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有詩句曰:「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原句「舊書」指經籍,意指:經典書籍不要怕麻煩,要反復地讀,熟讀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會領會其中的意思。蘇東坡此詩句本意係鼓勵後輩不要因為落第而厭倦了經典書籍,再讀一遍亦對自身有益。
後人引申為「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後來,清人毛懷又曰:
「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復來。」意指:好書百看不厭,千讀不煩;益友去了又來,也不厭煩。用於教育人多接受好人好書的薰陶。就像《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都是百讀不厭的古典小說,且還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可能!
讀《西遊記》「小雷音寺」的65、66兩回後,作者吳承恩讓讀者們從極度緊張及凶險中解放開來,再來的第67回:
這一回很是搞笑的,亦令西遊團隊唐僧四師徒哭笑不得且進退維谷,不過卻又是「臭味相投」之豬八戒大顯神通的時候……
話說第67回,唐僧四師徒脫離大難來到一個奇怪地方------應該說是奇臭之地------「七絕胡同稀柿衕」。所謂「衕」即胡同、通道是也,七絕又是什麼且聽李姓老者所言:
三藏問:「怎麼難過?」老者用手指道:「我這莊村西去三十餘里,有一條稀柿衕,山名七絕。」三藏道:「何為七絕?」老者道:「這山徑過有八百里,滿山儘是柿果。古云柿樹有七絕:一益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枝葉肥大,故名七絕山。
我這敝處地闊人稀,那深山亙古無人走到。每年家熟爛柿子落在路上,將一條夾石胡同,盡皆填滿;又被雨露雪霜,經霉過夏,作成一路污穢。
這方人家,俗呼為稀屎衕。但刮西風,有一股穢氣,就是淘東圊也不似這般惡臭。如今正值春深,東南風大作,所以還不聞見也。」三藏心中煩悶不言。
唐僧只能為李家莊講道及消除心靈孽障,但騎馬的唐僧又怎可能渡過「七絕胡同稀柿衕」?尤其,向來污穢不堪、奇臭無比之地方,必然又生妖魔鬼怪。
果然:
八戒道:「是那家淘毛廁哩!哏!臭氣難聞!」行者侮著鼻子只叫:「快快趕妖精!快快趕妖精!」那怪物攛過山去,現了本相,乃是一條紅鱗大蟒。
此怪無甚法力,被孫悟空使出慣常伎倆:跳入蛇腹,盡情大鬧!但問題依然是那八百里「七絕胡同稀柿衕」,怎麼樣渡過?那就是:
七絕胡同稀柿衕
臭味相投豬八戒
話說第67回,孫行者為李家莊人除去蛇妖;李家莊竹等人承諾為唐僧另闢通道,但被孫悟空笑言等太久;結果在孫悟空激將法之下,叫李家莊人煮大餐給豬八戒品嚐,他才肯出力:
行者道:「既如此,你們去辦得兩石米的乾飯,再做些蒸餅饃饃來,等我那長嘴和尚吃飽了,變了大豬,拱開舊路,我師父騎在馬上,我等扶持著,管情過去了。」
八戒聞言道:「哥哥,你們都要圖個乾淨,怎麼獨教老豬出臭?」三藏道:「悟能,你果有本事拱開胡同,領我過山,注你這場頭功。」八戒笑道:「師父在上,列位施主們都在此休笑話,我老豬本來有三十六般變化,若說變輕巧華麗飛騰之物,委實不能;若說變山,變樹,變石塊,變土墩,變賴象、科豬、水牛、駱駝,真個全會。只是身體變得大,肚腸越發大,須是吃得飽了,才好幹事。」
吃飽了的豬八戒,滿心歡喜:
脫了皂直裰,丟了九齒鈀,對眾道:「休笑話,看老豬幹這場臭功。」好呆子,捻著訣,搖身一變,果然變做一個大豬,……
作者吳承恩還寫了以下一首詩歌頌豬八戒:
駝羅莊客回家去,八戒開山過同來。
三藏心誠神力擁,悟空法顯怪魔衰。9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fdFd6cbo9
千年稀柿今朝淨,七絕胡同此日開。
六欲塵情皆剪絕,平安無阻拜蓮台。
看著唐僧四師徒分工合作,解救李家莊眾人;並克服前路漫漫的眾多障礙,又真的是大快人心!
ns 15.158.61.5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