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嘗試做了一道小時候媽媽常做的菜——紅燒茄子。這道菜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吃卻並不容易。茄子需要先煎至金黃,再用醬油、糖和蒜末調味,最後燜煮入味。雖然我已經很久沒有吃過這道菜了,但當我聞到鍋裡飄出的香味時,童年的記憶瞬間湧上心頭。
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但媽媽總能用簡單的食材做出美味的飯菜。紅燒茄子就是其中之一,那時的我們總是圍坐在餐桌旁,迫不及待地等著開飯。媽媽總會把最大的一塊茄子夾給我,笑著說:「多吃點,長高了才能保護媽媽。」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離家的時間越來越多,媽媽的飯菜也漸漸成了記憶中的味道。今天,當我終於做出這道紅燒茄子時,心裡卻有些失落。雖然味道還算不錯,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或許,少的並不是調料,而是那份屬於媽媽的獨特心意吧。
晚上,我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告訴她我今天做了紅燒茄子。電話那頭,媽媽笑著說:「下次回家,我教你做更好吃的版本。」聽到這句話,我的眼眶有些濕潤。原來,食物的記憶不僅僅是味道,更是情感的連結。
今天的日記寫到這裡,我突然很想回家,再吃一次媽媽做的紅燒茄子。或許,這就是食物的魔力吧——它不僅能填飽我們的肚子,還能溫暖我們的心。
ns 15.158.61.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