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西遊記》與三十六計之間,盡在第54回<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之中,可以看見了IQ甚高之孫悟空,如何妙計送走師父唐三藏?
眾所周知,西梁女兒國多皆美女,女王更是萬中無一之選;西梁女兒國女王強招唐三藏為夫婿,問題來了,他們四師徒如何走脫?你想也想不到,孫悟空居然叫唐三藏應女王之婚約,以「御弟」(唐僧)為親,然後大排婚宴;並且,倒換通關文件,由孫行者等三人往西天取經去哩。
這一招真厲害,把三十六計之招數活用得淋漓盡致!先是以第31計「美人計」(美男唐僧)為誘餌,然後假意要讓唐僧跟女王結婚,為的是要取得通關關文才可離開及到達下一個目的地------這也是第1計「瞞天過海」。結果,在假意順從之下,終於得到了通關關文;然後就是第21計「金蟬脫殼」:當女王把關文給了孫悟空三人以後,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
等一等,不是說出家人不打誑語(說謊)嗎?唐僧一取得關文就反口?原來,由始至終,唐僧都沒說過一句話要娶(或嫁)女王;一直都是由孫行者在向女王「溝通」。女王大搞筵宴自以為是婚宴,但對唐會四師徙卻是送別宴而已。且看如下:
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
唐僧沒變卦也沒打誑語,原來是這樣的:
卻說唐長老一把扯住行者,罵道:「你這猴頭,弄殺我也!怎麼說出這般話來,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行者道:「師父放心,老孫豈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將計就計!」三藏道:「怎麼叫做將計就計?」行者道:「你若使住法兒不允他,他便不肯倒換關文,不放我們走路。倘或意噁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甚麼香袋啊,我等豈有善報?一定要使出降魔蕩怪的神通。你知我們的手腳又重,器械又凶,但動動手兒,這一國的人盡打殺了。他雖然阻擋我等,卻不是怪物妖精,還是一國人身;你又平素是個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靈不損,若打殺無限的平人,你心何忍!誠為不善了也。」
看完以上孫行者的分析,重新再看第23回------屍魔三次化身「人形」(女兒、父母)來戲弄唐僧師徙;吃過大虧的孫悟空,終於得到了啟悟------自己有神力,卻不可在人間世亂來!再看孫行者如下安排:
三藏聽說,道:「悟空,此論最善。但恐女主招我進去,要行夫婦之禮,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墜落了本教人身?」行者道:「今日允了親事,他一定以皇帝禮,擺駕出城接你。你更不要推辭,就坐他鳳輦龍車,登寶殿,面南坐下,問女王取出御寶印信來,宣我們兄弟進朝,把通關文牒用了印,再請女王寫個手字花押,簽押了交付與我們。一壁廂教擺筵宴,就當與女王會喜,就與我們送行。待筵宴已畢,再叫排駕,只說送我們三人出城,回來與女王配合。哄得他君臣歡悅,更無阻擋之心,亦不起毒惡之念,卻待送出城外,你下了龍車鳳輦,教沙僧伺候左右,伏侍你騎上白馬,老孫卻使個定身法兒,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動,我們順大路只管西行。
不過,過得西梁女兒國女王這一關,卻偏偏又遇上另一個「癡心女妖」,唐三藏生得太美漂亮可會是福是禍?人生在世,有時候要像孫行者一樣,不能夠一味用硬,動動腦筋用軟的,一樣行呀!
ns 15.158.61.1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