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penana.com/images/chapter/1624960/ql_mfk72sF.jpeg.jpeg)
蔡志忠的《禪說》很好看,把來自禪家的古籍,如:《五燈會元》等小故事,以漫畫、白話方式流傳於世,功德無量。下面是關於「地獄與天堂」有與無的答問:
「地獄與天堂」有與無的問題,古今中外,歷來有之;在以上張拙秀才和西堂智藏和尚的對談中,西堂智藏和尚說:「有(天堂與地獄)」,但隨即面對張拙秀才的挑戰(徑山和尚說:「無」) 。一般辯論者會立即鼓動唇舌且大辯一番,但西堂智藏和尚卻直指張拙秀才之本心及處境:
如果,張拙秀才跟他的師父徑山和尚一樣------沒家人、且出家,張拙才能夠跟師父一樣說:「無」!
關於天堂與地獄有與否、信與不信,歷來爭拗者久矣及多矣;但答案卻是莫衷一是,且人言人殊。但西堂智藏和尚之禪機在於:沒有標準答案,也要看問者之本心及處境。即如蔡志忠漫畫評後曰:
「每一個人事本物都有差異,因此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絕對標準』;它(天堂與地獄有與否)往往因人而異。」
筆者再作補充,所以我們面對複雜人事的時候,除了本心、法理情以外,也要隨機應變、海納百川,以爭取最佳的局面與境界。不可剛愎自用、一成不變!
筆者為什麼要說以上的禪話?原來,《西遊記》第59至61回,一切都是孫悟空所種下的「業」(因果) !
昨天已說過,孫悟空本是靈石而來猴子,並自閻羅王的生死簿上除籍取得永壽。他本來沒有家人,但因為大鬧天宮前已(誤)認了牛魔王為(義)兄長,結果生出了一大堆的因果關係:鐵扇公主羅剎女(嫂子),其孩子紅孩兒(義侄) 。又因為被父母縱壞的紅孩兒要強吃唐僧,結果鬧出觀世音要收伏他為「善財童子」------令鐵扇公主羅剎女(嫂子)孤伶伶;但因為這一份「關係情誼」,構成了孫悟空之「業」------亦是他的累世因果!
不少評論者以為鐵扇公主身份尊貴,紅孩兒只做觀音菩薩身邊之「善財童子」,倒不如一家人整整齊齊在凡間稱王稱霸,才是最闔家歡樂。等一等,原來少說了一個人------玉面公主,她是何許人也?
玉面公主,就是玉面狐狸,只是一隻狐狸精,係萬歲狐王的女兒,是牛魔王的愛妾,住在積雷山摩雲洞,詳見於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原來,牛魔王被愛妾玉面公主迷惑得暈頭轉向,身體及心意本不在鐵扇公主羅剎女身邊,而她的唯一兒子居然被收編為觀音菩薩身邊之「善財童子」,結果鐵扇公主變得孤苦伶仃:兒子沒了、丈夫又沒了(明代可以三妻四妾) !
那麼,大家就會明白鐵扇公主為何如此遷怒於孫悟空的這一位義叔?第一,鐵扇公主羅剎女不是妖魔而至少是半個神仙,豈容孫悟空這一位義叔來判斷她的兒子的未來?第二,自己的丈夫牛魔王「蟬過別枝」跟玉面公主雙宿雙棲,鐵扇公主羅剎女自己一人孤苦伶仃,如果不是孫悟空搞鬼,或許現在還一家三口齊齊整整?
所以,鐵扇公主一見孫行者自然無名火起,而作者吳承恩為孫悟空安排的一家人:兄嫂鐵扇公主、兄長牛魔王、侄兒紅孩兒,也就有著這樣的「因果律」、「業」(因果)的恩怨情仇!
孫悟空,前時種下的因,今時落下的果,也就只得承受了!等等……原來孫行者除了累世「家人」之「業」(因果)以外,原來原來原來,八百里火焰山這一大劫難,居然是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自己一手種下來的!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孫行者二調芭蕉扇》一開始說:
土地說:「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聖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說無妨。」土地道:「這火原是大聖放的。」行者怒道:「我在哪裏,你這等亂談!我可是放火之輩?」土地道:「是你也認不得我了。此間原無這座山,因大聖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被顯聖擒了,壓赴老君,將大聖安於八卦爐內,鍛煉之後開鼎,被你蹬倒丹爐,落了幾個磚來,內有餘火,到此處化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宮守爐的道人,當年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間,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豬八戒聞言恨道:「怪道你這等打扮!原來是道士變的土地!」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若然未報,時辰未到。那麼,要如何掙脫因果輪迴之「九九八十一劫難」,對我們又有什麼的啟示?且看下回分解。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