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哪吒2》(2025)終於修成正果登頂,曾經是「啃老族」的電影導演餃子(楊宇)自《哪吒1》(2019)之後,六年磨一劍,終於磨出了名堂來。然後,餃子(楊宇)卻突然閉關,說:「放我回去創作吧」……
成功,從來不是「請客吃飯」易如反掌之事。在中國文化裡面,有書名曰:《中庸》,其中有名句曰: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意謂:
古人談學習的五個方面,不管是學習書本知識也好,學習某種技能也好,都得經過反復訓練才能完成。“有弗學”的意思是要麼不學,學就要學會;如果學了還不會,“弗措也”,也就是說絕不放棄。這段話,不是對天才,而是對一般人說的,聰明人一下就學會,你就學一百下,聰明人十次能學會的,你就學一千次。只要有這種韌勁,開始哪怕遲鈍一點,會變得聰明的;開始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強壯有力。
所以,當筆者看到朱紫國的四回:
作者吳承恩,安排了朱紫國國王的東宮娘娘「金聖宮」穿上了生人勿近的「領新霞裳」,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行者上前迎住道:「張紫陽何往?」紫陽真人直至殿前,躬身施禮道:「大聖,小仙張伯端起手。」行者答禮道:「你從何來?」真人道:「小仙三年前曾赴佛會,因打這裏經過,見朱紫國王有拆鳳之憂,我恐那妖將皇后玷辱,有壞人倫,後日難與國王復合。是我將一件舊棕衣變作一領新霞裳,光生五彩,進與妖王,教皇后穿了妝新。那皇后穿上身,即生一身毒刺,毒刺者,乃棕毛也。今知大聖成功,特來解魘。」行者道:「既如此,累你遠來,且快解脫。」真人走向前,對娘娘用手一指,即脫下那件棕衣,那娘娘遍體如舊。真人將衣抖一抖,披在身上,對行者道:「大聖勿罪,小仙告辭。」行者道:「且住,待君王謝謝。」真人笑道:「不勞,不勞。」遂長揖一聲,騰空而去,慌得那皇帝、皇后及大小眾臣,一個個望空禮拜。
原來如此,為了不讓金毛犼(賽太歲)這妖魔鬼怪污辱朱紫國國王的東宮娘娘「金聖宮」,紫陽真人便令「金聖宮」穿上了「領新霞裳」,令妖魔鬼怪莫能接近。
問題來了,為什麼天上神仙又不讓唐三藏穿上如此厲害衣裳?那麼,取西經之路上就少了一些強行要嫁或娶唐三藏的女妖?其實,修練原是唐三藏應該有的本份,秉持正道也是天生男兒漢的唐三藏所要盡的本色!
假如,唐三藏有異心及色心,那麼即使穿上什麼也會變心;這不同於朱紫國國王的東宮娘娘「金聖宮」------她是女生被動及無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諦,就是可以從以上《中庸》的名句體驗出來: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了解自己的強與弱、本質,然後才向著標竿努力跑......跑呀跑!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