科幻概念,其名「恆星引擎」——藉由作用力於佔據恆星系99%質量的恆星,藉此推動整個恆星系。有兩條可行的執行方案,其一西卡多夫引擎(The Shkadov Thruster,我在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雙語辭典網沒有找到正式翻譯),藉由巨型光壓反射鏡,利用恆星本身的輻射壓來產生推力。其二是卡普蘭推進器(The Caplan Thruster,同樣也沒有找到正式翻譯),藉由收集恆星物質以核融合,向後射出高速粒子流以推動恆星。雖然上述理論都是建立在恆星上,但是挪用在黑洞也是可行的,因為活躍黑洞也有霍金輻射與噴射物質。2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kIA6efj7D
不管如何,都需要建造戴森球以收集能量。那又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但是兩億光年的距離,讓我有足夠多的時間建造。2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XDyekHYY7
探測器體內的3D列印開始運作,核融合引擎開始生產適配物質,思維處理器進入休眠,預計億萬年的時光將可以完全建立戴森球。
一次性黑洞探測器,異宇宙流浪者,「冥渦」
2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lIgoFYJ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