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攻滅定國時展現出軍力的霸道強悍以及蕩氣回腸,洛坎國接管瑤國的事蹟更像是如有天助一般,然而在後來的許多野史中,卻是述說了一種截然不同,但卻讓學者們認為更為可信且更接近事實的觀點。
在野史中,瑤國太子的墜馬以及二皇子的誤食毒果,皆是有人在背後有意為之地從中作梗。
太子墜馬之事從後來調查中得知,太子墜馬乃因為馬匹受到驚擾,然而在皇族御用的獵場中,應該都是有人看管並且視情況而定的放出獵物讓皇族子弟們能在盡興之餘還能一展雄風。
再加上身為一國太子,也都有應該侍從護衛跟著,幾乎不太可能讓太子單獨一人,但那天太子卻是只有一人一馬,而且從馬匹的屍體上發現了不少獅鬃,就算江北西域確實有獅子,但獵場中根本不應該有獅子的蹤跡。
而二皇子誤食毒果一事,就更為令人感到懷疑了,二皇子喜歡吃甜,這是整個瑤國皇宮都知道的事情,尤其酷愛吃甜果,一天不吃上好幾盤甜果都不行。
然而在二皇子中毒身亡後,正要追查替二皇子準備以及端送水果的僕役和宮女時,卻發現這些僕役以及宮女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甚至也有人與二皇子一樣中毒身亡的。
而在查閱記錄後,找到那些水果後,將其檢測,卻又都發現沒有任何一顆水果是有毒的,這樣的結果讓那些辦案的差役,就算想查也無從查起。
如果從結果下去推論,可以依稀看出,隱藏在背後的人肯定料想到這連續兩起的無頭懸案,會導致好愛女色而體況不佳的瑤國皇帝氣急攻心,從而引爆內疾。
緊接著發生的皇帝的去世以及皇后的病倒兩起事件,似乎在其背後也都隱約存在一條細不可見的牽引繩,直指著那始終沒有露面的藏鏡人。
不過真正讓瑤國走向滅亡之途的,還得算是邊關旗幟的斷折還有國師的卦言這兩件事,而這兩件事都有一個共通點,那便是以「神意入計。」
至始至終都沒有人知道那一城的旗幟是如何斷折的,還有國師為什麼會如此「實誠」地說出那樣的卦言。
旗幟是否是有人故意趁夜黑風高之際使其斷折,沒有任何的人證和表象能證明,而國師的失蹤也讓國師其實是被藏鏡人暗中收買一事甚囂塵上。
但無論被傳得如何沸沸揚揚,所有的事情和推測都沒有辦法將其證實。
在那個民智未開的年代,並且還是剛剛經歷過一連串的天災人禍後,人們對於神鬼的信仰早已超乎了過往太平年間,而此時以「神意」為劍,可以說是無人敢不信、無人敢不從。
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Hrn9VlsN4
神靈震怒、天意難違,這些都是對於當時瑤國滅國的正史註解,然而不僅是野史,就是歷史學家也認為,這一系列的事情,皆非偶然。
當過多的巧合全部都湊在一起,那幾乎就能說明了,所謂的巧合皆非巧合,全是有意為之。
那如果一切都不是巧合而是有意為之,那其中必然存在著利益,當這些事情發生後誰能從中獲取最多的利益,那這個人十之八九就會是幕後黑手。
從結果來看,獲取最多從瑤國的覆滅帶來的利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為瑤國兩肋插刀擊退定國的洛坎國。
根據野史中的說法,洛坎國之所以對瑤國出手,全是為了懲罰瑤國的皇帝。
瑤國的皇帝何錯之有?自然是曾經想做漁翁,想要從鷸蚌相爭中得利。
洛坎國出兵相助對抗定國,瑤國皇帝竟然想著一旦兩敗俱傷,瑤國可以趁勢奪取一點洛坎國的利益。
我為你拼死拼活,你卻打起我的主意,這樣的心思就算換做是在市井鄉間也是說不過去的,更何況是出現在兩國之間,洛坎國自然不會輕易原諒瑤國。
再加上洛坎國在救援瑤國時,也算是徹底看清了瑤國如今不過是一個虛有其表、毫無真實戰力的國家,洛坎國便更毫無顧忌地進行對瑤國的「懲罰。」
而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後續產生的事情便也就不可避免了,就算哪天洛坎國解釋自己只不過想要略施懲戒,但想來還是會有很多人相信洛坎國其實打從決定要做出第一步的時候,就已經是奔著要將瑤國逼上絕路再加以吞併的目的而去的。
不管大眾對於瑤國被併吞之事到底有何見解,事實是,瑤國確實步上了定國的後塵,成為了史書上的一筆。
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DquE7DlJF
至此,洛坎國已經掌握了江北地區的南域以及西域,而曾經江北地區所謂的七國平衡也已然蕩然無存。
隱隱約約間,洛坎國將實現一統江北地區的盛世長圖,似乎已經悄悄在人們眼前展開。
在洛坎國徹底接管了瑤國之地後的半年後,發生了一起至今還有很多人在爭論到底是因為「天助」還是「人和」的原因而發生的事情。
位處可謂是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的江北中央,並且做為江北第一個成立國家以及曾經也接近實現一統江北地區的凌國,竟然主動邀請洛坎國的皇帝入主凌國。
當時洛坎國還只是一個尼長達江畔上的一個小漁村時,凌國就已經是一個有規模的大國,也是江北地區上最大的國家,所以當時初代聖主「暘禹子」要開挖支流時,其實在江北地區第一個走訪並會見皇帝且提出邀約的國家正是凌國。
凌國那時雖也應允了會幫忙開挖,但終究還是因為有一些大國的驕傲:「就算沒有支流又怎麼樣?我凌國還不照樣壯大」,而錯失了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凌國之所以如此驕傲,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其實也是無可厚非,處於江北的最中心,無論是在江北地區的地位,又或者是戰爭地理優勢,都堪稱最上等。
北面就是江北第一高山「太周山」,在「太周山」旁還有東邊的「蒼山山脈」以及西邊的「琥山山巒」,而在南方則有「洛山」隔開洛坎國。
再加上江北地區東域的冪山,建國在江北中心的凌國就猶如一個在面西的口袋中,西部地區與沙克沙漠的交界區域的北部還有一座「崑明山」阻擋,以至於那些在沙漠中的精靈和凶獸就算是想要進犯,也只能從交界處的南域。
江北地區多平原,而且還有猶如鬼斧神工一般的地理環境,致使凌國建國之後就不曾受到來自西部的侵擾,並且在凌國周遭就有近乎取之不盡的山林資源。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1vOlLh9fi
光是這些山上的資源就足以讓凌國壯大,所以凌國雖然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與物力的資源,但卻都還沒有洛坎國付出的十分之一。
然而儘管洛坎國出人出力又出錢,但當時畢竟還是一個小國家的洛坎國也不敢得罪做為當時江北第一國的凌國,還是讓支流最終流向凌國境內。
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736zX1BK3
不過若以玄學來說,多少有點可以算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支流「珠滄河」以及「雅陵河」開通後,不僅是洛坎國,整片江北地區,乃至於整個伊盤大陸都發生了改變。
洛坎國也憑藉著地理優勢,逐漸取代了凌國在江北地區的地理地位,同時逐漸國富民強的洛坎國也在時間的沉澱下茁壯,當人們赫然發現時,洛坎國已經強盛到躍居成可以左右江北地區風雲的強國了。
然而儘管整個江北地區都剛從大旱天災中緩過來,但一直被視為有著深厚底蘊,並且從戰略位置到土地適宜人類居住的程度上,依然都是江北地區中名列前茅的凌國,竟然在這個時候主動將國家送給洛坎國,這也成為了至今在歷史學界都還很熱議的問題。
不過儘管真實原因不明,但有件事實卻是不爭的,那就是在凌國皇帝將整個國家和家業都送出去之前,東邊的瑞國和北邊的尤國都曾積極地遊說凌國,希望凌國能加入抵制洛坎國的陣營中。
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VS2sioZxT
雖然兩國的遊說近乎於民間所說的挖洛坎國的牆腳,但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就算洛坎國沒有一路高歌猛進地橫推,但只要位居江北地區中心的凌國與洛坎國持續站在同一線,那洛坎國幾乎可以說是從此暢所無阻。
而兩國的使臣在遊說過程中,也是相當直白地將他們的猜測說出,兩國使臣都表明他們認為若是凌國不加入他們,凌國的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只要凌國願意並且真的「借道」給洛坎國,洛坎國在征途的最後一定還是會調轉矛頭,對準曾經的盟友凌國。
卻道帝王心難測,沒有人真正知道為何當時凌國的皇帝最後的決定竟然是遣退瑞國以及尤國的使臣,並且直接打開國門,領著百官皇眷一起在國門前恭迎洛坎皇帝入城。
翻遍後史,都沒有找到確切記載下凌國皇帝和洛坎皇帝在當晚密談了些什麼,使得凌國拱手相讓的真相也就隨著時間的推進而隱沒於歷史長河中。
不過後人在結合了凌國皇帝在位時的政績和紀錄,對於他拱手送出國家的真相,大多數的人較相信的是由一名名為張小山的歷史學家所道的一句名言:「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說的更直接,那就是凌國無論怎麼樣都是死路一條,加入瑞國和尤國的行列,那凌國將會是洛坎國下一個目標,同時也成了兩國的擋箭牌和先鋒。
而不加入,確實能多活一陣子,但也如同兩國所說,凌國終究還是難逃亡國的命運,那何不在這個節骨眼上,做一個歷史留名的皇帝,也做一個人情給洛坎國,既能保家護命,同時還能免去戰爭。
若是大勢已不可阻,那又何須奮力阻攔呢?順應天道而行,反而更能讓無辜的老百姓們得到應該有的安寧。
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7rvgWGR2j
在洛坎國入主凌國舊址後,剩餘的三國,瑞國、尤國以及霞國皆是人人自危,洛坎國銳不可擋的強勢讓他們恐懼。
在這樣的恐懼陰霾下,剩餘的這三國自然形成了一個聯盟,而這個聯盟則是由以重甲獸鐵騎揚名於世的尤國為首。
洛坎國與三國聯盟的對峙延續了十五年,這漫長的十五年,使的尼長達江以北的江北地區猶如成為一個修羅場,遍地是未寒的屍骨,滿眼的兵戈血水。
有道是:「黑雲壓城入戰圖,馬鳴風蕭鐵鼓震。將軍騮馬夜引弓,金刀甲光血未乾。歲歲城南戰江山,朝朝郭北死生民,戰罷沙場無人還,白骨攢堆月色寒。」
不過令人驚奇的是,這十五年以來,洛坎國雖是以一國之力對抗三國聯盟,但卻是絲毫不落下風,而且戰績還是勝多敗少,這樣的功勳戰績,後世學者將此時的洛坎國軍隊冠以「龍虎之師」的美名。
其實三國聯盟所擁有的戰力並不是真的比不上一個洛坎國,相反的三國的總體戰力遠超洛坎國,但三國這種因為恐懼而互相結盟的聯盟關係卻是相當的脆弱。
在對抗洛坎國之餘,三國之間還各自猜疑忌憚,深怕會有「盟友」先吞併自己,或是趁此機會將家底看清。
畢竟瑤國的前車之鑑,至今依然還是在三國眼中歷歷在目,因此三國雖然名義上是同一陣線,但卻有極大的各自為政的態勢,戰力無法集中,自然就容易被洛坎國各個擊破。
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kvPiqe1h5
十五年間,除了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鋒,洛坎國也在暗中不斷嘗試分化本就不怎麼團結的聯盟。
尤其又以三國之中國力最弱並且幾乎成為尤國的藩屬國的霞國做為主要分化目標。
只不過洛坎國開展的分化計畫卻不像過往面對面交鋒那般順利,其原因還是因為當時最困擾人的地理環境。
江北地區的北部猶如天然的銅牆鐵壁,居中的「太周山」、將北域與西域劃分開「琥山山巒」、還有區分出北域與東域,並且一路蔓延至蒂亞森林的「蒼山山脈。」
被一山一巒一脈包圍的北部不僅隔絕了北域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同時也讓北域自成一個疆域,過去凌國沒有完成一統江北,便是無法攻克北域。
除了地理上的隔絕,同時尤國的戰力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能被推舉成三國聯盟之首,其戰力自然是不言可喻,早在洛坎國崛起之前,尤國就已經有成為江北霸主的潛力。
這十五年來,洛坎國的敗績,也多是與尤國交鋒之中發生,面對尤國兇殘且狂暴的重甲獸鐵騎,就連洛坎國的「龍虎之師」中的精銳,也是要慎之又慎。
因此位居在由尤國鎮守的北方,並且位於更加極北地區的霞國,就算有想投靠洛坎國的心也做不到,而且尤國似乎也早就先針對這件事下手為強,威脅霞國千萬不要輕舉妄動,不然他們不介意先拿下霞國,再來與洛坎國對峙。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WL7zxIXPN