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penana.com/images/chapter/1624106/kO_mfk72sF.jpeg.jpeg)
再過十三天,就是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1788.02.22—1860.09.21)237年冥壽,他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曾提及過知識的四大原則:「時間」、「空間」、「因果律」、「雜多性」。叔本華這一位德國哲學家、唯意志論主義的開創者提出某者的意志是其進行行為和達成價值的必要和終極的基礎的哲學理論。
跟他有較近似理論的哲學家,還有帕斯卡、齊克果、叔本華和尼采等。唯意志論就是將「在形上學或心理系統中將意志置於比智力更為主導的角色」,或者說,「認為意志是宇宙自然和人類活動的根本要素」。
筆者曾提到孫行者在歷經「真假」劫難的時候,他的「意志」其實並非如此堅定------假的想去卻做不來,真的不想去卻被逼迫去做------原來,我們所有人或都曾經歷過此劫難的?
至於,德國哲學下的「因果律」;跟東方佛教「業」(因果) ,不可相提並論,同中有異也異中有同。而來到《西遊記》第59至61回,相信大定都會很熟悉的:八百里火焰山、鐵扇公主、牛魔王、紅孩兒是也。
第三回中也可以成為一個精讀的單位,而且也有兩個重要主題及寓意:
一. 孫悟空之「業」:孫行者本是靈石而來猴子,並自閻羅王的生死簿上除籍取得永壽。他本來沒有家人,但因為大鬧天宮前已認了牛魔王為兄長,那麼牛魔王元配鐵扇公主羅剎女自然為嫂子,其孩子紅孩兒自然成為孫行者侄子。但就因為這一份「情誼」,構成了孫悟空之「業」------亦是他的累世因果?
二. 孫悟空之「自我」與「家人」:眾所周知,人一出世,絕大部分離不開「自我意識」與「周邊家人」;除非是孤兒?作者吳承恩上一回以「六耳彌猴」(真假孫悟空)來考驗孫行者,這一回則以「周邊家人」來帶出他的「業」(因果糾纏) !
在《西遊記》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中,唐僧四師徙來到了八百里火焰山受阻不能通行,經人指點唯有借鐵扇公主羅剎女之「芭蕉扇」才能夠熄滅四周火海及惠澤周邊人民------本來是好事一件,但「業」之糾纏、恩恩怨怨之因果難分;由孫悟空提出要求來向鐵扇公主羅剎女借「芭蕉扇」,就變成了Mission Impossible!
究竟,孫悟空與鐵扇公主羅剎女有什麼恩怨情仇?原來,在《西遊記》以下幾回中有交代
第四十二回 大聖慇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6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nPmo7mAT7
大抵上,作為牛魔王及鐵扇公主之子------紅孩兒本名牛聖嬰,號「聖嬰大王」。因為牛魔王和孫悟空是結拜兄弟,所以算起來紅孩兒是孫悟空的義姪,但牛魔王不曾告訴紅孩兒此事。
紅孩兒修煉成三昧真火,操使一丈八尺長的火尖槍,武功不厲害,但仙功了得,紅孩兒跟孫悟空一樣桀驁難馴,後者修心養性跟從唐僧,但前者因牛魔王夫婦疏於管教,令紅孩兒竟想抓唐僧回洞給父母吃,且能屢次戰勝孫悟空,最後,只有請觀音菩薩用計收服為徒,是為「善財童子」。
最奇怪的是,原來鐵扇公主,按照牛魔王的話說:「我山妻(鐵扇公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於是按理推論,鐵扇公主非但不是妖怪,相反有實實在在的仙家身份,絕非普通妖怪可比。所以,依鐵扇公主來看,兒子(紅孩兒)做了觀音菩薩台下身邊之紅人「善財童子」,作為母親理應高興才對,為什麼卻遷怒於孫悟空的這一位義叔?
原來如此...下回分解!
6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73uIjtA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